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存款减少贷款增加现象仍持续

4月15日,央行公布的2014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当前人民币存款同比少增,贷款同比增加的现象仍在延续。数据表明,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4.72万亿元,同比少增1.39万亿元。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3.01万亿元,同比多增2592亿元。

事实上,这一现象在今年1月份的金融信贷数据上已经比较明显。1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9402亿元,同比少增2.05万亿元。在市场看来,1月份存款大幅减少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1月份IPO重启,令“储蓄搬家”再次发生,大量资万洲财经向炒新股。事实也证明,在1月份,40多支新股密集上市,吸引了大批炒新资金参与。二是互联网金融的火爆在很大程度上也颠覆了传统的存款习惯,众多资金转战各类比储蓄利率更高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余额宝类理财产品比比皆是,吸引了大批资金的转场。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未来对银行储蓄形成最大冲击的可能就是互联网金融。从今年前三个多月的情况来看,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争战以及央行等监管机构对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围追堵截”正在开启一场大戏,无论结局如何,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冲击和影响已成定局。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并存,并从传统金融里“分食”一杯羹早已成为现实,无法避免和阻挡。

虽然目前各类高收益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受到了某些限制和阻碍,但传统金融里的各大银行也正想方设法地复制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模式,3月份以来,几大银行已经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各类“宝”或者余额理财产品,比如4月10日,兴业银行携手基金公司推出T+0直销货币基金产品“兴业宝”,除突出的便利性外,同样在打与其他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一样高于储蓄利率的牌。

从利率市场化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角度而言,以往“风平浪静”的大储蓄市场正迎来“微波四起”的时代,因此,单一的银行储蓄方式在今天及未来会面临长期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势必会在未来的金融统计数据中体现出日积月累的变化。存款与储蓄多元化的统计时代也将来临。

而一季度的贷款数据显示,在今年中国预期7.5%左右的经济增速背景下,新增信贷数额在实践中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例如今年1月份新增贷款1.32万亿元,创近四年来最高水平。不仅如此,4月15日,央行公布的2014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表明,初步统计,2014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5.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5612亿元。其中,当季人民币贷款增加3.01万亿元,同比多增2592亿元;从结构看,当季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53.8%,同比高9.1个百分点。这既意味着在整个一季度的社会融资中,新增贷款的贡献度超过了一半,也意味着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其他融资方式有所萎缩,而新增贷款成为了弥补的手段。数据显示,一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3846亿元,同比少3727亿元,萎缩十分严重。

与此同时,央行2014年第一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中的数据表明,一季度的银行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78.2%,较上季上升3.8个百分点。分规模看,大、中、小微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分别为60.3%、69.7%和77.5%,较上季分别提高3.4%、2.6%和0.6%。

综合来看,如果其他社会融资贷款方式在未来几个月得不到多渠道的增长,那么要维持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速,保持较高的新增贷款数额或将成为未来几个月难以改变的现实。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