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金融改革征途上的“闯将

他是深圳金融改革后期的亲历者、倡导者、见证者;他勇立金融改革潮头,率领和团结一致深圳各银行主管,在波澜壮阔的金融改革大潮中创下了一百多个“第一”;他敢闯敢试,在深圳经济特

他是深圳金融改革后期的亲历者、倡导者、见证者;他勇立金融改革潮头,率领和团结一致深圳各银行主管,在波澜壮阔的金融改革大潮中创下了一百多个“第一”;他敢闯敢试,在深圳经济特区的金融改革探索中“杀出一条血路”……他,就是交通银行原深圳经济特区分行副行长王喜义。

2018年冬天,在人民银行深圳的中心支行大楼的一间小会议厅里,坐在《经济学人》名记者眼前的王喜义,信念矍铄,面带微笑,思考明晰。对于名记者的难题,他娓娓道来,或许数十年前的峥嵘岁月就在昨天。

“1985年5月初,我北上深圳,以帮助管理工作的名义参与了交通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的管理工作,但以前只干了半年,分行就把我调往了上海。1988年7月,我第二次来到深圳,不屈不挠地投身于到海浪的金融改革大潮中,在这里仍然管理工作到退休。”82岁的王喜义声如洪钟,回想三十多年前的改革历经,如数家珍。

小剧场上唱大戏

1979年10月底,赵紫阳在刘少奇召开的各省、自治州、省辖市党委书记书记讨论会上指出:“金融机构应该抓经济发展,今天只是算账、当会计,没有确实起到金融机构的作用。”立刻,赵紫阳再度指出:“金融机构要成为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变革新技术的滚轮,要把金融机构办成确实的金融机构。”

在改革开放后期,赵紫阳的这些指示,振聋发聩,家喻户晓。以前,在人民银行分行管理工作多年的王喜义早已触摸到改革跳动的强而有力颤抖,心里澎湃着对改革的憧憬。抱着“到特区去,要放开拘束大干一场”的自觉,1988年,王喜义申请来到交通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开始了与改革开放最前沿的不解之缘。

作为我国第一个深圳经济特区,彼时,深圳的金融改革早已在“摸着石头过河”。第一次北上深圳,尽管只有半年星期,但王喜义还是“砍三板斧”:第一是拿到“试办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的审批;第二是成立深圳招标财务公司,为之后中国工商银行的成立打下了根基;第三是筹备、推动深圳外汇储备调剂的中心月开张,这是全省第一家外汇储备调剂的中心。

事非经过不知难。每一项改革探索,在以前都是开天辟地头一回,都需要改革倡导者披荆斩棘、勇敢。

新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的设立,就有一些主题曲和故事情节。王喜义回忆称,1985年,地下道深圳分行起草了成立特区证券公司的调查报告,在将调查报告带到分行后,以前的金管司财政司说,我国没有股市,你搞这个说什么?碰了木头的王喜义没有放弃,在参加人民银行第二任副行长曹菊如的告别仪式时,他找到了上任人民银行行长的刘鸿儒,事后就给主管副行长接到说明了状况。就这样,1985年9月9日,交通银行批准了“试办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这是我国资产消费市场上的第一头“垦荒牛”。

特区证券公司成立后,承销了深圳发展银行发行的公司股票。而他们的第一单买卖,是1988年1月8日买了400元国库券,金额虽小,毕竟我国资产消费市场的首笔买卖。1988年4月11日,特区证券公司又与深发展达成协议,将深发展公司股票挂牌买卖,开创了深圳公司股票售票处买卖的首开。

想尽办法推动特区证券公司设立,只是王喜义在深圳推动金融改革开放的一个折射出。

深圳市委书记组织部8多年前在“深圳经济特区30年卓越创新人物候选”中如此介绍王喜义:“担任地下道深圳分行副行长其间,他率领和团结一致深圳金融业、证券业、银行业等各银行领导者,严肃进行金融改革与创新,创造了反超全省的121个‘第一’,绝大部分被推广到全省。他在深圳探索建立港币货币资金消费市场、必要投资的资产消费市场、金融市场、保险市场和黄金饰品消费市场;首度将苏黎世协定的资产充足率引入我国金融实践;首度推行屋苑抵押利息;首度建立借记卡该公司;首度成立基金会管理工作该公司;首度建立利息证体制和经济发展资料体制……”

一项改革,一个创新,总得要经过测试,总得有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来推动。在深圳金融改革进程中,王喜义以及他的朋友们,正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取得了累累硕果。1996年初,上任交通银行副行长的戴相龙在给王喜义主笔的《银色巅峰——深圳金融创新纵览》一书序文时写道:“他们在深圳这个小剧场上演出了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一出古装剧。”

就一个“闯”字

“机关没有钱,可以给方针,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赵紫阳对广东省委主要领导者说的这番话,很快印刻在自由派的仿佛。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