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期货+保险”模式下的中国农产品市场 期货有效化解农产品价格风险

编辑:小冯从二零一五年开始,大连商品交易所在中国证监会的带领下,坚持探索期货市场服务三农以及实体经济的发展,打造了一个“保险+期货”模式的中国农产品市场,利用期货价格发现的功能有效的化解了价格风险。将期货与保险结合起来,更加有利于农民接受,也使得期货可以更好的为三农服务,这几年以来中国一直坚持在农产品期货上探索新的交易模式,为的就是可以更好的帮助有关种植者参与到期货中来使得市场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规避价格风险。现在“期货+保险”的模式已经发展成为了种植业以及养殖业并存,价格保险和收入保险相互联系,涵盖种植和销售的整个周期,管理农业综合保障体系的产量和价格双重风险。面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民无能为力,以往的成本保险和灾害风险已不能完全满足中国农民的风险管理需求,加快探索和完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对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市场上很多的农产品期货像是:玉米、棉花等都是采用“保险+期货”的交易模式充分发挥了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我就来为大家举一个成功的期货有效化解农产品价格风险的案例。由于受非洲猪瘟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二零一九年的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加上台风"LekimaRosa"登陆吉林,双阳地区遭受了近十年来最强的降雨,玉米产量下降,农民种植损失严重,玉米收入保险成为农民的及时降雨,有效弥补了农民的种植损失。玉米收入保险取得了显著成效。参合合作社负责人说,参保农民人均土地约30亩,每户缴纳保险费155元左右,是农民实际支付的资金。其实“保险+期货”交易模式能够在中国市场有效落实,凝聚了很多人的努力。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加上农户的配合,都是非常重要的。总的来说,保险+期货是一种创新的农业风险管理工具。一旦农民购买农产品保险,一旦自然灾害触发价格承诺,保险公司将承担损失,然后再由保险公司购买期货公司农产品合约转移风险,实现"再保险",形成风险分担的利益模式。相信“期货+保险”模式下的中国农产品市场将会利用期货更好的化解价格风险,通过本平台办理农产品期货开户,手续费享受优惠。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