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河北银行业贷款居全国第十

2013年河北省信贷投放的特点如何?河北银监局是如何引导省内银行业调整信贷结构,保障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的?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银监局有何具体要求?各银行有何创新举措或创新产品?近日记者从河北银监局新闻媒体通报会上了解到相关信息和数据。

2013年河北省银行业贷款全国排名第十

2013年,河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国家、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银行资金杠杆作用,大力支持实体经济运行和产业结构调整,银行贷款保持了合理增长,金融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截至12月末,河北省银行业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4423.22亿元,居全国第10位;比年初增加3031.83亿元,居全国第11位,同比多增182.07亿元;比年初增长14.17%,居全国第20位,同比下降1.2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7个百分点。

增速特点明显

贷款月度平稳增长,季度增量逐季放缓,基本保持了均衡投放,符合早投放早见效的贷款投放规律。

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中长期贷款增加1391.80亿元,同比多增646.47亿元,比年初增长12.15%,同比提高5.19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增速加快,一方面是中长期个人消费贷款同比多增的助推作用,另一方面得益于单位固定资产贷款和中长期经营贷款回升的拉动。

这与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左右的运行指标相适应的,表明在国内外经济金融复苏向好的背景环境下,河北省经济运行正逐渐步入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对实体经济运行、民生发展、节能环保的金融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住房按揭、批发零售、制造业位居行业投向前三位,其中住房按揭贷款同比多增265.01亿元,增速同比上升7.31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增加1463.86亿元,增长25.60%,余额占比比年初上升2.68个百分点;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增加31.22亿元,增长23.99%,其中棚户区及垦区危房改造贷款增加24.06亿元;累计发放节能减排重点项目贷款182.61亿元、技术创新贷款54.23亿元、技改升级贷款426.43亿元,累计拒绝不符合绿色信贷、节能减排政策的贷款申请123.08亿元,收回淘汰落后产能贷款2.83亿元。

多措施并进促增速

作为银行业监管部门,河北银监局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深入践行“为民监管”理念,通过加强政策传导、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信息共享、风险提示等措施,指导和引领辖内银行业机构严格落实国家宏观调控、产业结构调整和稳健货币政策要求,紧紧围绕国家和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信贷结构,加强风险管控,积极保障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

具体讲,就是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绿色信贷,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文化产业等产业发展;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发展转型,严控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投放;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支持首套自住购房等消费信贷需求;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的支持力度;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同时,强化底线思维,坚决守住银行业风险底线。科学研判、锁定风险、建立台账、跟踪监管,加强对各类风险的监测分析和预警提示,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防止局部风险演变成系统性、区域性风险。重点加强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产能过剩、影子银行、信息科技、案件防控等重点领域的监测分析和风险管控。

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河北银监局印发了《河北银监局关于河北省银行业改善对实体经济金融服务的意见》《河北银监局县域银行业机构存贷款统计制度》《河北省银行业绿色信贷和节能减排信息和数据报送制度》《河北省银行业支持产业机构调整防治大气污染防控银行风险的指导意见》等,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科学配置信贷资源,加强风险管理,强服务、调结构、促发展,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如:小微企业、涉农贷款要实现贷款增量不低于去年、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的“两个不低于”目标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