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新绛县清贷构建诚信新绛

“这块‘信用村’牌匾,为我们村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日,新绛县泉掌镇南张村党支部书记吴小红手捧‘信用村’牌匾高兴地说。南张村之所以能得到这块牌匾,不仅因为在发展蔬菜产业中与信用社结成良好的信誉关系,更因为在该县开展的清理信用社不良贷款中,该村无一人拖欠贷款。

2013年11月以来,新绛县开展了一场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集中清理信用社不良贷款行动。截至目前,已集中清贷1.6亿元,成为建设“诚信新绛”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高度重视,把清贷作为构建“诚信新绛”的“试金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完善市场经济作为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绛完善市场机制,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立全社会的诚信体系,那么清贷工作能否取得成果,就是检验我们‘诚信新绛’的一个‘试金石’。”对于清贷工作的意义,该县县委书记邓雁平说。

作为全省蔬菜大县,目前新绛蔬菜种植面积达31万亩,产值突破16亿元。蔬菜在农民人均收入中占比超过60%。

新绛蔬菜产业之所以能有如此规模,该县农村信用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资料显示,从2010年以来,该县信用社每年投入的小额贷款均超过1亿元,在2013年该县金融支持土地流转工作中,县信用社投入信贷资金超过500万元。同样,富裕起来的农民也把钱存进信用社。据统计,近年来,该县信用社新增存款余额的60%,来源于农户。然而,多年来一些贷户的不诚信行为,不仅影响了信用社的服务能力,更制约了“诚信新绛”建设的进行。为此,该县决定打一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清贷“突击战”,并将其作为建设“诚信新绛”的“试金石”。

创新方法,把清贷作为“诚信新绛”的“全民大课堂”

“当初,咱要发展大棚蔬菜,是县信用社帮咱,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永丰庄村村民王俊虎说。前年,王俊虎为发展蔬菜大棚,贷款5万元,不料还未见收益,他却因心脏病做了手术,致使无力还贷。去年,王俊虎硬是从亲戚朋友处借款5万元,还清了贷款。

王俊虎是此次清贷行动中主动还贷的众多典型中的一个代表。

既要实现欠贷必还,也要教育全民诚信。这是县委、县政府对此项工作提出的要求。

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县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挂帅,包括公检法司和乡镇党政主干、县信用社共同参与的领导组,实施县委常委、副县级领导包片责任制,并出台四项举措,指导各乡镇迅速打开工作局面。一是强力营造舆论环境。印制通告1000份,编发《清贷政策读本》两万册,直接发放到贷户手中。二是分门别类进行处置。将贷款户划分三大类,针对不同类别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三是连带责任追究。公职人员、金融系统工作人员和村干部自贷、担保形成的不良贷款,严格落实省纪委相关文件,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四是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对各乡镇清收情况进行通报,对成效明显的表彰奖励,连续3次排在后两名的追究责任。

立足长远,结合清贷构建“诚信新绛”长效机制

“这几年,通过发展蔬菜产业和清水莲菜,我能感受到‘诚信’二字的可贵,可以说没有诚信,在市场上就寸步难行。”获得“信用村”荣誉的赵仙庄村村委主任卫英民说。

贷款清欠,只是构建“诚信新绛”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从根本上构建“诚信新绛”长效机制,该县还在3个方面进行努力。

坚持正面引导为主,弘扬诚信正能量。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委联合开展《弟子规》“五进”活动,在县乡村(社区)建立三级《弟子规》大讲堂,通过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活动,在各个群体营造诚信光荣的社会氛围。

坚持全员参与,多方协作治理。围绕诚信体系建设,每年开展几次有规模的专项行动,有目标、有重点地打击各个行业的欺诈行为。

依靠技术手段,建立诚信档案。建立“诚信新绛”不诚信名单档案库,凡进入“黑名单”者,当事人及其家庭成员不能在所有银行办理贷款,更影响其申请低保、农村危房改造等。与此相反,该县推出“信合诚信卡”,可以享受包括贷款优惠、孩子上学、住院看病等方面优惠与方便。通过一系列综合措施,以期尽快形成全民诚信的发展环境。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