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金融百科

鸵鸟效应

典故  鸵鸟和雄鹰是自然界中的两个家族,因素来不和,所以虽然是邻居也不往来,可是,有一天,鸽子给它们捎来口信说它们捎来口信说它们的领地将有敌来犯,让它们两个家族都提前做好准备,但是,敌人是谁,鸽子并没告诉它。接到消息后,两个家族的成员都忙碌起来,坚固城堡、准备粮食。可是,没过几天,鸽子又给它们带来口信说它们的敌人

鸵鸟效应

要和它们在森林前的沙漠地带展开决战。接到挑战后,鹰族的成员个个摩拳擦掌,一副要与敌人决个你死我活的样子。鸵鸟家族的成员们在老冤家的面前,也不甘示弱。决战的时候到了,两个大家族列队站在同一侧等着敌人的到来,时间不长,只见迎面不知是什么生物,黑压压的一片,向它们扑来。鹰族的成员们主动出击,直扑向敌人。而鸵鸟们却把头埋在了沙子里。不知过了多久,鹰族凯旋而归的时候,见鸵鸟们的头还在沙子里埋着,就有一只大鹰大声说:“敌人已经被我们击退,你们还不把头抬起来。”听了这话,鸵鸟们把头从沙子里抬了起来,纷纷说:“好险啊!多亏我们把头埋了起来,否则岂不是要大祸临头!”鹰族闻此就更瞧不起鸵鸟了。   后来,鸵鸟又遇到了劲敌,仍然采取同样的办法,这一次可没有那么幸运了。没有了鹰族的帮助,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打败而归。从此,人们就知道了人生在世,风险和危机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什么时候就会降临到我们身上。解析  “鸵鸟心态”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也是一种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心理学通过研究发现,现代人面对压力大多会采取回避态度,明知问题即将发生也不去想对策,结果只会使问题更趋复杂、更难处理。就像鸵鸟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就把头钻进沙子里,自以为安全,其实不然,殊不知,风险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也无法完全避免,你必须勇敢去面对,勇敢地去承担,因为逃避不是办法,逃避责任的同时你很可能就丧失了权利和成功的机会。 我们经常会遇到障碍与重担,如果选择绕过,可能会因此失去成功的机会,逃避的代价注定会是失望。面队危机,主动出击是最好的防御。只有迅速采取行动,果断承担责任,才会把损失降到最小。相反,如果遇到危机总辩解说“这不是我的责任”,试图做“鸵鸟”,则后果不堪设想。事例

孔子临危不惧

  春秋时,鲁国的阳虎曾侵犯过宋国的匡地,几年后,孔子带学生到匡地游学,因为孔子长的像阳虎,所以匡人以为阳虎又来了,就将孔子团团围住,孔子的学生子路还被冲散了。等到子路找到孔子的时候,孔子正在与其他学生弹琴说笑。子路很奇怪,就问孔子:为什么不害怕啊?孔子说:“你知道什么是圣人的勇敢吗?那就是临难不惧。”“临难不惧”也叫“临危不惧”。为什么孔圣人要提倡临危不惧,临难不惧呢?道理很简单,临危,临难之时更需要有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想出好的办法来应对危险和困境。而恐惧不但于是无补,还会扰乱心智,影响判断乃至决策失误。

诸葛亮摆空城计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司马懿大兵压境的危机时刻,独守一座空城,守又守不住,逃又逃不脱。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急中生智,传下命令:把城内所有的旗帜放倒,藏匿起来!城内士兵,各自隐在驻地房舍、围墙内,不许乱动乱叫,违令者立斩!然后,诸葛亮下令:大开东南西北四面城门,

