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苹果期货基本资料

12月22日苹果期货合约在郑商所挂牌交易。这意味着全球首个鲜果期货品种在我国上市。苹果产业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我国农村地区。在农业部认定的122个苹果重点县市中,有33个是国家级贫困县,涉及数千万果农,苹果种植是果农创收的主要来源。

  苹果种植广泛分布于我国25个省份,其中黄土高原地区和渤海湾地区是传统的苹果优势产区,山东、陕西、甘肃、河北、河南、山西及辽宁七省产量合计占国内总产量的90%以上。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消费国。2016年,我国苹果表观消费量约4254万吨,产量约4380万吨,产值约2320亿元。苹果是我国产量最大的水果品种(不含瓜类),在我国水果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我国也是苹果贸易大国。2016年,我国苹果国际贸易量合计达138.9万吨,其中进口量6.7万吨,出口量132.2万吨,均创历史新高,世界第一大苹果出口国。

苹果期货上市的意义: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苹果生产国和出口国,年产量高,属于大宗商品,价格很难被操控,苹果市场容量大,其中晚熟品种“红富士”,种植面积占苹果总面积的50%以上,年产量占苹果总产量的70%左右。红富士可以贮藏大概6个月左右,符合期货市场不易腐烂、适宜储藏的原则。有足够的现货规模,在现货市场上有绝对的话语权,所以苹果适合作为期货品种运作。

  我国的苹果生产主要以中小农户为主,市场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并且其价格波动频繁,波幅也较大,正因为如此也能够吸引大量的投机者和套期保值用户。

  苹果期货的推出有三方面作用:一是有利于提升主产区的定价能力和果农销售的议价能力。涉果企业和果农可通过公开透明的期货价格,消除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劣势,把握市场行情,提高企业效益,稳定果农收益。二是可以发挥期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强化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的带动作用,推动发展规模化种植,提高苹果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推动苹果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有利于提高我国苹果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提升我国苹果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加苹果出口数量,提高苹果销售价格。

  总之若苹果期货推出,可以发挥示范引导作用,通过优质、优价等市场规律来引导苹果种植结构的调整。市场参与者也可以通过期货市场来化解价格波动带来的生产经营风险。

苹果期货合约介绍:


苹果期货合约

苹果期货开户:

大家想要参与苹果期货交易,可以在期货入门网选择我们合作的期货公司开户成为我们客户,成为我们客户可加客户实战操作群,获赠系统教程,智能指标等。

苹果的季节价格变化规律:

 苹果价格波动具有农产品(000061,股吧)特有的季节性特点。一般来说,由于9月至11月为我国苹果集中采收期,大量新果流入现货市场,市场供应增加,批发价格相对较低。12月至来年2月受元旦及春节节日因素影响,市场需求增加,批发价格逐步抬升。3、4月两个月份,机械冷库的苹果集中出库,供应量变大,带动价格下跌。5月份随着机械冷库出货接近尾声,供应量减少,价格将逐步抬升,至新果上市前后,再次走低。

在价格价格苹果不仅波动频繁,波幅也很大,2010年猛涨28%,涨至2014年价格封顶,2015年又惨跌近16%。自2015年惨跌后,我国苹果产量高、需求疲软的状态持续存在;2016年,全年苹果市场整体低位运行,上半年普遍亏损,2017年价格相对有所提高,产业链的相关主体难以主动应对市场供需变化,只能被动承受价格波动风险,经常造成果农和企业盲目囤积苹果,出现“果贱伤农”、企业损失严重的情况。

  消费方面陕西、甘肃、山东、河南、山西等地苹果消费量较高。而我国南方地区基本没有大的苹果产区,这是由于南方地区气候适宜,水果种类繁多,苹果的替代选择比较多,导致南方地区的苹果消费量相对较少。但随着苹果保鲜技术的不断提高,商品运输越发快捷,苹果消费的地域特征正在逐渐淡化。

 我国苹果产业市场化程度较高,价格完全由市场供需主导,主要受宏观经济形势、天气、季节性周期、主要经济作物比价、出口及市场预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国苹果以内销为主,出口量占比较少。主鲜食是苹果主要的消费渠道,占苹果供应总量的83%,苹果深加工量占15%,出口占2%。

苹果的种植、生长周期、和采摘周期介绍:

 苹果属我国北方水果,根据生长发育规律变化,将其分为四个年龄时期,即成形期、结果期和衰老期。成形期从栽植后至3年左右的时期。结果期从4—5年生开始,十年左右即可进入丰产期,一般会持续20-30年的时间。我国各苹果主产区都有适宜当地的品种,苹果树的生产周期基本相同。

