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国信策略】多维度估值观察:内外需分化下的投资机会

文:王开、董德志

核心观点

策略观点:内外需分化下的投资机会

核心观点:2022年主要经济线条是外需较内需走弱,在这一脉络下中证500较沪深300的盈利差异预计缩小,消费行业较制造业的盈利劣势有望改善。单从估值角度入手,中证500核心行业的估值贵些。过去两年外需较内需涨势显著,中证500企业海外营收占比高,因而ROE受益;制造业与出口挂钩、消费业和内需挂钩,因此消费业ROE受益。而2022年预计更多地区从疫情中“解禁”,我国出口占全球份额有缩减趋向,难以重现前两年的外贸高景气;另一方面,后疫情时代国内居民预防性储蓄降低、收入转为消费的系数大概率提升,服务业消费场景也在开放。内需较外需展现出活力,制造业相对于消费业、中证500较沪深300的盈利优势预计会出现缩窄。

A股整体:估值小幅上升,分化小幅缩小

从A股整体估值水平来看,年末A股整体估值中位数小幅上升。全部A股市盈率(TTM)中位数为37倍(剔除负值,下同),当前估值水平处于自2000年以来的36%历史分位数附近,整体估值水平偏低,低于2000年至2021年12月31日整体历史中枢43倍的位置。从A股估值分化情况来看,分化程度于年末逐渐收敛。目前全部A股市盈率75分位数和25分位数的比值为3.11倍。当前估值分化程度处于自2000年以来的75%历史分位数附近,估值分化程度仍处于相对历史高位。

主要指数:估值上升,分化减弱

2021年12月,国内主要指数估值小幅上升,A股主要宽基指数估值分化程度小幅下降。全部A股、创业板、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市盈率中位数较上月有小幅上升。基金重仓股市盈率相对于全部A股市盈率的有所下降。

基金重仓股:相对估值有所下降

2021年年末,基金重仓股TOP100的估值水平有所回升,相对市盈率小幅提升,目前相对估值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国内外主要指数市场估值

随着Covid-19毒株不断变异,海外疫情再次爆发,海外市场经济复苏受到明显阻力。美股标普500与道琼斯指数依旧领跑全球主要股票指数市盈率,相较之下,沪深300指数与恒生指数市盈率较低,估值水平处于全球洼地,相较而言具有明显的投资机会。

行业:国防军工领跑估值,通信行业达其历史分位数最高值

从市盈率75分位数和25分位数的比值来看,多数行业内部估值分化程度严重。21个行业的内部分化程度超过历史均值,房地产分化程度最高,达历史分位数98.6%。

内外需分化下的投资机会

2021年万得全A录得9.17%的回报率,驱动A股上涨的主要因素在盈利端,估值端全年呈现退潮局面。具体到节奏,2021年二、三季度盈利支撑最为明显,四季度逐渐趋稳,而估值因素四季度从拖累转为略有抬升,和年底资金面环境偏松息息相关。从结构上看,贯穿2021年的主逻辑是中小市值行情,中证1000、中证500较沪深300产生超额回报。2022年的主要经济线条是内需和外需的分化,在这一脉络下中证500较沪深300的盈利差异预计缩小,消费行业较制造业的盈利劣势亦有望缓解。

单从估值角度入手,若按照各行业历史纵向比较,中证500核心行业的估值贵些。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沪深300成分股前五行业,依次为食品饮料(占13%)、银行(11%)、电气设备(10%)、非银金融(10%)、电子(10%);中证500占比前五行业,依次为电子(10%)、医药(9%)、化工(8%)、计算机(6%)、国防军工(6%)。根据同期各行业的估值情况:(1)以市盈率75分位数/25分位数口径度量,沪深300前五大行业处在历史分位点依次为25%、88%、76%、29%、60%;中证500依次为60%、84%、85%、84%、12%。(2)沪深300前五大行业的市盈率中位数,分别位于历史区间的53%、11%、47%、7%、42%分位点上;而中证500五大行业市盈率所处历史分位数分别为42%、38%、70%、36%、68%。因此,中证500主要构成行业的估值比沪深300偏高。

