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A股存结构性机会 机构强调均衡配置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易妍君 广州报道

  过去一年,A股行业分化进一步加剧,也使得投资策略的选择愈发多姿多彩。

  纵观全年A股走势,有着产业逻辑和业绩支撑,处于景气度高峰的板块走势最为强劲,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新能源汽车板块。对于投资者而言,或许押注新能源赛道,享受了一把“速度与激情”;抑或手握消费、医药等“稳赚资产”,却未收获期待中的回报;当然,如果选择均衡配置,虽不能“大富大贵”,也有机会享受到“稳稳的幸福。”

  新的一年,投资者该如何把握投资机会?中小盘股是否将延续强劲的上涨势头?哪些赛道将是下一个“新能源”?具备长期价值的消费、医药行业又将如何演绎?

  2021:在分化行情中“掘金”

  Wind数据显示,2021年A股全年成交额超257万亿元,突破2015年的史上最高年度总成交额253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整体来看,市场分化明显,成长风格占优。上证指数仅上涨4.8%,深证成指微涨2.67%,创业板指上涨12%,但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分别下跌10.06%、5.20%。

  过去的一年,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乘风而上,成为全年表现最亮眼的板块。截至2021年12月31日,申万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煤炭、基础化工、钢铁指数的年度涨幅分别为47.86%、40.47%、39.60%、37.19%和34.06%,在31个行业指数中涨幅居前。

  对比之下,在2019年、2020年表现较好的消费、医药板块则表现欠佳。其中,家用电器成为全年表现最差的行业,年度跌幅达到19.54%;非银金融、房地产分别下跌17.54%、11.89%,位列倒数第二和第三;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的年度跌幅分别为5.73%和6.01%。

  2021年大热的公募基金亦出现较大的业绩差距,某种程度上也是A股行业分化趋于极致的写照。A股最“赚钱”的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获了翻倍收益率;而表现最弱的基金,全年跌幅超过30%。基金经理队伍中的一些“新面孔”,由于重仓了新能源或周期板块而获得超额收益与口碑;而一些曾被基民称神的传统价值派基金经理则风光不再,部分基金经理2021年的回报率不足2%,或是以年度负收益收尾。

  2022:新能源与大消费共舞?

  对于2022年,银河证券研究院判断,大中小市值公司风格会趋于均衡。一方面,中小盘股机会仍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2021年大盘股板块相关个股风险有所释放,泡沫有所挤压,其估值有所下降,2022年有抬升空间。

  “从基本面的情况做预判,如果只看到2022年一季度的情况,伴随着上游硅料的大幅扩产,光伏组件会实现一个量的快速增长。另外,虽然2021年锂电池自身在上游原材料涨价的压力下,相当多的公司盈利表现一般,但是2022年伴随着对下游价格顺利传导以及产能的快速释放,整个基本面的情况会变得更好。”2021年的股基冠军崔宸龙,始终看好以新能源为代表的能源革命主线带来的长期投资机会。

  中欧基金刘伟伟在谈到新能源汽车和光伏板块时表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依然有非常大的机会。新能源汽车或者智能电动汽车产品品类跨过渗透率临界点之后,不断得到消费者认可,渗透率继续呈现加速向上态势,2022年全球产销量仍将实现高速增长。另外,储能市场也有望在2022年大爆发。储能市场很大一块需求是对锂电池电化学储能需求,大家关注锂电产业链的时候,除了电动车之外,也需要再关注一下储能对于锂电产业的拉动。

  对于光伏板块,2021年由于上游硅料价格暴涨,产业链价格都出现上涨,从而导致国内集中式电站为主的大央企客户延迟自己装机计划,组件企业借此在年底降低了开工率。未来,随着硅料产能供给瓶颈解决,将会看到硅料产能释放。“光伏行业背后核心驱动力,是通过降本带来度电成本下降,推动整个行业发展。随着硅料价格持续下降,2022年整个行业将可能进入顺畅的良性发展轨道。”刘伟伟补充道。

