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网贷“底线”渐明 业务调整势在必行

多个部门参加的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近日召开。据媒体报道,有关部门将包括“理财-资金池模式”在内的三类情况界定为以开展P2P网络借贷业务为名实施非法集资的行为。  人人聚财CEO许建文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此前有关部门并未对外界透露具体的监管思路,此次可算是对近一两个月网贷平台连续出现跑路倒闭事件的回应。网贷行业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目前已经有平台表示将调整业务。  “底线”渐明  有关人士认为,网络借贷诱发非法集资将成为新的案件高发点。近几年网络借贷迅猛发展,今年初以来更是火爆,新开设的P2P平台数量和贷款规模也都迅速飙升,但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规范和规定,该领域的非法集资风险正快速积聚,应及时加强有效规范和引导,防止网络借贷领域成为非法集资“重灾区”。  网贷之家总经理朱明春告诉记者,10月份至今,已有数十家网贷平台出现提现危机。“自融”、“拆标”和“庞氏骗局”是造成倒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  “自融”就是网贷平台为自己的项目融资,没有任何风控可言,主要通过虚构借款人来完成操作。“拆标”则是把较长期限的债权拆分为较短期限的理财计划卖给投资者,融资造成资金链断裂。“庞氏骗局”就是通过借新还旧的手法筹集到一定量资金之后跑路。  “有关部门对理财-资金池模式、不合格借款人和典型庞氏骗局的态度基本上涵盖了禁止上述三类的问题。”一位网贷行业人士表示。  人人聚财CEO许建文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提出P2P的“底线监管”概念,明确P2P不能碰什么东西,碰了可能就会遭到惩罚,整个行业会渐渐往规范的方向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理财-资金池模式”屡见不鲜,一些网贷平台通过将借款需求设计成理财产品出售给放贷人,或者先归集资金、再寻找借款对象等方式,使放贷人资金进入平台的中间账户,产生资金池,此类模式下,平台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中国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