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郑商所2021年度高级分析师”系列访谈之十九:专访卓创资讯棉花、棉纱高级分析师刘杰

要让研究与服务加速提质升级

卓创资讯棉花、棉纱期货分析师刘杰毕业于西南大学经管学院,多年来从事大宗商品研究工作,尤其是对棉花、棉纱纺织、煤炭及黑色产业链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曾参与中国电煤价格指数的编制等。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她获得了“郑商所2021年度棉花、棉纱高级分析师”的称号。

刘杰坚持以第一手数据为涉棉企业、投研机构等提供决策分析,多次带领涉棉企业、投资者走访棉花加工企业、交割仓库、纺织企业等。“由于卓创资讯对期货品种的现货市场行情做到了全面覆盖,加上我自己对期货很感兴趣,才最终与棉花、棉纱结缘。公司有系统的培养和支持分析师体系,并制定了大宗商品基本面和价格采集评估体系,每个商品都有独特的方法论细则。分析师每年都有晋级制度,主要从估价和分析两方面展开。”她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在这样的培养下,她形成了系统化的大宗商品研究框架,并打通棉花和纺织产业链,提升了分析能力和行业认可度。

“在与涉棉企业、纺织企业深入交流的过程中,挖掘企业需求,并根据企业需求调研和研究市场情况。我所在的团队每日都会统计第一手调研产业链情况,并依托公司制定的严格的大宗商品基本面研究方法论,建立棉花行业数据库。团队每日进行全产业链重点企业调研,了解棉农、轧花厂、贸易商、棉纺企业、织造企业等各环节实时动态,打通棉花、棉纱产业链,监测棉花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了解纺织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包括订单、产品库存、原料库存和采购情况、后市预期等。”刘杰表示,对于棉花、棉纱的替代产品,他们也有专门的团队负责调研化纤、混纺纱线和染料等市场情况。在有足够的调研信息后,通过蛛网理论和供需理论分析市场结构,结合棉花因果回路图,判断当前市场影响因素和主要矛盾后出具分析文章和研究报告。她认为,调研与研究都是在为市场所服务,能够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到实体企业是分析师最大的成果。

“2021年10月,因棉花价格持续上涨且进入加速上涨状态,国内某龙头家纺企业的成本压力陡增,企业向客户提出涨价要求,但遭到拒绝。我们通过与客户座谈分析后得出结论,新棉成本达到23000元/吨,加之宏观面高通胀将继续支撑棉价走强,所以建议企业调整订单定价周期,由年度定价改为月底定价。通过多次沟通,该企业提涨成功,并且棉花库存保持在3个月左右,主要通过期货点价方式采购。”刘杰描述说。

在小型轧花企业方面,据刘杰介绍,因新棉上市后籽棉价格持续高开,轧花企业加工成本骤增,山东某轧花企业每天都会与她电话交流籽棉实时价格动态和下游企业采购情况,并听取意见,做到不抢收,逢高套保。因此,虽然2021年该企业的加工量不及2020年,但加工成本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使得企业经营风险下降。

近年来,以现货市场为主的期货市场研究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对以风险对冲、后市预测、经营建议为导向的衍生品市场研究的要求越来越高。“分析师应该加强实地调研,走进产业,倾听企业心声,不应该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而应该在田间地头、在工厂车间,及时解决企业棘手问题。”刘杰认为,优秀的研究是投资成功的基石,分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要落地,加强可操作性,协助企业防范经营风险。分析师应始终秉承专业、专注、中立原则,采用科学的方法论调研市场信息,为涉棉企业及纺织企业传达及时、客观的棉花市场行情信息。

在她看来,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各种商品和金融资产的风险管理日益复杂,实体经济对多层次和多元化衍生品市场的需求与日俱增,并对期货分析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分析方面,不仅要有宏观经济的广阔视野,还要掌握科学的定价理论和量化分析工具,同时充分理解特定品种的分析框架,才能取得专业的、有深度和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刘杰认为,在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师还要善于应用期货及衍生工具解决各种专业问题,不仅包括来自客户的套期保值、套利、投机等交易策略问题,还包括来自公司内部的资产管理产品和场外衍生品的设计与风险对冲问题,以及与风险管理业务相关的其他专业问题。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