从2022年外需相对内需走弱的逻辑出发,中证500较沪深300盈利的比较优势会有所降低。2021年中小市值风格,表观的逻辑是中证500较沪深300的ROE更具韧性。背后原因在于,中证500企业从海外赚的钱更多些,2011~2020年间,中证500指数样本企业营收中海外收入平均占了13.4%,而同期沪深300企业营收中海外收入平均占9.55%。2021年中国相对美国经济的有利地位,伴随疫情“时差”的推进在逐步减弱,中证500受益于外部定价的逻辑,盈利能力强些,因此我们看到2021年中证500的ROE快速上行,超出沪深300的ROE上行幅度。而2022年外需大概率边际走弱,内需相对稳定,中证500企业盈利占优的格局会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内外景气分化对投资结构影响的另一条脉络,在于制造业和消费的盈利性。(1)制造业景气和外需高度挂钩,出口景气度对制造业有三个季度左右的前瞻性,其含义是企业接到海外订单,到产品完成交货期间的生产过程;(2)消费主要依赖于国内居民的开支,根源在消费能力(居民收入)和消费意愿(局部疫情反复下的消费场景)上,这点在经历了贸易摩擦、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会愈发突出。过去两年间,海外受到疫情困扰、生产能力受限,我国外需和内需增速的轧差大幅走阔,也带动了制造业ROE较消费行业出现快速攀升,而2022年预计更多地区从疫情中“解禁”,我国出口占全球份额有缩减趋向,难以重现前两年的外贸高景气;另一方面,后疫情时代国内居民预防性储蓄降低、收入转为消费的系数大概率提升,服务业消费场景也在开放,结果即内需较外需展现出活力,消费业盈利能力逐步恢复。

A股整体:估值小幅上升,分化小幅缩小

A股整体估值小幅上升

从A股整体估值水平来看,年末A股整体估值中位数小幅上升。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全部A股市盈率(TTM)中位数为37倍(剔除负值,下同),当前估值水平处于自2000年以来的36%历史分位数附近,整体估值水平偏低,低于2000年至2021年12月31日整体历史中枢43倍的位置。根据我们统计的数据,全部A股市盈率(TTM)中位数从2020年8月的46.6倍大幅回落以来已逐渐企稳并伴有小幅上升趋势。

A股估值分化成收敛趋势

从A股估值分化情况来看,分化程度于年末逐渐收敛。目前全部A股市盈率75分位数和25分位数的比值为3.11倍。当前估值分化程度处于自2000年以来的75%历史分位数附近,估值分化程度仍处于相对历史高位。

A股非金融估值小幅拉升

从剔除金融后的A股整体估值水平来看,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全部A股非金融市盈率(TTM)中位数为37.7倍,当前估值水平处于自2000年以来的38%历史分位数附近,剔除金融后的A股估值中位数略高于全部A股的估值。

从剔除金融后的A股估值分化情况来看,目前全部A股非金融市盈率75分位数和25分位数的比值为3.06倍,估值分化程度略低于全部A股。当前估值分化程度处于自2000年以来的74%历史分位数附近。

主要指数:估值上升,分化减弱

2021年12月,国内主要指数估值小幅上升,A股主要宽基指数估值分化程度小幅下降。全部A股、创业板、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市盈率中位数较上月有小幅上升。基金重仓股市盈率相对于全部A股市盈率的有所下降。基金重仓股TOP100的估值水平有所回升,相对市盈率也同样小幅提升,目前相对估值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基金重仓股TOP100当前市盈率中位数和市净率中位数分别为51.5和9.37,处于2010年至今的78%和91%历史分位点处;相对市盈率和相对市净率(基金重仓股估值中位数÷全部A股估值中位数)分别为1.39和3.14,分别位于88%和90%的历史分位点。

