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金融百科

先行指数

概述 先行指数先行指数先行指数(CompositeIndexofLeadingEconomicIndicators):是由12个金融指数组成的综合指数。其中的金融和预期的指数为商业活动的变化状况提供了见解的信号,而非金融指数则为经济运行趋势提供更为直接的证据。先行指数的组成会根据经济情况的改变而相应地变更,以更确切地反映经济发展的状况和趋势。该资料每月公布一次。[1] 内容 先行指数工业生产先行指数1)个人收入(PersonalIncome):以年增长率衡量的个人、非赢利性机构以及私人信托基金的税前收入。但真正反映个人购买力水平的是其中的一项,即可支配个人收入(DisposablePersonalIncome),通常每月公布一次。2)个人消费支出(PersonalConsumptionExpenditure,PCE):衡量消费者在商品和劳务上的全部支出。该指数同个人收入一同公布。3)全国采购经理指数:(NationalAssociationofPurchasingManager,NAPM):全国采购经理人协会每个月都向250多家采购经纪商进行调查,其内容包括:订单的变化情况,生产情况,就业情况,货物供应情况,库存情况以及购买货物的价格,并根据对以上内容的调查结果,按不同的权重计算出一项总体指数。总体指数高於50%显示制造业领域的生产扩张,反之则显示生产收缩,如果该指数低於44%则预示经济的衰退。因此是反映经济领域中工业部门发展状况的一项早期信号。4)耐用品订单(DurableOrders):显示制造商所获得的使用寿命在3年以上的货物的订单数量,每月公布一次。其中民用耐用品订单数(Non-defenceOrders)的变化尤为受人关注,因为它们反映了商业经营过程中的设备投资。5)工业生产(IndustrialProduction):是一项显示制造业、采矿业以及公用事业部门总的生产情况的指数,每月公布一次。6)设备使用率:(CapacityUtilization):显示在制造业、采矿业以及公用事业部门中生产设备使用效率的指数,以百分比表示。该指数与工业生产指数一同公布,通常作为反映通货膨胀压力的参考指标,因为设备使用率的持续上升将产生“瓶颈效应”从而制约产出的增加,最终导致通胀压力上升。一般来说,该指数超过84%,预示通胀压力存在上升的危险。7)零售指数(RetailSales):主要反映当前社会消费状况,每月公布一次。该指数的变化较大,仅观察一两个月的资料很难对总体物价水平有确切的了解。8)消费者信贷(ConsumerCredit):表示每个月消费者分期付款尚未偿还的美元金额,包括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机构对私人的贷款,每月公布一次。9)新屋开工及建筑许可(HousingStartsandBuildingPermits):包括以年率计算的新屋销售水平以及每月增长的百分比,每月公布一次。10)建筑支出(ConstructionSpending):显示全部新的公用和私人建设开支,每月公布一次。11)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CPI):用於衡量消费者经常购买的确定的一篮子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每月公布一次。其中能源和食品专案的价格变化很大,因此将它们扣除以后得到“核心资料(CoreRate)”,能更为真实地反映价格的变化。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反映了零售水平的通胀压力。12)生产价格指数(ProducerPriceIndex,PPI):显示商品生产成本的变化。生产价格指数的变化可以对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与消费价格指数一起反映通胀压力的状况。 中国经济影响 先行指数先行指数与中国经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现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以目前汇率计算的名义GDP衡量),从商品市场到美国国债市场,人们正感受着中国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根据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6年研究报告中的构图,我们试图为中国构建一个先行经济指数(CLEI),并且以后会对其不断进行修正。我们所构建的先行经济指数目前显示中国的经济仅有略微下滑。然而,存在中国经济可能从此加速或急剧减速的严重风险。我们希望我们所构建的先行经济指数能够对任何可能发生的结果预先提出警告。首先,我们需要中国经济的一个校准量规。我们之所以选择工业产出而不是官方GDP,部分是因为后者一直保持不变,这点令人怀疑,而且工业产出数据每月都可以获得。下一步是为我们的先行经济指数(CLEI)选择构成指标。在相关系数和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我们通过测试一系列统计数据找出1995-2005年对工业产出具有良好前瞻性的指标。我们确定了八项指标。

