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金融百科

郁金香泡沫

郁金香泡沫

郁金香泡沫,又称郁金香效应(经济学术语),源自17世纪荷兰的历史事件。作为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投机活动,荷兰的“郁金香泡沫”昭示了此后人类社会的一切投机活动,尤其是金融投机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和环节:对财富的狂热追求、羊群效应、理性的完全丧失、泡沫的最终破灭和千百万人的倾家荡产。

简介:

又称郁金香效应.经济学术语.源自17世纪荷兰的历史事件.   作为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投机活动,荷兰的“郁金香泡沫”昭示了此后人类社会的一切投机活动,尤其是金融投机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和环节:对财富的狂热追求、羊群效应、理性的完全丧失、泡沫的最终破灭和千百万人的倾家荡产。

词义详解:

  “郁金香泡沫”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16世纪中期,郁金香从土耳其被引入西欧,不久,人们开始对这种植物产生了狂热。到17世纪初期,一些珍品卖到了不同寻常的高价,而富人们也竞相在他们的花园中展示最新和最稀有的品种。到17世纪30年代初期,这一时尚导致了一场经典的投机狂热。人们购买郁金香已经不再是为了其内在的价值或作观赏之用,而是期望其价格能无限上涨并因此获利(这种总是期望有人会愿意出价更高的想法,长期以来被称为投资的博傻理论)。   1635年,一种叫Childer的郁金香品种单株卖到了1615弗罗林(florins,荷兰货币单位)。如果你想搞清楚这样一笔钱在17世纪早期荷兰的经济中是什么价值,你只需要知道4头公牛(与一辆拖车等值),只要花480弗罗林,而1000磅(约454公斤)奶酪也只需120弗罗林。可是,郁金香的价格还是继续上涨,第二年,一株稀有品种的郁金香(当时的荷兰全境只有两株)以4600弗罗林的价格售出,除此以外,购买者还需要额外支付一辆崭新的马车、两匹灰马和一套完整的马具。   但是,所有的金融泡沫正如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名称所喻示的一样脆弱,当人们意识到这种投机并不创造财富,而只是转移财富时,总有人会清醒过来,这个时候,郁金香泡沫就该破灭了。在某个时刻,当某个无名小卒卖出郁金香——或者更有勇气些,卖空郁金香时,其他人就会跟从,很快,卖出的狂热将与此前购买的狂热不相上下。于是,价格崩溃了,成千上万的人在这个万劫不复的大崩溃中倾家荡产。

背景:

  郁金香原产于小亚细亚。1593年,传入荷兰。17世纪前半期,由于郁金香被引种到欧洲的时间很短,数量非常有限,因此价格极其昂贵。在崇尚浮华和奢侈的法国,很多达官显贵家里都摆有郁金香,作为观赏品和奢侈品向外人炫耀。1608年,就有法国人用价值3万法郎的珠宝去换取一只郁金香球茎。不过与荷兰比起来,这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   当郁金香开始在荷兰流传后,一些机敏的投机商就开始大量囤积郁金香球茎以待价格上涨。不久,在舆论的鼓吹之下,人们对郁金香表现出一种病态的倾慕与热忱,并开始竞相抢购郁金香球茎。1634年,炒买郁金香的热潮蔓延为荷兰的全民运动。当时1000美元一朵的郁金香花根,不到一个月后就升值为2万美元了。1636年,一株稀有品种的郁金香竟然达到了与一辆马车、几匹马等值的地步。面对如此暴利,所有的人都冲昏了头脑。他们变卖家产,只是为了购买一株郁金香。就在这一年,为了方便郁金香交易,人们干脆在阿姆斯特丹的证券交易所内开设了固定的交易市场。正如当时一名历史学家所描述的:“谁都相信,郁金香热将永远持续下去,世界各地的有钱人都会向荷兰发出订单,无论什么样的价格都会有人付账。在受到如此恩惠的荷兰,贫困将会一去不复返。无论是贵族、市民、农民,还是工匠、船夫、随从、伙计,甚至是扫烟囱的工人和旧衣服店里的老妇,都加入了郁金香的投机。无论处在哪个阶层,人们都将财产变换成现金,投资于这种花卉。”1637年,郁金香的价格已经涨到了骇人听闻的水平。与上一年相比,郁金香总涨幅高达5900%!1637年2月,一株名为“永远的奥古斯都”的郁金香售价高达6700荷兰盾,这笔钱足以买下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幢豪宅,而当时荷兰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兰盾。   就当人们沉浸在郁金香狂热中时,一场大崩溃已经近在眼前。由于卖方突然大量抛售,公众开始陷入恐慌,导致郁金香市场在1637年2月4日突然崩溃。一夜之间,郁金香球茎的价格一泻千里。虽然荷兰政府发出紧急声明,认为郁金香球茎价格无理由下跌,劝告市民停止抛售,并试图以合同价格的10%来了结所有的合同,但这些努力毫无用处。一个星期后,郁金香的价格已平均下跌了90%,而那些普通的品种甚至不如一颗洋葱的售价。绝望之中,人们纷纷涌向法院,希望能够借助法律的力量挽回损失。但在1937年4月,荷兰政府决定终止所有合同,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易,从而彻底击破了这次历史上空前的经济泡沫。

