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银行活期存款陷两难 三招迎战类余额宝

继阿里6月份推出余额宝尝到甜头之后,百度、腾讯、网易等网络巨头纷纷推出类似理财产品。凭借面向互联网用户、超低认购起始金额、存取方便如活期存款、没有前后端手续费、投资于银行间货币市场等共同特征,类余额宝产品让用户一边享受着相当于一年期存款利率的低风险收益,一边享受着活期存款般的便利。而伴随着年底一贯如常的同业拆借利率上扬,对于在聊胜于无的收益中度过悠长岁月的活期存款持有人,年化收益率不断高企的此类产品尤显诱人。  类余额宝产品与银行活期存款形成直接竞争的这一特性一度让银行陷入两难:如果无所作为,则将眼看着活期存款大量流失;若推出相似产品,则活期存款将以更快的速度转化为低利润的理财产品。在挣扎了将近半年之后,中信、广发、中行、建行、民生、上海银行等均已做出反应。但除了一直在探索电商模式的民生银行和刚联手建信基金[微博]推出类余额宝产品的建设银行,多数银行还仅停留于组织结构调整,距针对性业务的推出尚有时日。  长期以来,受益于存款利率管制的庇护,活期存款一直是银行负债业务中成本最低的资金来源。而在类余额宝业务的冲击下,银行即便能将这部分资金留在体内,其成本也将高达与一年期存款相当的水平。但在当前局面下,无论各家银行多么不情愿,快速推出类似产品无疑已然是一项占优策略,坐享低息活期存款的时代已经结束。不过,在这轮由电商主导的金融创新面前,银行也并非只能毫无策略的被动应战。通过对策略和时机的选择,各家银行依然能够在短期内最大程度的享受低息资金,并且为后续商业模式的长期转变打下基础从而免于步步被动。  首先,各家银行需要及早推出针对性产品,但推广时需分阶段有所选择。尽早推出是为了避免活期存款户被互联网玩家或其他提前行动的银行抢走,不然迟早要面对存款大量流失而不得不以更高成本去培植新客户的局面。另一方面,类余额宝作为一类新兴金融业务。从目前的业务进展来看,即便是已在使用该项业务的用户也只略作尝试并未押上全副身家,而绝大多数居民则依然处在观望甚至不屑一顾状态。  在这一背景下,银行必须根据居民对这类业务的接受程度和步伐,以略微领先的进度向短期内很可能会流失的客户推广自身推出的类似产品。采取这一做法将确保在留住潜在流失客户的同时,将融资成本锁定在尽可能的低位,从而避免过早陷入左右手互搏局面,进而为其他应对行动腾出空间。不过,这么做的前提是对用户行为基于充分调研分析的准确了解。  其次,银行应该及早对其他负债业务和理财业务的流程和模式进行调整。类余额宝业务一鸣惊人之处在于其为用户提供了最大便利并且费率低廉,而后续支撑则是基于互联网客户端和信息系统的客户个性化操作和自动化处理。在这方面银行有着更为坚实的技术力量和财务实力,如能按照互联网企业的这一模式将创新方向往其他负债业务和理财业务的同时进行同步调整,银行必能居于领先地位从而在行动上更具灵活性。  其三,银行需要对个人金融业务的战略调整做好准备。这一轮创新的必然结果是以负债和理财业务为主的个金业务将会变得更加依赖于基于信息系统的客户自行操作和后台自动化处理,但目前这块业务在人才、资产、组织架构等方面的配置依然以面向网点资源的人工互动为主。银行应该及早认识到商业模式上的这一必然转变,并从战略高度提出由高层强力推行的调整计划。这将为个金业务内部人员提供一条有着丰厚回报的主动参与这一变革的明确路径,也让银行免于陷入左右手互搏的尴尬局面,从而确保银行在面临外患之时不必同时承受内忧。  当然,类余额宝业务能发展至遍地开花,监管当局必定存有借之推动银行创新的政策意图。而自今往后,监管当局要做的则是在必要之时解除监管规则对银行的束缚,在控制系统性风险的同时确保公平竞技。(证券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