苹果的生长期根据品种不同而不同,一般早熟的品种的果实发育期为65~87天,中熟品种为90~133天,晚熟品种为140~170天。在中国苹果晚熟品种比例偏高,主要以富士为主。因此,陕西、山东等产地的富士生长周期一般在140~170天,主产区的苹果采摘在9-11月份,采摘月份的主要差异不是由气候影响的,主要差异是由品种差异造成的,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采摘时间差异较大。

苹果的供求因素分析:

  供给:供给端由当年鲜果产量和冷库存量组成。一般来说,供给量和价格呈负相关关系。供求关系是影响苹果价格最直接的因素,非供求因素包括政策性因素、宏观经济环境、消费习惯、通货膨胀等。对价格的影响归根到底都是以影响供求关系而影响价格的。

  需求:苹果是个居民普通必须品,受人均收入、消费者数量和消费偏好构成。首先,人口数量增加带来潜在消费者数量提升,苹果消费需求增加。随人均收入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提升,苹果及其深加工产品的消费需求提高,促使价格提升;但当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苹果在消费偏好构成中的地位发生了转变,变成了普通必须品,之后苹果消费需求基本保持稳定或小幅增长。

天气因素对苹果价格的影响:

2017年气候特殊,山东 遇到干旱,而陕西甘肃等地区却遇到冰雹,使得苹果质量产量进一步下降,后期优质苹果数量大幅减小,天气作为影响供应的主要因素,历来是预测农产品价格走势的一大参照指标。很大程度上不可控的天气因素对苹果的产量影响很大。苹果的生产主要受温度和光照两个主要因素影响。若当年温度适宜,光照充足,产量增加的同时,苹果品质也能得到提升。若天气条件恶劣,遇上自然灾害如霜冻、干旱等情况,苹果产量直线下降。

成本因素对苹果价格的影响:

苹果的主要成本来源包括种植成本和冷藏存储费用。其中种植成本又包括人工成本、化肥农药、果袋和机械折旧等。而这些成本近年来呈直线上升趋势。成本上升,售价反而一直下跌,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丰产却不丰收”的状况。极大打击苹果生产积极性,促使未来供给逐渐下滑,直至价格再次上涨。

国家政策对苹果的价格影响:

国家政策对苹果价格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经济整体状况下的国家政策,当经济发展形势较好情况下,宏观政策较宽松,苹果市场的生产积极性相对较高,苹果价格随通胀有一定增长;若经济低迷,采取紧缩宏观政策,苹果价格也相应下降。另一方面则是农业政策变化,如针对果农的补贴和减免等政策,一般有利的农业政策出台会刺激果农生产苹果积极性,加大投产力度,从而提升供给量,虽价格会下跌,但因为存在补贴和减免,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果农利益。

苹果期货的交割:

  

苹果期货的交割方式采用仓库+车(船)板,交割单位为20吨,为与现货运输保持一致,便于买方组织运输车辆,也顺应未来物流运输的发展趋势,交割单位设为20吨。据了解,在苹果现货贸易中,以20吨载重的汽车运输为主,并且冷链运输全部采用20吨的标准货柜。同时,也考虑到20吨的交割单位是交易单位10吨/手的整数倍,便于交割。

  在交割基准价方面,苹果期货合约的交割基准价为该期货合约的基准交割品在基准交割计价点或基准交割仓库散果出库时汽车板交货的含税价格(不含包装物)。之所以采用散果的价格,是因为现货贸易中,苹果通常是以散果净重计价,同一客户同一批次的装果容器要求规格统一。

中国苹果出口分析:

  中国是苹果新兴巨国,苹果产量占世界的46%,是全球苹果经济中的重要力量。在当前生产水平上,价格优势明显,出口的高质量苹果在世界市场中极具竞争力,正逐步取代东南亚市场上的北美苹果。
  2002年世界(出中国外)苹果主产国苹果产量中国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美国
  智利
  巴西
  波兰


苹果产地分析:

中国苹果有四大产区:1、黄土高原、 2、渤海湾、 3、黄河故道 4、西南冷凉高地。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各地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名单如下:   1、山东省栖霞市   2、山西省临猗县   3、河南省灵宝市   4、陕西省礼泉县   5、陕西省洛川县   6、陕西省淳化县   7、江苏省丰县   8、陕西省白水县   9、陕西省旬邑县   10、陕西省乾县   11、山东省蓬莱市   12、辽宁省瓦房店市   13、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   14、山西省万荣县   15、陕西省富县   16、山东省乳山市   17、陕西省彬县   18、甘肃省静宁县   19、河南省虞城县   20、山东省沂源县 根据气候和生态适宜标准,西北黄土高原产区和渤海湾产区是中国最适苹果发展产区,两个区域苹果栽培面积分别占全国的44%和34%,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9%和31% ,出口量占全国的90%以上。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40%以上,在世界苹果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内容摘自互联网,由期货入门网编辑,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