主要指数估值与分化程度对比

主要指数估值小幅上升,A股主要宽基指数估值分化程度普遍下降。12月以来的主要市场宽基指数中,市盈率中位数全线上升。截止至12月31日,全部A股、全部非金融A股、创业板、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市盈率中位数(TTM)分别为37.0倍、37.7倍、50.6倍、27.9倍、25.9倍和37.4倍,位于历史分位数的36%、38%、45%、74%、20%和45%位置,均较上月有小幅上升。

进入12月以来,A股主要宽基指数估值分化程度普遍下降。截止至12月31日,全部A股、全部非金融A股、创业板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的75分位数和25分位数的比值分别为3.11、3.06、2.40、3.95、3.93和3.11,位于历史分位数的75.2%、74.2%、64.9%、92.5%、97.8%和64.7%。中证500分化创新高之后有所回落。

沪深300指数:估值上升,分化减弱

截止至12月31日,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中位数为27.9倍,位于历史分位数的74%,估值中位数水平较上月有所上升。沪深300指数市盈率75分位数和25分位数的比值为3.95,沪深300指数估值分化程度较上月有所减弱,目前处于历史分位数的93%,估值分化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中证500指数:估值上升,分化减弱

截止至12月31日,中证500指数的市盈率中位数为25.9倍,处于历史分位数20%位置,较上月有所上升。中证500指数市盈率75分位数和25分位数的比值为3.93,处于历史分位数的98%位置,分化程度创新高之后分化程度有所减弱。

中证1000指数:估值上升,分化减弱

进入12月以来,中证1000市盈率中位数小幅上升。截止至12月31日,中证1000指数市盈率中位数为37.4倍,较12月01日的36.5倍市盈率有所上升。位于历史分位数45%位置。中证1000指数市盈率75分位数和25分位数的比值为3.11,分化程度较上月有所缩小,目前位于历史分位数的65%位置。

创业板:估值中位数陷入胶着

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创业板市盈率(TTM)中位数为50.6倍,当前估值水平处于自2010年以来的45%历史分位数附近。自创业板拓板以来,创业板渡过疯狂炒作期之后进入多空博弈陷入胶着状态。

从创业板估值分化情况来看,创业板板块内市盈率75分位数和25分位数的比值达到了2.40,处于自2010年以来的65%历史分位数位置。

从创业板相对全部A股估值水平来看,创业板相对市盈率(创业板市盈率中位数除以A股市盈率中位数)为1.37,处于历史分位数64%位置,相对估值较上月有所下降。

基金重仓股:相对估值有所下降

2021年年末,基金重仓股TOP100的估值水平有所回升,相对市盈率小幅提升,目前相对估值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具体来看,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基金重仓股TOP100当前市盈率中位数和市净率中位数分别为51.5和9.37,处于2010年至今的78%和91%历史分位点处;相对市盈率和相对市净率(基金重仓股估值中位数÷全部A股估值中位数)分别为1.39和3.14,分别位于88%和90%的历史分位点。

基金重仓股TOP100的市盈率75分位和25分位比值3.2,位于73%的历史分位点,市净率75分位和25分位比值2.55,位于28%历史分位点。

基金重仓股TOP400相对估值小幅回落,内部分化程度有所减缓。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基金重仓股TOP400市盈率中位数和市净率中位数分别为45.2和6.3,处于2010年至今的76%和88%历史分位点处;相对市盈率中位数和相对市净率中位数分别为1.22和2.13,均位于91%的历史分位点,市盈率与市净率分位点处历史同一位置。

基金重仓股TOP400市盈率75分位数和25分位数的比值为3.3,处在2010年至今的85%历史分位数。市净率75分位和25分位数的比值为3.1,处在2010年至今的87%历史分位数,内部估值分化程度有所减缓。

国内外主要指数市场估值

随着Covid-19毒株不断变异,海外疫情再次爆发,海外市场经济复苏受到明显阻力。由OurWorldinData网站统计,受疫情冲击最大的美国近日新增COVID-19患者人数已打破之前由印度保持的每日新增39万患者的记录,截止至2022年1月4日,美国单日新增55万人,且在不断刷新记录。由变异毒株来看,据CDC统计资料显示,2021年11月27日Omicorn(B.1.1.529)占新增病例0.1%,而在短短1个月内,Omicorn(B.1.1.529)则占至新增患者95.4%,替代Delta(B.1.617.2)成为主流病毒。

