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P2P网贷的爱恨情仇:一边疯长一边倒闭(1)

网贷投资者目前出现了两种不健康的心态:储户心态和股民心态。储户心态就是把P2P网贷平台当成了银行,以为P2P网贷可以躺着挣钱;股民心态就是一些投资者明知道一些平台借新还旧可能是庞氏骗局,但还是认为自己跑得会比别人快,总是期待别人去接最后一棒。  最近的娱乐圈模范夫妻文章与马伊琍的感情危机,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作为事件主角的文章,前一秒还是大众眼中的极品好男人,转眼之间,辛苦建立的形象瞬间倒塌。这和P2P网贷的共同点是,在平台没有出事之前,它就是投资者人眼中的香饽饽,一旦出事,投资人有可能血本无归。  2007的《奋斗》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文章,同一年国内出现第一家P2P网贷平台拍拍贷,从此,这个新兴的行业就在不断演绎着自己的爱恨情仇。  6年之后的2013年,借助互联网金融的东风,P 2 P网贷进入大众理财和媒体关注的视野。2 014年,互联网金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最近,银监会首次确认主导对P2P监管,更是给这个饱受争议的行业注入一针兴奋剂。  据《投资与理财》了解,目前除了银行、券商、基金、保险等传统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其他许多人甚至公务员、教师等也纷纷踏足这个行业。最近记者也接到了不少刚成立的平台的邀请,要求去其刚创立的公司走访。但现实的情况是P2P网贷目前仍处于“三无”(无监管、无门槛、无标准)状态,在行业火爆发展的背后,伴随而来的是乱象丛生的尴尬。一边是不断成立的平台和诱人的收益率,一边是不断传出的平台“跑路”新闻,而每一个平台“跑路”的背后,都有不少投资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接下来,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这个让投资者又爱又恨的P 2P网贷行业所演绎的爱恨情仇。  民间借贷阳光化  在对P2P网贷的定位问题上,业内一直争论不休。  有人评价P2 P网贷是在做银行不做的生意,从借款端看,P2P网贷的借款人几乎都是那些从银行得不到服务的人群。  更多的从业者认为,P2P网贷是民间借贷的阳光化,因为在网站上,所有人都能够清楚地看到借款人的相关信息,因而平台也更容易受到监督和监管。人人聚财CEO许建文在和《投资与理财》记者聊天时表示,一些从P2P网贷平台成功借到款的人,曾兴奋地告诉他,从平台上借款要比民间借贷利率低很多。  “它的背后其实是金融压抑下的必然性需求,有需求的人得不到服务,有供给的资金无处可去,两者交叉之下的行为。在整体金融制度不改革的情况下,你打压了P2P,还必然会有别的模式出来,所以,P2P有其合理生存的逻辑,没必要否认。”互联网金融观察人士江南愤青撰文如此表述对P2P网贷的理解。  也正是因为P2 P网贷的业务更多是从民间借贷演变而来,借款人的情况良莠不齐,开发难度也大,借款的风险也大。寻找优质借款人和提高风控能力,这也成为行业发展的基本诉求。在讨论P2P网贷的发展时,“风控能力和寻找优质借款人的能力,决定了平台未来的发展空间和规模”,这是多数网贷从业者得出的一致结论。  合力贷CEO刘丰和人人聚财CEO许建文在2013年年底就曾向记者表示,他们2014年的重点工作就是寻找优质的借款人和提高自身的风控能力。  饱受争议的借款成本  对于初入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他们仍然会把P2P网贷和高利贷联系在一起。  “这是由两个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这些人把P2 P网贷的借款利率和银行借款利率相比得出的结论。P2P网贷的借款服务对象大多都是那些不能从银行享受到借款服务的人群,还有就是大多借款的资金量太小,开发审核的成本高,所以借款的利率高。另外一个原因是,现在一些平台大肆宣传P 2 P网贷普惠金融,给一些借款人造成错觉,以为借款利率低,结果发现并不是这样。”一名平台的负责人这样分析。  “目前这个行业的借款年化利率大多都超过了30%。”他的这个观点,《投资与理财》记者也从多个平台得到验证。  同时记者发现,不少平台都实行以费代利的策略,这已经是行业公开的秘密。说简单一点就是,平台借款利率显示15%,但除此之外,还要按比例缴纳各种费用,例如担保费、平台服务费,等等,这样实际综合借款成本就会高不少。  目前这一现象正在得到缓解,P2P网贷信用宝的综合借款成本在年化利率2 0%-24%之间。被称为国有准公益性P2P网贷平台的开鑫贷综合借款成本只有14.3%,有效的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小微企业的借款成本低了,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优质借款人,同时平台的运行也更加安全,对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开鑫贷副总经理周治翰这样解释他们的运营心得。  “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优质的借款人以后也会增加对平台的议价成本,这也会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借款成本。”信而富市场总监朱岷说。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