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异同有哪些?

  [因因账坊认为]:看一张资产负债表:左方资金的占用方,右方资金的来源方,右上债权债务即负债,右下所有者权益。由此不难发现,企业的开始是筹集资金,无论是从外部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借贷,还是从内部股东自有财产当中分离,他们都是企业进行下一步操作的源泉。当债权人和所有者利用资本为企业购买了资产,自然而然就都具备了对资产索取的权利。所以两者的共同点之一:都是企业资产的购置者,同时也是企业资产的索取者。

  企业是一种组织形式,不仅仅组织了债权人与所有者的资金,同时也组织了一段时间内的目标。为了实现财富最大化,需要与一切有可能影响公司利益的事情作斗争,缓和矛盾,规避风险。所以两者的另一个共同点:均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那负债与所有者的区别又有哪些呢?

  一、目的不同:

  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所以深受合同、法规影响。比如欠缴税款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制约、涉及民事关系产生的债权债务必须遵循《合同法》等。每一笔负债都具备“契约”精神——明确谁的权力,就会形成相对方的义务。这种有可能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现时义务,是必须给予偿付的,也就说是一种与第三方对立的关系。所有者权益则是一种单方面的关系,不管是开始的拿钱投资,还是最后分得利润,又或者留存收益转增股本,都是股东个人的权益的体现,而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二、责任不同:

  股东会与企业同生同死,而债权人则不需要,从企业注销的权益分配中也可看出,债权人的利益优先于所有者,也就是说所有者权益只是一种“剩余索取权”。因为企业在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首先要承担起对应的义务——职工的社保,工资、税务机关的无偿税款、第三方利益满足......唯有这些“关系”的建立,才构建了企业赢利渠道,企业才能拥有生产要素。

  三、角色不同:

  所有者可以管理公司,债权人则没有这个权力,因此对于各自的报酬也自是不同,所有者因为承担了风险,所以有些时候报酬丰厚,有些时候则可能承担亏损;而债权人则由于“契约”的存在,通常比较固定。无论是税款缴纳期限,还是合同合作时间,都会在法规或合同中明确规定,也就意味着企业偿付义务有时间规定。而所有者权益则没有,甚至有些时候企业在有利润的情况下仍旧不分红。

  综上所述:从企业的资金方向不难发现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相同之处,而分析他们的区别则需要从角色入手,承担风险的不同进一步划分了他们的责任与目的。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