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古代的人是怎么来贷款买房的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如今,我们总以为自己的地产金融手段很高明,但是在古代,这些古人们都玩过。

在古时候,每家的住房自有率并不比今天高。仅以宋朝为例,北宋初期开封人口就已达到五十万左右,整个城区除了道路和水面,剩下的就是房子,可供开发的空地寥寥无几。

雍熙二年九月,宋太宗想扩建宫城,发现拆迁的工程量太大,只好取消了扩建计划。而在南宋极盛时期,都城杭州的人口已经飙升至一百多万,城区面积却不到三十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基本上跟今天的北京持平,以至于很多官员都没有住房,只能租赁公房居住。

贷款不是这个时代才发展起来的,在古代然没有银行,但是购房者一样可以贷到房款,尤其是在明清两朝,贷款买房或者贷款建房简直成了城市居民房款不足时的主要解决方式。您会问,那时候连银行都没有,他们找谁贷款呢大致有四种渠道:一、找当铺贷款;二、找钱庄贷款;三、找印局贷款;四、自己组织“钱会”,购房者之间互相贷款。

大家经常在电视剧中可以看到当铺,从两汉到民国,当铺一直存在于中国的大中城市和繁华市镇,购房者到当铺贷款,抵押品可分两种。一种是首饰、珠宝、古董、字画等动产,一种是房契、地契等不动产凭证。利息一般按月计算,利率则高低不等。

五代以前的利率通常高一些,月利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八。宋朝以后的利率通常低一些,月利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某些时期,政府还对利率设定一个强制性的上限,比如在南宋和明清两代,当铺放款时的月利率不得超过百分之三。这里所所说的“月利率”,跟现在一样是要算复利的。比方说,您买房缺钱,把老爸收藏的古董从家里偷出来,找当铺做抵押,贷了十万,月利按百分之三,贷期一年。

一年之后,如果按单利,每月利息都是三千块钱,一年之后连本带利是十三万六千;而如果按复利,第一个月的利息是三千,第二个月的利息就是三千九百,第三个月的利息就是四千一百零七十……就这么利上加利,最后您得还给当铺十四万两千五百七十六元。聪明的朋友会发现,古代的购房者找当铺贷款的可能性不大。为什么呢倒不是因为当铺按复利计息,还款时太吃亏,而是因为找当铺贷款必须拿得出东西作抵押。

对于急需贷款的购房者来说,这门槛太高。第一,他们没房,拿不出不动产凭证;第二,他们家里也不大可能有特别值钱的动产,要不然早变卖了凑成房款了,谁还傻呵呵地去当铺借贷啊。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