史上第一次有记录的泡沫经济案例:

  1636年荷兰的郁金香投机是有据可查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泡沫经济案例。每年春季,人们都可以在花园中见到美丽娇艳的郁金香。可是却很少有人想到在三百多年前,郁金香花居然给欧洲经济带来一场轩然大波。   有人考证说,郁金香的原产地是中国。据说在很久以前,骑在骆驼背上的商人们通过丝绸之路把郁金香带到了土耳其。根据文献记载,郁金香在16世纪中叶从土耳 其传入奥地利,然后从这里逐步传向西欧。当时,荷兰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强国,以其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荷兰很快就成了郁金香的主要栽培国之一。   1630 年前后,荷兰人培育出了一些新奇的郁金香品种,其颜色和花型都深受人们的欢迎。典雅高贵的郁金香新品种很快就风靡了欧洲上层社会。在礼服上别一枝郁金香成 为最时髦的服饰。贵夫人在晚礼服上佩戴郁金香珍品成为显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王室贵族以及达官富豪们纷纷趋之如鹜,争相购买最稀有的郁金香品种。特别是在 法国盛行的奢侈之风把郁金香的价格逐渐抬高起来。在1635年秋季,名贵品种郁金香的价格节节上升。在巴黎一枝最好的郁金香花茎的价钱相当于110盎司的 黄金。   到1634年以后郁金香的市场需求量逐渐上升。在1636年10月之后,不仅珍贵品种的价格被抬高,几乎所有的郁金香的价格都飞 涨不已。在表A-1中给出了在1637年1月2日和2月5日以及1739年荷兰市场上郁金香的价格。从表中的数据可见,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期间内,郁金香的 价格被抬高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郁金香花达到了空前绝后的辉煌。好景不长,郁金香泡沫只维持了一个冬天,在开春之前,郁金香泡沫崩溃了。郁金香市场一片 混乱,价格急剧下降。1739年的数据显示出,有些品种郁金香的价格狂跌到最高价位的0.005%。在西方流行的花卉品种很多,例如玫瑰、菊花等,为什么 惟独郁金香会引起这样大的金融风暴呢?

郁金香价格涨跌表:

 [单位:基尔德 (荷兰盾)]   品 种 1637年1月2日 1637年2月5日 1739年   Admirael de Man 18 209 0.1   Gheele Croonen 0.41 20.5 0.025   White Croonen 2. 2 57 0.2   Gheele ende Roote van Layden 17.5 136.5 0.2   Switsers 1.0 30 0. 0.5   Semper Augustus 2000 6290 0.1   资料来源:Garber,“Tulipmania”,IMT Press,p68,1994.

