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金融百科

斯匹托夫经济循环论

斯匹托夫经济循环论概述   20世纪40-50年代由德国经济学家斯匹托夫提出,特点是采用历史法研究经济的变动。  主要论点  首先从投资支出的循环来解释繁荣。认为经济循环的上升阶段总是由某些对经济发展特别有利的因素引起的。如新海外市场的发现,使投资空间迅速扩大,在上升的第一阶段,已有的设备总是渐趋于充分利用。  第二阶段因使用新设备,资本不断吸收,从而引起消费品生产的增加,这时价格本应下降,但垄断使价格居高不下,一旦经济开始崩溃,价格会猛跌,危机迅速来临。斯匹托夫还从收入分配角度说明萧条的来临。  他认为,在上升阶段,国民收入分配并不影响总需求,因为这时高收入者一般会将新增收入用于投资。但在萧条时期,高收入者的储蓄部分增加,不公平的收入分配使生产过剩,萧条趋于严重。斯匹托夫认为,为了缓和经济波动,在繁荣时期使投资顺利扩张,就得削减消费;在萧条时期,就得尽可能地维持工人收入及消费。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