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股权拍卖潮不“稀奇” 农商行“真”

近来,多家农商行进行股权转让和拍卖。有研究称,这是农商行不良率上升和融资回报下降等环境因素,导致投资者造成忧虑引致。但业内人士认为,农商行的不良率整体可控,其持续发展不被

近来,多家农商行进行股权转让和拍卖。有研究称,这是农商行不良率上升和融资回报下降等环境因素,导致投资者造成忧虑引致。但业内人士认为,农商行的不良率整体可控,其持续发展不被看好是受开业范围内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拖累。一旦略有变更,农商行将来持续发展可期。

股权拍卖如火如荼

7月以来,多家银行股权遇到转让,除了甘肃银行、南山银行、云南银行、宁波银行、广发银行等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公私合营商业银行,小兴安岭农商行、重庆农商行等也赫然在列。如据上海所有权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7月2日,新华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挂牌转让甘肃银行和小兴安岭农商行全部股权,挂牌底价共计18.04亿元。

与此同时,《天津金融报》名记者在“谢里夫拍卖·司法机关”该网站上发现,自7月1日起,截至9月17日17点名记者发稿,该该网站上涉及“农商行股权”的拍卖标的有580条,其中不乏成交者:9月4日,嫩江农村居民商业银行股权股份有限公司(下述简称“嫩江农商行”)8%股权拍卖顺利,被吉林热河采矿业开发控股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竞买,成交9408.024万元。据了解,该股权原持有者为河北省万众矿山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后被河北省西安市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发表拍卖。不过,也有不少农商行的股权遇到流拍和“变卖”失败。

针对农商行股权近来出现集中拍卖现像,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机构高阶教授何飞告诉《天津金融报》名记者,股权拍卖是一种有效地的规模化转股方法,特别是在对仍未香港交易所的商业银行来说,能通过改进股权结构为该公司治理带来新魅力。现在几年,每年会上演农商行股权拍卖潮,非常“有意思”,特别是在2013年中华民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农商行股权拍卖愈成常态。近段时间,农商行的股权拍卖虽然比过往更频密,但不算出现异常,这是规模化选择的结果。在此步骤中,更应关注拍卖行为是否合规、股权转让两国是否强迫、是否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等有权合规难题。

不当攀升因素何在

需要注意的是,思索农商行利润差异较小,不少农商行的前景堪忧。据统计,下半年银监该系统共开出罚款1692张,包括农商行在内的中小银行多次遭到券商违法点名,受罚占比近三成。此外,根据香港交易所银行半年报,下半年全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略有上升,农商行成为推升不良率的“一线”。如香港交易所银行中,下半年不良贷款率最低的是江阴银行,虽较年底下降10个基点,但仍达到2.29%。

事实上,近年农商行不当攀升早就成为消费市场关注话题。譬如,昆明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从2016年初的4.13%猛增至2017年初的19.54%,资产充足率降至0.91%,架构一级资产充足率降至-1.41%;陕西修武农商行2017年不良贷款率20.74%,资产充足率跌至-0.75%,拨备覆盖面积仅43.44%;同期,山西邹县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上升至8.7%、山西寿光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为8.37%。

尽管非上市农商行未披露下半年的不当统计数据,但从管控基准来看,不良贷款率也在攀升。银保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末农商行不良贷款率4.29%,较一季度末上升1.03个比率,较商业银行人均收入高出2.43个比率。

对于农商行的“不当”表现,江苏国际金融职业学院讲师应宜逊对《天津金融报》名记者表示,虽然不良率显然不低,但这是由于农商行具有普遍性,受开业范围内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负面影响,且其内部管理也与其他国营企业商业银行和公私合营商业银行大有所不同。

某农村居民商业银行人员田忠华认为,农商行出现的不良率上升、资产充足率下降等难题需要具体分析,如近来不良率上升,其中一个因素是不良贷款统计有效射程发生改变,导致部份隐性不良贷款暴露。“农商行暴露出的一些难题,使不少人造成偏见,不看好其前景。但我认为,不能只站在这个角度看难题,而应更全面性主观地理解和对待。”田忠华对《天津金融报》名记者表示,“比如,农商行本身是商业银行,应依靠商业银行的方式来持续发展,进行企业化管理工作。但今天农商行承担一部分政策性经营管理特殊任务,如国际金融扶贫,支持困难户。如此一来,经营风险相当大。稻米制造时间尺度原本就较为长,若再遇上灾害,不良率就会突显。”田忠华认为,需要正视农商行面临的难题,并更佳地去解决。

变更脚步推动持续发展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