在经合组织(OECD)国家中,出货通常是产出的同时指标,但在中国我们发现他们先行于产出,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企业对需求不那么敏感,而选择先让存货生产出来。为了掌握这种行为,我们也已将中国的存货/出货比(作为与其趋势的背离来衡量)包括在内;不幸的是,该数据只从1995年开始,使得我们很难测验其先行属性。然而,由于经过多年的过度投资,中国经济面临着潜在的过度供给,我们认为它能为经济急剧减速提供早期警告。最后一步是通过减去它们的平均值并除以标准差使得八项指标标准化。然后我们计算出作为八项标准化指标的加权平均数的先行经济指标(CLEI),各项指标的权重根据它们相对于工业产出的相关系数而确定。我们的先行经济指数看上去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先行指数:它与工业产出的相关系数很大,达到0.80,且其数据可用来预测2月份的经济活动,而中国的工业产出仅能获得至2005年12月份的数据。另外,我们的先行经济指数不如工业产出那样不稳定,因此能很好地指出经济中真正的转折点。

中国发展 先行指数先行指数中国发展经济先行指标是存在的。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曾完成了一份名为“中国经济先行指标体系研究”的课题报告,该研究由时任央行调统司司长的唐思宁任课题主持人,研究获得了当年中国央行全行系统重点课题研究一等奖。

央行这份报告开列的好的经济先行单项指标排名首位的是工业企业亏损额,另外还有一些复合性合成指标,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重工业当月同比与轻工业当月同比的比例”,报告称,重工业处于中国经济产业链的上游,轻工业处于下游,该比例值提高,极有可能预示着经济进入增长期,下降则预示经济下滑。

观察进入2008年这两个经济先行指标的表现。先看“工业企业亏损额”,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8年前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917亿元,同比增长56.1%,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了近50个百分点。

再以地方数据来看,选取发达地区的广东省和上海市,以及中西部地区的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河南省。根据各省市统计局数据,广东省2008年前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为207.96亿元,增长49.3%,增幅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11006家,增长12.7%,亏损面是26.0%。上海市2008年前4月数据显示,工业企业亏损额为95.8亿元,同比增长40%,比2007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4718家,亏损面是31.4%。重庆市2008年前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1.64亿元,同比增长31.5%;广西壮族自治区2008年前4月亏损企业亏损额27.17亿元,同比增长1.2倍;河南省2008年前5月工业企业亏损额为54.13亿元,同比增长208.2%。再来看合成指标“重工业当月同比与轻工业当月同比的比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7年第一季度,重、轻工业同比增速为19.6%和15.6%,其比例是125.6%;2008年第一季度,重工业同比增速17.3%,轻工业同比增速为14.7%,其比例是117.7%。该比例的下降预示着经济增长的下滑。[2]

美国9.11事件 先行指数美国9.11事件后先行指数大幅下跌受9·11事件影响美2001年9月份先行经济指数大幅下跌。

美国会议委员会2001年10月22日发表报告说,美国先行经济指数9月份大幅下跌,显示“9.11”恐怖袭击事件使美国经济疲弱的状况更加恶化。著名的研究机构公布,美国经济走势的重要参考数据美国先行经济指数在8月份下降0.1%后,9月份继续下跌0.5%,降至109.2点,降幅为1996年1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调查报告说,在组成先行指数的10项经济指标中,股票价格、新申领失业救济人数、消费者预期指数、周平均工时、建筑开工和资本货物订货等6项指标在9月份下降,零售业状况和消费品订货指标与上月持平,只有货币供应和利率差额这两项指标上升。这说明如果不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采取积极的应急措施,先行经济指数的降幅可能更大。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