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一张靓丽的成绩单广西农信社创新金融

2018年下半年,广西农村信用社又交出一张靓丽的成绩单。截至6月初,广西农信社累放各项贷款1615亿元,其中涉农贷款1062亿元,小微企业贷款457亿元,为乡间振兴战略性和地方经济发展提

2018年下半年,广西农村信用社又交出一张靓丽的成绩单。截至6月初,广西农信社累放各项贷款1615亿元,其中涉农贷款1062亿元,小微企业贷款457亿元,为乡间振兴战略性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国际金融支持。

近年,广西农村信用社严苛实施国家所国际金融方针,坚持走出了一条条惠农农民和相伴小微企业联合成长的方向。

创新农户小额贷款,缓解贫农贷款难。广西农村信用社通过变更贷款额度、限期、前提、手续等政策,努力提高农村周边地区贷款满足率和覆盖范围,农户小额金融机构贷款额度从原本的最低3万元提高到5万元,部份全县提高到了15万元,使更多贫农通过小额贷款的支持持续发展制造、增收经商。

创新支农方式,推进贫农增收经商。广西农信社创新推出企业盈余循环贷、贫困学生公益贷、库区定居基本权利质押“安心贷”等特点贷款的产品。其创新推出的“幸福贷”“农贷易”“安心贷”的产品被我国金融业该协会评为“公共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二十佳国际金融的产品”。

创新担保方法,缓解企业担保难。广西农村信用社根据企业、企业的有所不同状况,在可能性可控的必要下,为企业订做打造国际金融的产品,推出了稻米库存质押、林权借贷、农地专营权质押、将来收益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投资担保方法,扩宽了名牌产品投资管道。该联社还探索持续发展农村“三权”借贷贷款的业务,大型农用制造电子设备、大陆棚红树林所有权、预想收入等抵(质)押贷款,把企业拥有的各种资本和基本权利转变为持续发展制造经营管理的“真金白银”。

创新产业金融方式,支持畜牧业名牌产品延伸产业。广西农村信用社紧紧围绕自治州畜牧业信息化“339”工程建设(即做强3个千亿元产业、发展壮大3个五百亿元产业、培养9个百亿元产业),结合扶贫产业特点,重点项目支持糖厂、过量糖类、茧丝织品地方优势产业,促进产业的开发和持续发展,支持糖料蔗、蔬菜、春夏菜3个“1500万亩”制造军事基地建设工程,为中产阶级农庄、专业知识富户、贫农专业知识社员和畜牧业信息化名牌产品等新型畜牧业经营管理整体提供便捷的金融。

参与“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伙伴功能建设工程。目前为止,广西农村信用社已与全部14个设区市天津市人民政府及地方政府性投资担保政府机构、广西再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4321政银担”合作伙伴构建协定》四方协定,全市91家县级农村合作伙伴银行已与地方政府性投资担保公司及广西再担保公司签订了《小微企业比率再担保的业务三方合作伙伴协定》,有效地解决了小微企业“担保难”“担保贵”难题。

为配合自治州新一轮扶贫开发管理工作,广西农村信用社积极推进支持国际金融扶贫“百千万”工程建设,制订了对54个扶贫重点县、片乡镇贷款增速以及农户贷款增速不低于全市贷款平均值增速的“两个不低于”管理工作目的,大力提高扶贫贷款满足率和覆盖范围。

按照“贷款跟着贫民走、贫民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消费市场走”的“四跟四走”工作思路,广西农村信用社抱住依托地方自然资源禀赋持续发展绝对优势产业,通过“该公司+社员+农户”“该公司+军事基地+农户”“该公司+农户”等方式和订购质押贷款、产成品借贷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以及稻米预想收入质押贷款等担保方法,大大加大农业、经济作物、农业、渔业养殖、蔬菜水果、太阳能、旅游观光等产业扶持力度。

结合广西畜牧业信息化“339”建设,广西农村信用社发挥国际金融定位作用,结合扶贫产业特点,大大延长畜牧业产业。通过扶持畜牧业名牌产品,带动和引导更多农户开展特点种养、订购畜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提高农民收入。

为了让定居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持续发展、可经商”,广西农村信用社加大了对定居搬迁户的贷款支持力度,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为农户创业者提供经费支持;对于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民贸民品贷款等,汇率折扣振幅最低达50%。

近3年来,广西农信社在54个区县累计发放贷款2894亿元,截至2018年6月初,广西农信社已累计向52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255亿元,惠及贫困200多万人。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