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万洲打折上市 募资锐减6成偿还银团贷款

令业内没有想到的是,全球最大猪肉生产商万洲国际的上市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在IPO中止3个月后,万洲国际再度重启IPO二度闯关。

7月23日,万洲国际公布消息称,公司拟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与此前不同的是,万洲国际此次为了保证闯关成功,不但降低了发行价,拟募资金也大幅缩水。

对此,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商万洲国际不惜自降身价二度开启IPO,并祭出更加贴近市场预期的招募条件,更能显现出万洲国际上市急迫性,其执意上市的背后,也是此前巨额收购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资金压力的真实反映。

募资缩水超6成

经过3个月的沉寂,万洲国际IPO卷土重来。

根据万洲国际公关部向记者发来的资料显示,此次全球发售25.674亿股股份,其中国际发售24.39亿股,香港地区公开发售额度为1.2837亿股。发售价为6.20港元/股,公司没有行使超额配股权,此次全球发售的所得款项总额约达159.18亿港元。

万洲国际表示,此次香港公开发售时间为7月24日至7月29日,8月4日公布配售结果,预期于8月5日在香港联交所交易。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及中银国际亚洲有限公司为此次全球发售的联席保荐人、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

记者与今年4月的全球发售文件比较发现,此次集资额和此前定价相比均大幅下滑。

资料显示,万洲国际第一次启动IPO的时间在4月10日,发行股份为36.55亿股,集资规模缩约292亿至411亿港元。但这次IPO并不顺利,万洲国际试图缩减三分之二的发行股份数量来实现IPO,最终结果仍以失败告终。6月底,市场上也传出万洲国际再次启动IPO的消息,称万洲国际新的招股价底线低至12倍PE,按原招股价折算约每股6.4港元。

如今,万洲国际IPO终于迎来实质性举动,只不过,这次发行规模和市盈率都降低了不少。如果按照411亿港元的募集资金规模比较,万洲国际重启上市后,募资总额缩水超过6成。

而万洲国际定价一降再降。从最初的15-20.8倍PE到之后的12-15倍PE,再到大摩12倍PE试盘,最终定价11.5倍PE。另据记者比较发现,其联席保荐人、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由此前的29家券商投行缩减至摩根士丹利和中银国际两家。

除了募资额腰斩、券商减少外,另一个引人关注的是,此次万洲国际二度闯关,与此前4月首次冲击上市时一样,未引入基石投资者。

值得注意的是,销售文件披露,大股东鼎辉承诺在上市后一年内不减持手中持股,管理层表示3年不减持,其他IPO前的财务投资者的禁售期则为6个月。

对此,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万洲国际此次IPO选择的发行价、发行规模、发行团队以及发行时机等因素方面,很显然吸取了此前折戟的教训,因万洲国际的二次冲刺的多个因素都更加贴近市场预期,符合投资者的期望,成功的几率将会大一些。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公司管理层进行了反思总结,聘请投行数量、交易中介方管理以及基石投资者等方面都进行了改进。该人士还向记者透露,由于此次机构投资者需求强劲,万洲国际在25日或结束国际配售,较原计划提早了4日。

而在7月25日万洲国际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该负责人并没有向记者证实该消息。

不过,也有接受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表示,虽然此次IPO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但是巨额股权激励方案依旧是其路演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风险。

债务压力凸显

万洲国际之所以不惜降低身价急于上市,其实是迫于此前巨额收购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的资金压力。

根据此次二次冲刺上市募资的用途显示,本公司拟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偿还部分于2016年8月30日到期的3年期银团定期贷款。

不难发现在万洲国际全球发售完成后,万洲国际拟动用全球发售的部分所得款项净额以悉数偿还银团定期贷款,亦拟利用部分所得款项净额偿还其他借款。

其实,从双汇发展近来的财报来看,其发展势头一直不错。相关财报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实现11.85%和35.09%的增长。

但在现金流方面,双汇发展在2013年前三季度却呈现下降15.1%的状态,直到最新的201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其现金流已经出现下降51.98%。

而这一切源于去年5月29日,双汇发展的大股东万洲国际以每股34美元的价格,现金收购美国最大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已发行的所有股票,并承担其24亿美元的债务,总额71亿美元。据了解,该收购还创下中国民营企业在海外收购金额的最高纪录。

为此,万洲国际拉来了包括中银国际在内的银团贷款40亿美元。但是,万洲国际招股书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收购完成后,债务总规模达74亿美元。

不过,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万洲国际的市场人士认为,万洲国际在当前情况下选择上市,不能说主要是为了偿债。而据其透露,万洲国际大部分债务都是3年以上的中长期债务。

而另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直言,即便万洲国际对外表现很轻松,但从其收购史密斯菲尔德之后急于上市的心态来看,依然难掩万洲国际急于还债的心态。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