鸵鸟效应

每一门前,派20名老少军兵打扮成老百姓模样撒水扫街。如果魏军冲到城前,也不能面露慌张,更不能退入城内。然后,他高坐城楼之上,悠然抚琴。结果,拥有千军万马的司马懿以为城内有埋伏,没敢闯这座空城。试想,司马懿大兵压境之时,如果诸葛亮因害怕而乱了阵脚,其后果恐怕是不堪设想的。还有没有诸葛亮这个人物或许都要另当别论了。可见,越是身处危险越要镇定自若,这样不仅能迷惑敌人,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百事可乐变“危”为“机”,化害为利

  谁掌握着安全方面的控制权,谁就掌握了未来的主动,所以,当危机(或风险)降临时,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必须做出迅速的反应来挽回损失,一般而言,“主动出击是最好的防御”,在一般情况下,这一原则总是适用的。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几度争抢碳酸饮料市场霸主地位。但在激烈竞争的过程中,一次突发事件险些使百事可乐陷入被挤出市场的危机,这就是“针头事件”。威廉斯太太从超级市场给孩子买了两筒百事可乐,可是喝完以后,无意中将罐筒倒扣于桌上,竟然从里面掉出了一枚针头。威廉斯太太立即将此事告知了媒体,形势对百事可乐极为不利。   百事可乐公司一得到“针头事件”的消息,立即采取了措施,一方面通过新闻界向威廉斯太太道歉、并给予威廉斯太太一笔钱以示安慰和补偿,公司还通过媒介向广大消费者宣布:谁若在百事可乐中再发现类似问题,必有重奖。另一方面,在公司百事可乐生产线上加大了质检力度,还邀请威廉斯太太参观。此举不但消除了“针头事件”的不良影响,赢得了威廉斯太太的赞扬和信任,还在消费者中树立了诚实和勇于正视自身错误的良好形象。喝可乐竟然喝出了针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百事可乐从未遇到的。这对于百事可乐公司来说无疑是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和考验,因为这一事件如果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信誉、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纵观百事可乐公司处理“针头事件”的全过程,我们不得不叹服该公司决策者的理智和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在突发危机面前,他们不但及时、迅速、果断地推出了一系列可行措施,还采取手段使不利事件向有利与自己的一面转化,既缓解了矛盾,打消了消费者的顾虑,还刺激了消费者的好奇心。百事可乐可算是因祸得福,不仅没有使销量下降,反而使购买百事可乐的消费者倍增。可见,在企业和个人发展上,变“危”为“机”,化害为利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个能力才不至于将自己置于被动和危险之中。企业管理

雄鹰效应

  当危机(或风险)降临企业时,企业必须做出迅速的反应来挽回损失。一般而言,“主动出击是最好的防御”,在一般情况下,这一原则总是适用的。能够迅速采取行动,果断承担责任的"雄鹰"式的企业总是能够得到公众的谅解,企业采取这种策略所产生的效果叫“雄鹰”效应。而遇到危机总辩解说“这不是我们的责任”,试图做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式企业,最终会给企业的信誉和经济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类企业所采取的策略所产生的效果,叫“鸵鸟”效应。

“埃克森”事件中的鸵鸟效应

  1989年3月24日,美国埃克森公司(美国500家大公司中排名第三)一艘巨型油轮在阿拉斯加州美加交界的威廉王子湾附近触礁,原油大量泄出达800多万加仑,在海面上形成一条宽约1千米,长达8千米的漂油带。事故发生地点是一个原本风景如画的地方,盛产鱼类,海豚海豹成群。事故发生后,礁面上沾满了一层黑乎乎的油污,不少鱼类死亡,附近海域的水产业受到很大损失,纯净的生态环境遭受到巨大的破坏。   事