在民航总局2022年第一份熔断指令当中,从1月10日起,美国飞中国航班有4家航空公司共8个航班被熔断,其中包括南航、东航、美航和美联航等航司。另外,中国驻美大使馆公布了回国新政,1月13日起将执行史上最严回国新规:提前7天自我隔离与核酸检测。在全球疫情尚未控制之前,我国动态清零的措施仍是目前最有效控制疫情扩散传播的方法。

市盈率:海内外市场分化差异巨大

美股标普500与道琼斯指数依旧领跑全球主要股票指数市盈率,相较之下,沪深300指数与恒生指数市盈率较低,估值水平处于全球洼地,相较而言具有明显的投资机会。2021年12月31日,在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中,沪深300指数市盈率(整体法)为14.0倍,标普500市盈率为26.4倍,道琼斯工业为26.4倍,法国CAC40市盈率为21.7倍,德国DAX市盈率为19.4倍,恒生指数为10.8倍,日经225市盈率为16.4倍。

市净率:除德国、日本外估值普遍上行

在全球主要股票指数市净率统计中,在统计区间2021年12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除德国DAX、日经225指数外,主要指数市净率在统计区间内普遍上行。恒生指数市净率与沪深300市净率指数处于主要股票市场市净率对比中的最低水平。截止12月31日,沪深300市净率(整体法)为1.7倍,标普500市净率为4.8倍,道琼斯工业指数市净率为7.3,法国CAC40为2.0倍,德国DAX为2.0倍,日经225为1.9倍,恒生指数为1.1倍。

历史分位数:沪深300指数PE、PB处于历史中等水平

在整体法计算下的全球股票市场PB、PE中,沪深300指数处于历史中等水平。在市盈率历史分位数中,标普500、道琼斯工业估值处于历史极高水平,分别位于历史分位点88%和90%。沪深300、法国CAC40估值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分别位于历史分位点71%和66%。德国DAX、日经225估值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分别位于历史分位点34%和15%。

在市净率历史分位数中,仅沪深300相较较低。沪深300、标普500、道琼斯工业指数、法国CAC40、德国DAX、日经225分别位于历史分位数的69%、99.8%、99.7%、99.6%、97%和93%。

行业:国防军工领跑估值,通信历史分位数最高

一级行业市盈率成指数型分布

从行业内部的市盈率中位数来看,市盈率偏低者占多数,行业市盈率中位数大于60的仅两家,而行业市盈率中位数小于30的占13家,大体成指数型分布。目前国防军工在笔者统计自2000年1月4日以来的市盈率数据中居行业市盈率第一,通信行业历史分位数居行业市盈率历史中位数分位数第一。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从A股各行业市盈率中位数及其历史分位数散点图来看,28个一级行业市盈率呈幂律分布,21个一级行业历史分位数低于历史中枢,14个一级行业市盈率中位数历史分位数低于30%。国防军工与通信行业估值的市盈率中位数分别为76.1倍、62.8倍,分别位于历史分位数68%和74%。

一级行业相对市盈率成幂律型分布

从行业相对A股市盈率(行业市盈率中位数除以A股市盈率中位数)来看,各行业相对估值水平差异显著,大体成幂律型分布。笔者所统计的28个一级行业之中,15个一级行业的相对市盈率在历史中枢之下,7个一级行业低于85%,6个行业接近历史极值。国防军工、通信、休闲服务、农林牧渔、电气设备、汽车等六行业相对估值较高,采掘、钢铁、房地产、建筑材料、纺织服装等行业相对估值较低。

21个行业内部分化程度超过历史均值

从市盈率75分位数和25分位数的比值来看,多数行业内部估值分化程度严重。21个行业的内部分化程度超过历史均值,房地产分化程度最高,达历史分位数98.6%。国防军工内部分化程度反而较小,市盈率75分位数和25分位数的比值为2.0,位于历史分位数的12%。