供给量的制约:

  诚然,在17世纪欧洲市场上对郁金香的需求迅速上升,这是促成郁金香泡沫的必要条件之一。可是,许多商品在一段时间内都出现过供不应求的现象,却并没有因此而出现泡沫经济。郁金香泡沫的形成必然有其特殊的理由。

种类:

  郁金香大致上分为普通品种和特殊品种两类。Switsers、Gheele Croonen、White Croonen等属于普通品种,而Semper Augustus、Gouda等属于名贵品种。普通品种以重量(磅)论价,名贵品种以头论价。从表A-1中可见,普通品种与名贵品种之间的价格有时相差上 千倍。

繁殖方法:

  郁金香有两种繁殖方法。一种是通过种子繁殖,另一种是通过郁金香的根茎繁殖。郁金香的根茎就像大蒜一样,栽到地里,每年四五月间 就会开花,花期不过十天左右,到了9月,根部又会长出新的球茎。新的球茎的重量比原来种下去的球茎只能增加一倍左右。如果通过种子繁殖,要经过7~12年 才能得到比较理想的球茎。郁金香市场上交易的不是花,而是球茎。园艺家们在郁金香的栽培过程中发现,利用一些自然开裂的球茎往往可以培育出特殊的新品种, 开出非常鲜艳的花朵。这实际上是那些开裂的球茎受到某种花叶病毒的感染之后产生的异变。这种异变只能通过球茎繁殖来传承,而不能通过种子来传承。如果郁金 香的球茎不能自然开裂,也就不一定能够保证受到这种病毒的感染。因为当时的科学技术很难控制球茎开裂的概率,再加上这种花叶病毒会把球茎的产量降低10% ~15%,使得郁金香球茎难以在短期内增加供给,名贵品种的郁金香球茎更是十分难得。“物以稀为贵”郁金香的稀缺使之身价百倍。出现郁金香泡沫的第一个重 要原因是在短时期内,郁金香球茎的供应量几乎是一个常数,它不会因为需求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即使郁金香的价格上升,生产者也没有办法迅速增加供给。从供 求关系上来看,郁金香供给曲线很陡。

期货交易的雏形:

  如果在商品市场上供不应求,难免会有些奸商们囤积货物,抬高物价。例如,在棉花、铜、锡等商品市场上都曾经出现过程度不同的投机活动。可是,这些商品市场的波动都没有像郁金香泡沫那样大,其中原因之一是和郁金香市场的操作方式有关。   在1634年以前,郁金香和其他花卉一样是由花农种植并直接经销的,价格波动的幅度并不大。在1634年底,荷兰的郁金香商人们组成了一种类似产业行会的 组织(College),基本上控制了郁金香的交易市场。这个行会强行规定:任何郁金香买卖都必须要向行会缴纳费用。每达成一个荷兰盾的合同要交给行会 1/40荷兰盾。对每一个合同来说,其费用最多不超过3盾。由于这些行会通常在小酒馆里进行郁金香交易,他们所收取的费用也就常常被称为“酒钱”(Wine money)。由于郁金香的需求上升,推动其价格上升,人们普遍看好郁金香的交易前景,纷纷投资购入郁金香合同。郁金香球茎的收获期是每年的9月。在1636年底,荷兰郁金香 市场上不仅买卖已经收获的郁金香球茎,而且还提前买卖在1637年将要收获的球茎。郁金香的交易被相对集中起来之后,买卖双方的信息得以迅速流通,交易成 本被大大降低。在这个期货市场上没有很明确的规则,对买卖双方都没有什么具体约束。郁金香合同很容易被买进再卖出,在很短的时间内几经易手。这就使得商人 们有可能在期货市场上翻云覆雨,买空卖空。在多次转手过程中,郁金香价格也被节节拔高。

泡沫的形成:

