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四大模式各有侧重 “小存小贷”利差或稍高(1)

千呼万唤始出来,民营银行终于落地。根据银监会近日公布的试点方案,天津、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区10家民企将试点首批5家民营银行,与此同时,银监会还公布了民营银行的四种差异化经营模式。那么,这四种模式有何异同、首批入围的民企在金融领域有哪些布局、未来民营银行发展空间有多大、如何监管关联交易等诸多问题值得深入剖析。随着首批试点名单出炉,民营银行的四种差异化经营的业务模式浮出水面。“监管层是希望在现有银行的运营模式之外,能够创造出特色化、差异化经营的银行试点,正好利用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迫切愿望,给他们规定了总体的试点方案,先去走走看。”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过,这四种业务模式并非国内首创。连平表示,“小存小贷”的业务模式在国外很多,其零售业务的对象主要是小企业和个人,“相对来说,‘小存小贷’的模式下,利差要稍微大一些,因为越是小的贷款,风险相对来说偏高,定价也就高一些。”四种模式已有一定覆盖面/日前,银监会确定了民营银行的四种经营模式。分别是“小存小贷”模式(限定存贷款上限)、“大存小贷”模式(存款限定下限,贷款限定上限)、“公存公贷”模式(只对法人不对个人)、特定区域模式(限定业务和区域范围)。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民营银行最初确定的就是差异化经营,这是民营银行的创新。刚开始不会一下子铺开,虽然是试点,运营和风险管理都有壁垒,所以刚开始按照‘有限’来做。”“比如阿里巴巴申请的‘小存小贷’模式,既结合了余额宝在吸揽小额资金上的优势,又考虑到阿里小贷在发放小额贷款方面积累的业务经验。”赵庆明表示,“小存小贷”模式,就是限定其业务范围,设定存款上限,只接受多少额度以下的单户存款,对单户贷款的规模也要进行限制。腾讯与百业源上报的方案为“大存小贷”,即不设定存款上限,但有贷款上限。除互联网企业之外,天津的商汇投资、华北集团上报方案为“公存公贷”模式,即只做法人业务、公司业务。而上海的均瑶集团、复星集团,浙江温州的正泰集团、华峰集团联合发起的民营银行为在特定区域开展业务。从试点方案来看,这四种特色鲜明的“有限牌照银行”的确是监管层精心挑选的结果。“监管层是希望在现有银行的运营模式之外,能够创造出特色化、差异化经营的银行试点,正好利用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迫切愿望,给他们规定了总体的试点方案,先去走走看。”连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后面可能还会有批量的民营银行出来,就可以从现有的模式中去申报,让他们自己去选择。”连平说,当然不排除有新的模式会再出来,但这四种模式已在一定程度上有覆盖面了,要做太多的创新也不是很容易,未来的民营银行有可能会大多在这四种模式中展开。“大存小贷”存在期限错配风险/连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称,“小存小贷”的业务模式在国外很多,其零售业务的对象主要是小企业和个人,“相对来说小存小贷的模式下,利差要稍微大一些,因为越是小的贷款,风险相对来说偏高,定价也就高一些。”而“大存小贷”的业务模式在国外也存在,但相对前者并不多。“小存小贷”模式在存贷款上比较匹配,主要是做零售业务,而“大存小贷”则是吸收大额存款,发放小额贷款。在连平看来,“大存小贷”要比“小存小贷”的模式难做,首先吸收大额存款成本较高,而且存在期限错配的风险,因为存款额度比较大、笔数少,万一走掉几笔,风险就比较高。至于“公存公贷”和“特定区域”的业务模式就比较常见了,不仅在国外,国内就已经有此类银行。如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就是典型的特定区域类型。“现在部分银行愿意采用‘公存公贷’的模式,因为做零售需要铺设网点,而对公就不太需要,外资银行在中国大部分是采用公存公贷的模式。”连平称。未来发展空间取决于多重因素/除了上述四种模式,美国还有很多迷你银行。赵庆明告诉记者,这些迷你银行的规模只有10亿美元甚至更少,它们有自己的业务特色,也不愿意去扩大规模。因为要变大规模就要满足流动性、资本充足率等方面的要求,所以国外有些银行股东就不愿意再出钱,不愿意再吸纳新的股东,因此规模、业务模式、经营范围也就限制住了,“比如硅谷的一些银行,就只做高科技、生物医药等,别的都不做。”“国外很多银行都有自身的定位,有自身的业务特色,我了解过一家纽约的民营银行,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就保持着二三十亿美元的业务规模,保持比较稳定的盈利能力。”赵庆明表示,当然它是没有牌照限制,而现在我们的民营银行是监管层先进行了设定。上述专家均认为,现在我国的银行也需要这样特色化的定位,监管层对业务模式划定的初衷也在于此。纵观美国银行的发展历程,同样经历了从严格管制到不断放松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之前,美国对银行经营地域、业务范围和利率方面实行严格的管制。这些管制措施为社区银行的发展提供了空间,社区银行的数量一度占商业银行机构总数的97.51%。不过,随着管制的逐步放开和金融脱媒的发展,社区银行在数量上开始大幅减少,市场空间受到了一定挤压。

反观我国,被划定业务模式的首批试点民营银行,是否有足够的生存发展空间呢?连平认为,这要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是模式本身的问题,第二个是市场接受程度的问题,还有经营管理水平的问题。“不好说市场空间大小,但都是可以进行尝试的市场模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