各行业估值历史数据一览

上游原材料:估值小幅回升,分化程度扩大

上游原材料方面,12月以来,所有上游行业估小幅回升,仅采掘行业表现平平,目前所有上游行业估值中位数都处于历史中枢水平以下。煤炭、钢铁价格大幅下跌,有色金属价格普遍下降,但稀土、锂价格强势上涨,水泥、玻璃价格小幅回落,原油化工产品价格多数转跌,农产品价格持续回升,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有色金属、钢铁、采掘、化工、公用事业行业的市盈率中位数分别为43.5、6.4、12.1、32.5、25.4,分别位于2000年以来历史分位点的34.0%、3.5%、0.7%、28.9%和19.0%;市盈率75分位数和25分位数的比值为2.8、3.0、3.8、3.1和2.2分别位于历史分位数的49.9%、70.5%、71.5%、84.6%和23.5%。

中游工业品:估值普遍上行,分化程度胶着

中游工业品方面,12月以来所有中游行业估值普遍上行,电气设备估值上行幅度较大,各行业内部估值分化趋势胶着,交通运输行业内部分化加剧明显。半导体全球与亚太区销售额同比增速持续下行,新能源汽车小幅走弱,乘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速跌幅收窄,货运、快递行业回暖,但客运景气度转弱,航运价格下跌,机械重卡跌幅扩大。截止至12月31日,轻工制造、交通运输、国防军工、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的市盈率中位数分别为29.8、20.0、76.1、44.6、42.6和21.7,分别位于历史分位点的23.6%、18.8%、67.8%、51.4%、47.4%和10.5%;市盈率75分位数和25分位数的比值分别为2.9、3.6、2.0、2.8、2.5和2.8,分别位于历史分位点的61.3%、92.7%、11.7%、79.7%、67.0%和56.5%。

下游消费品:估值小幅上行,分化程度胶着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下降,工业白酒价格继续上涨,商品房销售与房地产开发景气度上行,家电零售整体延续弱势,票房收入与观影人次景气度下行,棉价与纺服企业利润双升,微型计算机与智能手机出货量环比增加。截止至12月31日,休闲服务、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家用电器、商业贸易、建筑装饰、农林牧渔和汽车的市盈率中位数分别为55.3、45.3、42.9、28.2、26.3、24.5、54.0和37.7,分别位于历史分位数的51.9%、53.4%、37.6%、33.5%、18.3%、22.2%、65.7%和60.6%;市盈率75分位数和25分位数的比值分别为2.8、2.1、2.8、2.4、2.2、3.7、4.3和2.8,分别位于61.7%、24.9%、83.9%、51.0%、20.2%、83.3%、78.9%和41.6%。

大金融板块:估值持续低迷,分化小幅上行

大金融板块行业估值持续低迷,房地产内部估值分化程度剧烈上升,总体来看,大金融板块市盈率中位数仍处在历史极低水平。截止至12月31日,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综合的市盈率中位数分别为6.0、22.9、13.5和45.3,分别位于历史的分位点的10.5%、1.9%、8.1%和22.8%;市盈率75分位数和25分位数的比值为1.7、2.7、5.3和2.4,分别位于历史分位点的88.2%、29.0%、98.6%和23.2%。

TMT板块:估值小幅回升,分化程度胶着

TMT板块估值小幅回升,当前市盈率中位数均低于历史中枢,各行业内部估值分化程度依旧胶着,但仍处于历史偏高水平。截止至12月31日,计算机、电子、通信和传媒行业的市盈率中位数分别为51.1、47.9、62.8和35.9,位于历史分位点的35.7%、41.9%、74.0%和15.9%;市盈率75分位数和25分位数的比值分别2.5、2.4、3.6和3.5,分别位于历史分位点的83.5%、59.9%、89.7%和88.2%。

(本报告中所有涉及的个股信息,仅为公开信息汇总,不构成任何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经济增速下行,通胀超过预期

王 开 SAC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21030001

董德志 SAC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13100001

本文转载自国信证券2022年1月6日的研究报告《多维度估值观察:内外需分化下的投资机会》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