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2018年上市银行一季报:回归主业大

2018年一季度金融机构的成绩单月底“出炉”。对于26家上市银行的表现,恒丰银行研究所教授杨芮表示,与2017年相比,总体营业额呈现四方面变动。在严管控、降滚轮的自然环境下,金融业回归根源、回归主业的大势已定。

《经济学人》名记者:相比2017年,26家上市银行的总体营业额有什么变动?

杨芮:一是双向“缩表”队员扩容。2018年一季度,5家银行资本和债务规模较上年初减少。其中包括3家公私合营金融机构(中国工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1家的城市金融机构(贵阳银行)和1家农村居民金融机构(张家港行),5家银行缩表数量共计1112.44亿元。除中信银行外,其余4家均是首次“缩表”。

二是中小银行资本“回表”明显。从总体上看,2018年一季度,A股上市银行信贷资本在净资产的比例为53%,较去年同期提高2%大约。但按照有所不同类别银行来看,2018年一季度,大型金融机构贷款资本占比为54.5%,较同比同期提高1%;8家公私合营金融机构贷款资本占比为52.08%,较同比同期提高4.2%。6家的城市金融机构(除北京银行、重庆银行外)贷款资本占比为37.58%,较同比同期提高3.4%。

三是非利息收入占比明显提高。26家A股上市银行2018年一季度平均值非利息收入占比为27.49%,分别较上年初和同比同期提高2.3%和0.6%。但从非利息收入中占比最低的利息及佣金收入上看,2018年一季度A股上市银行利息及佣金收入较同比同期下降19.4亿元。

四是利润性能变差。从总资产回报率上看,2018年一季度26家上市银行总资产回报率(ROE)平均为3.4%,较同比同期下降0.12%,延续了2017年初ROE下降的发展趋势,但受去年一季度非利息收入上升的负面影响,ROE降幅显著缩窄(2017年初ROE较同比同期下降0.64%)。

从生产成本收入比看,26家上市银行2018年一季度生产成本收入比平均为27.63%,较同比同期提高0.55%,较上年初下降2.73%。

从国民生产总值获利看,2018年一季度26家上市银行国民生产总值营业收入为47.64万元,较同比同期增加1.65万元,改变了2017年一季度较同比同期国民生产总值营业收入下降的态势。这一方面是由于2018年一季度A股上市银行雇员总数较在此之前略有下降;另一方面上市银行总体营业收入战斗能力逐步改善,联合推升了国民生产总值获利水准。

《经济学人》名记者:您如何判断一季度后上市银行的趋势?

杨芮:随着强管控方针的延续以及资管新规等一系列政策落地,在严管控、降滚轮的自然环境下,金融业回归根源、回归主业的大势已定。2018年一季度之后,预定上市银行将出现下述几个发展趋势。

首先是各行两者之间分裂加剧。从经营管理基准上看,净息差是各银行在2018年一季度调查报告中表现出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相差。与2017年一季度相比,分之二银行净息差呈现显著上升的发展趋势。自2016年开始,各行净息差的相差开始逐步扩大(26家上市银行净息差的正态分布从2015年一季度的0.073扩大至2018年一季度的0.291)。

在净息差相差的看似,反映出的是银行顾客结构上、债务结构上(主要是利息结构上)、资本结构上(主要是利息结构上)的相差。例如大型金融机构中国工商银行的债务端主要是廉价的利息,一方面债务绝对优势支撑其资本端可以倒戈一个人住房贷款等回报率较高但资本总质量较差、顾客根基平稳的的业务,最后这些顾客族群又能反哺债务端的廉价私人企业;另一方面,债务绝对优势也巩固了上述银行的结算战斗能力,主要表现为存拆放券商和其他银行现金能够为银行带来高于企业平均值的生息资本回报率,这也是此次各上市银行两者之间净息差相差扩大的最重要因素。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