  至于消费领域,在嘉实基金大消费研究总监、基金经理吴越看来,首先,2022年的贝塔收益(市场平均回报)可能来自“必选消费”。其中,食品和农业相比于白酒、家电更有机会。其次,消费的机会可能不是聚焦在白马龙头,而是更侧重在中小市值的成长股。他经过研究发现,2022年二季度开始许多中小市值的食品公司或会出现业绩爆发式的增长,远超市场目前的预期。

  融通逆向策略基金经理刘安坤提及,2021年极致结构化的行情会造成相当一部分公司被低估,比如:消费、金融、TMT等,从沪深300指数也能够得到相似结论。目前,沪深300的估值还在历史中位数甚至中位数以下,因此全市场中一些结构化的挖掘还有机会。

  对于医药行业,长城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陈蔚丰指出,站在当前阶段,医药行业的投资价值正在显现,其长期的投资价值毋庸置疑——老龄化和科技进步是非常坚实的两个底层逻辑。中短期来说, 2021年医药行业消化了一年的估值,各种对政策的担忧,各种悲观的预期假设其实在股价里也都有了反应,外部其他高景气赛道的资金分流效应也有所弱化。同时,全市场基金对医药的配置比例也下降很多。

  “细分赛道方面,CDMO(新型研发生产外包模式)和科研服务受益于全球产业分工细化以及国产替代逻辑,长期值得看好;在人口老龄化大趋势下,诸如康复医疗等医疗服务赛道同样有很多机会可以挖掘。此外,中药板块迎来了重大的政策支持,很多个股自身也发生了积极变化,也是重点关注的方向,而创新药和器械领域则需要根据产品进展等因素做自下而上的选择。”她进一步谈道。

  操作关键词:均衡配置

  近期,A股已经显现出各板块趋于均衡的特征。“A股最近开始出现新老核心资产的平衡,市场短期虽然会狂热,但中长期仍旧是有效的。”博时精选混合基金经理冀楠谈道。

  冀楠表示,对于2022年的A股市场前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是个很重要的信号。从托底经济的决心和稳增长的信心来讲,2022年的宏观和政策环境对权益市场仍然友好。目前判断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不大,结构性的投资机会就会存在。

  冀楠从投资角度分析称,“2022年,无论是高景气度资产还是高壁垒高确定性资产都完成了相对充分的定价,对于投资机会的把握要更加强调研究颗粒度的下沉。”谈及2022年重点挖掘的投资机会,冀楠提到两个方向:一是中长期产业趋势支撑的领域,比如消费、新能源、军工等;二是阶段性受益于稳增长的领域,比如建材、化工等。

  金鹰基金权益投资部执行总经理韩广哲表示,2022年,最关注的还是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景气度较好的赛道。此外,若疫情得到较好改善,此前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消费、免税、出行、航空等领域也存在机会。

  银河证券研究院在近期发布的A股投资策略报告中指出,整体来看, 2022年经济面仍有压力,政策面偏乐观,盈利面大概率在下半年企稳回暖,创业板指和上证指数等主要指数将仍延续震荡态势,上涨幅度在 15%以内,振幅更大,值得挖掘结构性机会,题材股投资机会将显著多于2021年。

  该报告分析,2022年仍将延续结构性牛市,宏观因素对市场的影响仍大于寻找优质个股投资价值,但寻找个股配置价值将有所提升,大小盘风格逐渐淡化,资金更青睐确定性机会,相对优势较好的板块依旧放在优先配置的位置。建议关注四大配置主线:一是高景气+政策持续受益的高端制造板块,如军工、新能源、绿电等;二是行业周期向上+反弹机会的消费板块,如白酒、医疗服务、农林牧渔等;三是行业周期向上+市场情绪影响较大的科技板块,如计算机、传媒、半导体等;四是低估值+攻守兼备的金融板块。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