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湖北省红安县开展“三农”贷款及“双基双赢”工作

1月21日讯,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徐家河村是个不足千人的偏僻小村,在国家政策发展“一村一品”工作中,该村利用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农户种养殖业。

目前,发展养猪户25户,种养殖户和其他农户闲置的土地千余亩,用于流转中药材种植。猪粪除用沼气发电外,沼渣用于中药材种植。

从2013年起,红安农商行七里坪支行通过开展普惠金融及“双基双赢”工作,对该村符合贷款条件的25个种养殖户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25万元,随着经济发展,种养殖规模逐渐扩大,贷款需求随之扩大,然而客户可提供抵押担保的资产少,不能满足贷款条件,红安农商行创新发展,以农户的信用为核心,辅以政府及相关涉农部门支持,在该村建立村级信用共同体。

截至目前,发放贷款365万元,有效解决了种养殖户资金需求,通过信用共同体的创建,在该村已形成了农户以诚信为本的理念,贷款发放至今,农户都能按月结息,无一笔贷款逾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打造村级信用共同体工程中,红安农商行先声夺人,通过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对符合贷款政策的农户投放小额信用贷款,经过几年发展,初步形成小规模种养殖场25家。但由于小规模种养殖场抗风险能力弱,一旦市场波动,农户资金链断裂,小规模种养殖场很有可能陷入自生自灭危局,先期固定资产投资便成农户烫手山芋,空置之后更会形成损失;加之银行对单个农户经济实体发展信心不足,银行如果不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后续发展资金就会断链,先期投放的小额信用贷款会出现风险,该村农村经济发展就会出现倒退。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当地党委、政府召集基层财政、畜牧等涉农部门、驻村干部、农商行、村组中有威信的村民代表和25家种养殖大户会议,采取了积极应对政策,商议成立村级信用共同体,着手解决村级农户贷款难问题。

乡镇政府财政和各信用共同体成员,按一定比例交纳一定额度风险基金作为担保,财政部门将国家惠农补贴政策落实到信用共同体成员,畜牧等涉农部门提供技术支持,会议选举产生一名信用共同体牵头人;其条件是由在村组中威信高、讲诚信、能力强且有丰富种养殖业经验的人担当,农商行对信用共同体成员逐一上门核实资产,逐户授信,在控制贷款风险的前提下,对信用共同体进行集体授信。

在此基础上,结合该村村规民约,签订信用共同体章程,对成员诚信管理制定相应政策,明确规定共同体成员若不讲信用,由牵头人主持会议,经大多数成员同意,开除该成员,村级组织配合基层金融机构对该户依法起诉清收。同时,约定到期贷款收回率必须达99%以上,每少一个百分点,相应减少信用共同体集体授信额度,打造一个真正讲诚信的信用共同体。

村级信用共同体,使基层金融机构信贷由信贷员单一贷后管理转变成了全村农民集体共同参与管理,有效化解了贷款风险。同时,基层金融机构在贷款利率上采取优惠政策,消除村民在正常生产经营范围内的资金后顾之忧,有效助推了村级经济发展,真正实现了参与各方互利共赢。

手机万洲财经网(http://www.fengdujob.net),更多贷款产品随时看。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