1. 首页 > 基金期货

贪多而迷乱

原标题:贪多而迷乱

《道德经》有云:“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委屈才能保全,简单反而全面,空洼反易充盈,衰落反能长久,少取反而多得,贪多反而迷乱。所以,善于交易的人坚守简单的交易之道。不标榜自己,不自以为是,不夸耀自己,反而表现抢眼,有所成就。正因为不自负,才能以交易为生;也正因为他不去争,所以没有人能和他争。正如古人所说“委屈才能保全”,任何事情都遵从这一规律。

青泽在其著作《澄明之境》中曾感慨:“投资哲学的高下决定了每个人不同的投资人生。有些人即使短期赚钱,志得意满表象下其内心世界是虚弱不安的,眼神是迷茫的,对未来是缺乏信心的;而有些人即使阶段性做得不好,其思路是清晰的,目标是明确的,说话是低调的,眼神是淡定的,内心是平静的,对未来是胸有成竹的,能够达到‘未战而先胜’的境界。”交易者都应当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这样在投资决策中可以思路清晰、执行便利,那种看起来无比复杂的所谓投资体系在我看来全是唬人的,真正好的投资体系是清晰、简洁,但又蕴含着强大的思想能量的。

有一则名叫《布里丹之驴》的小故事寓意深刻:法国哲学家布里丹养了一头小毛驴,他每天都向附近的农民买一堆草料来喂。这天,送草的农民出于对哲学家的景仰,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边。这下子,毛驴站在两堆数量、质量和与它的距离完全相等的干草之间,可为难坏了。它虽然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但由于两堆干草价值相等,客观上无法分辨优劣,它左看看、右瞅瞅,始终无法分清究竟选择哪一堆好。于是,这头可怜的小毛驴站在原地,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分析颜色,一会儿分析新鲜度,犹犹豫豫、来来回回,在无所适从中活活地饿死了。

其实,导致毛驴最后悲剧的原因在于它左右都不想放弃,过于贪心反而不知道如何抉择。人们把这种决策过程中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称为“布里丹毛驴效应”。

《孟子》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布里丹毛驴效应”产生的根源之一,恰恰违背了这条目标定律,既想得到鱼,又想得到熊掌,其行为结果是鱼和熊掌皆失。这种思维与行为方式,表面上看是为了追求完美,实际上是贻误良机,是在可能与不可能、可行与不可行、正确与谬误之间错误地选择了后者,是最大的不完美。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经常面临各种抉择,如何选择对人生的成败得失关系极大。因为人总是希望得到最佳的结果,常常在抉择之前反复权衡利弊,再三斟酌,常常犹豫不决。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机会稍纵即逝,并不会留下足够的时间让我们反复思考,反而要求我们当机立断,迅速决策。因此,投资者建立了自己的投资体系,坚持简单甚至唯一的原则,看似失去了很多机会,反而会使自己果断决策,不至于左右摇摆而一无所获。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