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在用活用好上狠下功夫 让支农再贷款用得更好

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支持扩大涉农信贷投放,促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手段。2012年10月以来,人行西安分行营管部积极运用支农再贷款政策,将西安市长安区信用联社确定为拓宽支农再贷款范围的第一家农村信用社,并提供了5亿元的资金支持,本报曾经对此进行报道。时隔一年,支农再贷款的作用到底发挥得怎么样?怎样进一步管好用好支农再贷款,记者又来到长安区进行了调查采访。  在用活用好上狠下功夫  2012年10月,长安联社顺利取得了支农再贷款资金5亿元。资金到位后,联社按照农业区和环城区的地域划分,将5亿元的支农再贷款资金给全辖51个贷款机构进行了任务分解,重点倾向农业区域,确保了支农再贷款的合理配置。  “我们主要针对"信用农户""富农贷"、"家乐卡"三类客户共发放支农再贷款1685笔50000万元,其中建大棚41笔1486万元、农家乐61笔963.2万元,失地农民创业48笔998万元,购树苗186笔7161万元,周转168笔3036.9万元,种植136笔3376.9万元,养殖105笔1749.5万元,经营性贷款794笔27074.25万元,其他146笔4154.25万元。贷款用途主要投向农家乐、大棚菜、特色种养殖、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失地农民创业、居民消费、城市改造等扩大再生产贷款。”长安区信用联社有关负责人首先给记者报出了这样的帐目。  为了切实做好信贷支农工作,联社积极打造信贷新品:一是针对环山地区农家乐二次升级改造的需求,及时推出了“农家乐”专项贷款产品。目前,九大农家的农家乐经营户已办理农家乐贷款238户2750万元,实现了在全省新业务的率先发展,农家乐贷款也在全省信合范围内进行广泛推广。二是为了进一步解决企业和农民“担保难”、“融资难”等问题,联社在现有制度、流程的基础上,自主创新、自主开发,经过重新整合、精心设计,探索土地流转、宅基地等物权抵押、推出易贷通、商户联保共同体、仓单质押、林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收费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多种担保方式的贷款品种。  信用和制度建设是用好支农再贷款的基础  2010年5月,长安区实施信用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有效建档户数14.54万户。“这一块的涉农信贷需求潜力非常大,联社也在申请支农再贷款支持前期做了许多工作。”长安区信用联社有关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据了解,截至2013年10月末,长安联社完成建档总户数14.54万户,建档面达96.1%,评级总户数5.87万元,评级面达39.6%。  在申请支农再贷款前期,长安联社就结合自身贷款管理的相关制度、办法,按照人民银行“扎实工作、创新推动、有所突破、务求实效”的工作要求,制定了《长安区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严格做到业务发展、制度在先。他们提出了“六个到位,四个确保”的要求,将信贷支农政策落到实处:“六个到位”即组织领导到位、管理制度到位、专人负责到位、客户储备到位、贷款管理到位、媒体宣传到位;“四个确保”是确保当年新增农贷占比不低于新增贷款总额的70%、确保当年年底前将支农再贷款发放完毕、确保支农用途、确保支农作用充分发挥。  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长安区通过发放支农再贷款,使当地政府、信用社和农民等均感受到了明显的好处。  好处一: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支农再贷款的发放使农民得到了更多的资金,一些农民开始改变单一的种植结构,迈向优质高效的产业化道路。  沣惠信用社支持的长安鸿长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和鑫地种养专业合作社均挂牌于2012年上半年,分别在沣惠乡北张村和兴隆乡安丰村租地300亩、140亩,主要经营项目为绿化苗木、果苗和经济果蔬作物,包括国槐、红叶李、葡萄、草莓、辣子、茄子、葱等。长安鸿长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年均利润100万元左右,但手工作坊式的经营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两股东张小岗、张孝政协商计划从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方面下一番功夫,计划在林地内建设一条现代化蔬菜加工生产线,以实现果蔬种植、生产、加工一体化,减少环节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资金到位后,沣惠信用社及时联系两位股东,在得知合作社建生产线厂房尚缺资金情况下,积极为两位股东张小岗、张孝政发放家乐卡贷款共40万元,缓解了生产厂房建设的燃眉之急。目前,该合作社已取得长安区农牧区100万元的农业补贴。  好处二:优化了农村信用社信贷结构。支农再贷款发放后,在贷款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2012年长安联社业务实现总收入9.4亿元,实现账面盈余2亿元,取得了历史最好经营佳绩,荣获省联社业务经营优秀单位、被省文明委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截至2013年10月末,长安联社各项贷款余额9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4亿元,增速达53.4%;其中涉农贷款余额73.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0.1亿元、增速达69.1%;涉农占比75.1%,较去年同期增加了增加了7个百分点。1-10月已实现总收入10.3亿元,实现账面盈余2.7亿元,各项监管指标及经营业绩已远超2012年全年水平。  “信用社的确在发放支农再贷款中尝到了甜头,发放支农再贷款过程中,信用社既是出力者,也是受益者,以3.35%(月息2.79%。)的支农再贷款利率与家乐卡利率(7.56%。)相比较,利差为4.77%。,5亿元的支农再贷款每年可为信用社增加利息收入3862万元,相当于全区信用社2013年单月的盈利额。”长安区信用联社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好处三:密切了社政关系,提高了农村信用社的影响力和对区域经济的话语权。“首先是以事实驳斥了"信用社贷款难"。其次是不少农民群众在贷款过程中感受到了人民银行支农政策的温暖及信用社的真情实意,增进了对信用社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纷纷到信用社存款,还贷,弱化了金融风险。”长安区信用联社有关业务负责人这样介绍。  好处四:增强了农民的信用观念。“由于支农再贷款额度逐年增加,且对信用村、信用户贷款手续简化、利率优惠,农户们着眼于长远发展,增强了还贷意识,积极争当信用户。尤其是人民银行通过农村信用社向农民群众输送党的好政策,赢得了群众的尊重和爱戴,信用社也乐意在人民银行和农民之间搭建起合作的桥梁,将人民银行支农、惠农的好政策传遍长安区的乡乡村村,在我们传播落实政策的同时,也为我农村信用社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有力基础,增添了无限活力。”一位基层信用社业务人员这样告诉记者。(金融时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