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金融百科

国际储备资产管理

所谓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用于国际支付、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一切资产的总称。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包括黄金、外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及分配的特别提款权。 但总的来说,国际储备管理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量的管理,即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管理;二是质的管理,即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和营运管理。 一、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管理 (一)、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管理的必要性 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管理的必要性可以从规模失当对一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体现出来。国际储备作为一国调节国际收支逆差、稳定外汇市场的现实能力的标志,其规模不能过小,因为那样容易发生支付危机、经济脆弱,不利于一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同时,国际储备的规模也不宜过大,否则将产生以下不利的影响:1、国际储备过多将人为地减少本国国民经济对其资源、物资的有效利用。 2、国际储备过多将对一国的通货膨胀带来压力。3、国际储备过多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不利,因为它让国际社会认为该国具有充裕的资金,这样该国就可能失去享受国际金融组织低利息优惠贷款的机会,从而难以借助国际力量加快经济发展。4、由于国际储备的构成中外汇储备占大部分,因此国际储备过多,其实质往往就是外汇储备过多,而外汇储备是一国存放在其他国家银行的国外资产,因此,难免要受到外汇汇率波动的冲击。 (二)、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确定 —国的国际储备究竟以多少为宜?各国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国家在相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下,对国际储备的需求都会不同。因此,各国必须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决定适度储备量。 (三)、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实现 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确定是国际储备规模管理的前题和基本环节,各国如何根据自身条件,疏通和改变以至开拓国际储备供应渠道,从而实现国际储备的适度规模,这才是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管理的核心内容。 二、国际储备结构的管理。国际储备结构管理包括安排好合适的储备构成和对储备资产进行合理的营运两个方面。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