鸵鸟效应

发生后,埃克森公司却无动于衷,既不彻底调查事故原因,也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清理泄露的原油,更不向美、加当地政府道歉,致使事态进一步恶化,引起当地政府、环保组织、新闻界对其置公众利益于不顾的恶劣态度十分气愤,群起而攻之,发起了一场“反埃克森运动”。在此情况下,甚至惊动了布什总统,布什于3月28日派出运输部长、环保局局长等高级官员组成特别工作组,前往阿拉斯加进行调查。   最后,为了清理油污和消除各方面造成的恶劣影响,仅清理油污就付出了几百万美元,加上赔偿、罚款,总损失达几亿美元;另外,公司形象也受到很大破坏,西欧和美国的一些老客户纷纷抵制埃克森的产品,使埃克森公司狼狈不堪。   埃克森公司在泄油事件中,由于反映迟钝、存在侥幸心理,企图推卸责任,缺乏自责感,以为像“鸵鸟”那样,把头埋在沙堆里外界就不会谴责它,而到头来还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并使公司的形象受到严重的创伤。埃克森公司处理危机(即风险)产生的这种效果,可以称之为“鸵鸟”效应。启示  千万别找借口!成功不属于那些找借口的人!   生活中,总得面对一个个挑战,不是每次都能找到借口逃避。   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的机会!   危机来临时,你必须冒险做些未曾尝试过的事,以期奇迹出现。   在遇到棘手问题时,你必须采取行动。   只有以积极的心态,不断进取的态度去正视现实,才能在面对困难时从容应对。   如果寻找借口,就不可能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承担责任的心胸,最终在优胜劣汰的生存竞争中淘汰出局。   消极会使人丧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消极处世者会甘于平庸。因此,要下决心改正它。   正确对待自己的事物,事业没有永远的一帆风顺,不能因为偶尔的失误就否认自己的能力。   竞争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个体要发展就无法回避,明智的态度是正视并加以利用应用

乔治•勒文施泰因的研究

  乔治•勒文施泰因说:“确切知道发生了坏事情比怀疑坏事情是否真的发生了要痛苦得多,如果你不是很清楚自己投资组合的表现,就会一直留存着更好的盼望。”在标准的经济学理论中,投资者关心的是他们总的财富数,而不是他们某个时段的得与失。不过,投资者也是人,不是计算器。他们仍希望获得愉悦、避免痛苦。虽然把自己变成鸵鸟不会让损失就此消失,但它可以让你假装这些损失并不存在。勒文施泰因和他同事杜安•瑟匹(Duane Seppi)的最新研究发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投资者在市场低迷时期察看投资组合市值的频率通常会减少50%至80%。在今年6月份的股市低潮期,V

鸵鸟效应

anguard共同基金的持有者察看帐户价值的频率远远低于股市屡创新高时的2007年中晚期。效仿这种重200磅、大脑却只有两盎司的大鸟并不总是坏事。诚然,如果你上一次察看所持房地美、Washington Mutual、或是雷曼兄弟股票的价值已经是半年之前的事情,在你终于得到最新报价时,你会觉得自己就像个笨蛋。不过,像这样的黑洞股票并不多。如果你每听到一个坏消息就抛售的话,你将很难从一些普通不过的好消息中获利。

保罗•安德森的实验

  心理学家保罗•安德森(Paul Andreassen)的试验表明,投资者获得有关其所持股票的消息越多,他们的交易频率就越高,获得回报也越低。而当你把头埋在沙子里面的时候,你就根本没法开口进行交易了。当然,完全不闻窗外事也并不好。这里提供了一些审慎的做法,供你在宁愿当鸵鸟时参考采纳。使用电子邮件和日历软件给自己发送提醒,让自己在一周或一个月后察看帐户价值。当设定的察看时间到来时,要调整帐户使其达到平衡、并且适时逢高抛售、逢低买进;另外,检查你是否还持有那些以其最新价格你不会再增持的股票,抛售它们减损,这些损失还可以用来减计应税收入。当报纸无一例外都在唱衰时,市场往往会显得比实际状况更危险。(需要担心的时候是当每个人都不担心的时候,而不是每个人都担心的时候。)花些时间研究一下市场的历史,看看在2002年、1998年、1991年、1987年、1982年、1974年等年份,当市场充满绝望的时期过后,股市出现了怎样的情况。如果以史为鉴,人们这种当鸵鸟的倾向恰恰正是市场即将浴火重生的强烈信号。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