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阳光信贷照亮美丽农村

“一卡在手,买卖不愁”,防城港市偏远山区农民也可享受如此便捷的金融服务。

近日,防城港市港口区公车镇村民黄瑞成来到富康市场的甘大批发部收银台后,不紧不慢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银行卡,轻轻一刷,店老板给他提现500元,他付了58元的纯牛奶款后,轻松拿好钱,提着牛奶回家。

防城港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陈永霞解释,这个卡叫“桂盛通”,由广西农村信用社(合作银行)发行,可存可取可消费。如今,防城港市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及ATM机已覆盖全市所有乡镇,“桂盛通”等自助服务终端已覆盖298个行政村,覆盖率100%。

1、贴心 金融服务进万家

去年7月,防城港市正式启动“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等三大便民惠农金融工程。当时,看热闹的多,办理的少,百姓认为一张小小的“桂盛卡”哪能办那么多事。

防城港银监分局抓住村民感兴趣的特点,加大宣传力度,先让一些急需贷款的种植户参加,以他们为示范带动村民积极参与。

华石镇黄江村火龙果种植大户何玉在村里最先办理“桂盛通”,办好后不到一星期就贷到第一笔5万元款,而且还可以用这张卡消费、转账等。

他开心地说:“以前为筹款,频频奔走于亲戚朋友及邻里,但都不如所愿,生产经营活动也因此受影响。办好卡后,迅速解决了资金问题,如今火龙果种植面积扩大到60亩。”

榜样力量迅速扩大,全市各级信用社根据老百姓讲实惠、要现货的实际情况,采取榜样带动、分步实施的办法全面推行新的金融服务。第一步通过举办专题展览,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送金融、送法律、送科技、送温暖进村入小区”等主题活动,向广大农户普及金融新知识、新产品,让群众了解金融。为让群众放心,他们还在每个行政村(社区)聘请一名责任心强、讲诚信、熟悉居民情况、在当地有一定威望的村民作为支农联络员,负责收集、反馈居民金融服务需求等工作,实现支农联络员服务全覆盖行政村(社区)。

第二步,实施“桂盛通”进村工程,农民可通过“桂盛通”办理缴费、查询、小额取现、小额存现、转账汇款等业务,为农民提供“足不出村参保缴费、足不出村领取待遇补助、足不出村查询参保(账户)信息,足不出村办理转账汇兑”的惠民便民金融服务。

“现在谁急着用钱,再也不用花钱跑十几里路去信用社了,只要用“桂盛通”在机子上一刷,钱就来了,而且免收手续费。”上思县思阳镇昌墩村昌墩超市老板如是说。

一年来,防城港市全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新增“桂盛通”等自助服务终端298台,全辖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达52家、ATM机41台、自助银行场所10家,营业网点及ATM机已覆盖全市所有乡镇,“桂盛通”等自助服务终端覆盖所有行政村。

2、透明 阳光信贷解惑

能否贷款?可以贷多少?如何办理?这些问题农民不用愁了,防城港市各级农村信用社实行“阳光信贷”解了农民所有疑惑。

公示制度让农民顺利获得贷款。县(区、市)联社在各社贷款中心、村委会、自然村人群聚集地设置公示牌,将贷款种类、贷款对象、贷款条件、办理流程及信贷员姓名、照片、联系方式等内容,向社会公开公示,辖区内设立业务公告牌312块、服务承诺公示牌254块,覆盖辖区内所有乡镇、行政村及人口密集社区。

社会评议让农民安心拿到贷款。农民最怕的是双方信息不对称,为此该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积极推广社会公开评议制度,他们在行政村设立授信评级小组,小组成员基本情况在当地行政村公示不少于7天,接受群众监督,然后各社主任召集信贷员及小组成员对客户开展评级授信工作,列榜公布评定等级,接受群众监督。目前,全市完成农户评级4.39万户,新增授信农户1万多户。

阳光操作让农民放心拿到钱。全市各级信用社将信贷业务的受理、评级、授信、审批、放款等各个环节向社会公开,并实施“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推行贷款限时服务承诺,公开定价标准,切实改变客户往返多次“跑”贷款的状况,提高办贷效率。

晒出公开定价标准,农民办贷放心。各营业网点都将办理贷款业务中应遵守的各项规定、利率定价方法、优惠政策等向社会公布,提高了社会参与度。同时强化社会监督,全市各级农村信用社聘请信贷业务监督员168名、设立信贷业务监督箱34个、公布信贷业务监督举报电话18个。

“现在贷款方便多了,再不用拉关系,托人找门路!”上思县思阳镇昌墩村支书王振永的这句心里话,代表了广大群众对阳光信贷工程的最好评价。

3、便民 于微细处创新

“量体裁衣”式的金融创新,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民需求。

针对农户贷款需求频繁但缺乏抵押担保,以及原有信用额度小不能解决农户需求的情况,该市各联社及时对小额农户贷款额进行调整,将信用额度由1万元提高到2至3万元,对种养大户最高额度放宽到5万元,并将贷款用途从种养、加工扩大到农村工商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餐饮业等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针对农村党员、青年妇女创业缺少资金支持、渔民贷款额不足等问题,辖区农村信用社与相关部门联合推出农村党员创业贷款、党员带富贷、妇女创业贷等信贷新品种。

金融创新在于细微处,更好地满足农民的各种需求。于是,各联社还根据服务对象、行业特点、需求差异、细分客户群体,开发出一些适宜的金融产品。像“桂盛通”卡可以实现存、取款及还贷、付息等业务功能,在合同规定的有效期内,借款人可多次提取贷款、逐笔归还贷款等。

与此同时,各级营业单位还推行单人临柜制,使辖区农村信用社网点综合柜员制率达98%,有效缓解网点服务排长队现象,并对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减少手续和环节,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由原来的7天缩减至3天。另外,各联社还创新符合“三农”担保方式和“三农”信用体系建设,按优秀、较好、一般、较差评出农户信用等级,给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发放贷款证,农户凭证在授信额度内随用随贷,真正做到“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

“三大工程”实施以来,辖区农村信用社先后推出“党员带富贷”、“渔业用油补贴质押贷”、“小微企业联保贷”等信贷新品种。全市各级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三农”贷款46.75亿元,至今年6月末,全辖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61.69亿元,比“三大工程”启动前增8.2亿元。

延伸阅读:网络创业贷款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