  在行会的控制和操纵之下,郁金香的价格被迅速抬了起来。买卖郁金香使得一些人获得了暴利。郁金香价格暴涨吸引了许多人从欧洲各地赶到荷兰,他们带来了大量资金。外国资本大量流入荷兰,给郁金香交易火上浇油。   在1636年12月到1637年1月之间,所有品种的郁金香价格全线上升。以一种稀有品种Gouda为例,其价格在1634年底仅为每盎司1.5基尔德 (荷兰盾),到1636年底也只不过上升到每盎司2基尔德。随着郁金香投机市场的形成,Gouda的价格大起大落。在1636年11月价格猛升到7基尔 德,随后回跌到1.5基尔德,在12月12日其价格再度强烈反弹,直上11基尔德。过了新年之后,再猛跌到5.5基尔德。由于新投机者的加入,价格再次急 剧上升,到1月29日已经突破了14基尔德大关。这三次大起大落,每一次的振荡幅度都超过400%。拿12月9日最低点(1.5基尔德)与12月12日的 最高点(11基尔德)相比,3天之内价格上升将近10倍。超额利润招来了四面八方的投机客。也许有人早就怀疑到郁金香的价格已经完全背离了作为一种花卉的 常规,但是倒买倒卖所获取的暴利使得许多投机客们丧失了理智。到了1637年1月连普通品种的郁金香价格也被抬高了25倍多。例如,Switsers的价 格在1637年1月上旬尚且低于1基尔德,到月底就被炒到14基尔德,到2月5日上涨为30基尔德,在30天内涨幅超过了29倍。在这段时间内几乎每一个 投机者都沉浸在突然发了一笔横财的美梦之中。

泡沫的崩溃:

  1637年新年前后,郁金香的期货合同在 荷兰小酒店中被炒得热火朝天。到了1637年2月,倒买倒卖的人逐渐意识到郁金香交货的时间就快要到了。一旦把郁金香的球茎种到地里,也就很难再转手买卖 了。人们开始怀疑,花这么大的价钱买来的郁金香球茎就是开出花来到底能值多少钱?前不久还奇货可居的郁金香合同一下子就变成了烫手的山芋。持有郁金香合同 的人宁可少要点价钱也要抛给别人。在人们信心动摇之后,郁金香价格立刻就开始下降。价格下降导致人们进一步丧失对郁金香市场的信心。持有郁金香合同的人迫 不及待地要脱手,可是,在这个关头很难找到“傻瓜”。恶性循环的结果导致郁金香市场全线崩溃。   郁金香泡沫的高峰期仅仅持续了一个多月。由于许多郁金香合同在短时间内已经多次转手买卖且尚未交割完毕,最后一个持有郁金香合同的人开始向前面一个卖主追讨货款。这个人又向前面的人索债。荷兰的郁金香市场从昔日的景气场面顿时间变成了凄风苦雨和逼债逃债的地狱。   在1637年2月24日花商们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开会决定,在1636年12月以前签订的郁金香合同必须交货,而在此之后签订的合同,买主有权少付 10%的货款。这个决定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郁金香市场的混乱。买主和卖主的关系纠缠不清。荷兰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预,拒绝批准这个提议。在 1637年4月27日,荷兰政府决定终止所有的合同。一年之后,荷兰政府通过一项规定,允许郁金香的最终买主在支付合同价格的3.5%之后中止合同。按照 这一规定,如果郁金香的最终持有者已经付清了货款,那么他的损失可能要超过当初投资数量的96.5%。如果还没有支付货款的话,他很侥幸,只需支付合同货 款的3.5%,那么卖给他这个合同的人就要遭受非常严重的损失了。   在这个打击之下,荷兰的郁金香投机市场一蹶不振,再也没有恢复过元气 来。

其他故事:

  在十七世纪初,英国的工业革命尚未发生。在欧洲人眼中,英国还不能算一个富 国。当时在荷兰流传着一些笑话,说从英国来的旅游者土头土脑,居然不认得郁金香。他们象剥洋葱、大蒜一样,把郁金香的球茎一层层撕开来看。有的英国船员荒 唐透顶,甚至拿郁金香的球茎当午饭吃。   在历史上第一个记录郁金香泡沫的是Mackey。他在1852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了两百年之前发生的这一案例。可惜,他的文章只有7页纸,不仅 提供的数据不全,还没有指出所引用数据的来源。在他之后,Beckmann归纳出了1637--1643年的有关数据,Muning讨论了1672-- 1696年之间的经济数据。在1950年以后,由于要研究多元动态和不稳定资产的价格变化规律,人们又一次注意到了在荷兰发生的这一次非常典型的泡沫经济 现象。郁金香泡沫成为载入文献的最早的泡沫经济案例。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