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金融百科

银行券

什么是银行券  银行券,指银行发行的、用以代替商业票据的银行票据,是一种信用货币。  银行券最早出现于17 世纪,它是由银行发行的用来代替商业票据的银行票据。银行券是为了解决商业票据流通的局限性和银行现金不能满足商业票据持有人贴现需求的矛盾而产生的,它主要是通过银行贴现商品票据而发行到流通中去的。典型的银行券,持票人可以随时持券向发行银行兑取黄金,所以它可以代替金属货币在流通中发挥作用。  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资本主义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制,银行券停止兑换黄金,从而出现了银行券纸币化现象。在当代社会经济中,由于各国银行券已经不再兑现金属货币,同时各国的货币已经完全通过银行的信贷程序发行出去,因此银行券和纸币已基本成为同一概念,成为现代货币。银行券与纸币的联系与区别  纸币是指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银行券和纸币本身都没有价值,这一点两者是相同的。  银行券和纸币的区别在于:  (1)纸币是从货币的作为流通媒介的职能中产生的;而银行券则产生于信用关系,是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  (2)纸币是由政府发行、依靠国家权力强制流通的;而银行券则是由银行通过短期商业票据贴现方式发行的。  (3)纸币不能兑现,而银行券可以兑现;  (4)纸币如超量发行就会贬值,而银行券不会贬值。  但是银行券不贬值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银行券的发行量要以银行贴现的商业票据为依据;二是银行券必须能随时兑换贵金属货币,即银行券要有信用和黄金双重保证。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