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金融百科

打浦桥

往昔岁月  打浦桥街道位

于上海卢湾区境中西部。东起重庆南路、鲁班路,西至日晖东路、肇嘉浜路、陕西南路,南沿斜土路,北靠建国西路、建国中路。面积0.78平方公里。1993年有居民13775户,3845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9295人。居民委员会23个,街道办事处设斜徐路692号。   民国3年(1914年)起,徐家汇路以北片划入法租界。民国17年,徐家汇路以南片属沪南区。沦陷时期北片一度属第八区、第一区,南片属南市区、第七区。民国34年12月属第六区(芦家湾区)。解放初,曾设第一、第二办事处。1953年2月为第四办事处。1956年3月分属鲁班路办事处、泰康路办事处、打浦路办事处。同年7月分属鲁班路办事处、泰康路办事处。1958年1月分属鲁班路办事处、打浦路办事处,同年12月合并。1960年4月改为鲁班打浦街道办事处,6月更今名。   历史上河流纵横,肇嘉浜东西横贯,日晖港、东芦浦南北延展。自宋元上海兴镇建县起,即为航运要孔。晚清时,自斜土路至斜徐路的日晖港两侧,形成内日晖市,逐渐形成柴草、沙石交易市场和商品集散地。今日崛起  2010世博会为卢湾南部滨江地区带来了大开发的直接利好,而且将全面辐射卢湾中部和北部。卢湾中部打浦桥商圈发展全面加快,在肇嘉浜路东端再造一个"徐家汇"。打浦桥商圈发展规划,打浦桥地区将以南部世博园区开发和轨道交通9号线、13号线建设为契机,接受南部世博地区辐射,为淮海路产业链延伸配套,以新新里地区和建国东路地区商业商务项目建设为重点,进一步促进功能提升、形态开发和结构优化,打造卢湾中部交通便捷、配套完善的现代都市商住区。重点推进项目包括新新里地区的日月光中心广场、田子坊、建国东路地区的65街坊。

②日月中心广场

  日月光中心广场一期

日月中心广场规划图

项目2003年启动动迁,2007年初结合9号线地铁站点开工,它将成为距浦西世博园区最近的商业航母,2010年底整个项目竣工交付使用。该广场最大的商业经营优势是将轨道交通9号线打浦桥站与地下商业空间结合,在9号线沿途站点分别可与1、3、4、7、8、11、12、13号线等8条轨交线路换乘,连通徐家汇商圈、世博会址及陆家嘴金融CBD。   在商业业态上,日月光中心广场将打破常规单一的规划模式,形成数码电子、服饰百货、美食博览等三种业态互为补充、错位经营的商业格局。日月光中心广场的建设将有效弥补卢湾中部欠缺大型标志性商业设施的不足。其中一期位于55街坊,占地面积约4.4万平方米,北临泰康路,南至徐家汇路,西临瑞金二路,东侧为已开发的数幢高层公寓及办公楼。规划建设地上部分18万平方米,地下部分13万平方米。拟建1幢31层的超高层办公楼和2幢29层的高层公寓式办公楼;5层商业裙房布置于基地外围,形成一个内聚式商业广场。广场一期项目地下空间4层,9号线打浦桥站点设于地下2层至4层,站厅与地下商业融为一体。   二期项目为瑞金二路西侧、肇嘉浜路以北的52街坊,占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规划地上商业商务面积约9.5万平方米。

②65街坊

  65街坊南块用地面积2.4万平方米,拟建1幢35层的甲级办公楼和4层商业裙房,新建商业商务面积10.5万平方米。地下4层,与北块项目地下连通,9号线和13号线出入口设于地下2层,人流可直接进入地下商场。65街坊北块用地面积约2.48万平方米,拟建2幢甲级办公楼和一层商业裙房,新建商业商务面积9.5万平方米,地下3层。

③田子坊

  田子坊位于56街坊瑞金二路以东、泰康路以北、建国中路以南,2001年通过对区域内6家旧工厂厂房的开发创办了创意产业集聚区,吸引了2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137家创意企业入驻。目前,泰康路210、248、274弄671户居民中已有378户居民出租开店,主要是工艺品、首饰、服装以及咖吧和特色餐饮。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