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金融百科

厚朴基金

简介  厚朴基金酝酿于2003年,2007年水到渠成。这家在海外设立、专注于中国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资金规模为25亿美元,完全以国际标准的合伙制模式打造,其投资者全部为世界排名前三位的机构投资者,包括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淡马锡投资。据悉,厚朴投资的制度设计、后台管理、投资策略都是在淡马锡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   作为一家初创企业,厚朴基金管理公司对于市场的影响力主要来自其三位创始合伙人:高盛高华证券公司董事长方风雷、原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中国及香港业务主席何潮辉和原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王忠信。   “我们要做国际水准的PE”。厚朴基金管理公司创始合伙人之一何潮辉以前曾称,该基金的投资方向均与中国概念相关,一是直接投资中国企业,二是协助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三是协助海外企业投资中国。“不分行业、不分地域,我们最关心的是企业本身。”发展历程  2008年中,厚朴基金联合淡马锡控股公司购买香港LungMing投资控股公司三年期的可转债,这家公司控股并经营位于蒙古国的铁矿石项目。之后再没有大动作。“如此简单的掘金逻辑,不是谁都可以模仿的。目前在中国能完成超过一百亿元人民币股权投资的PE掌舵人,也只有方风雷,只有他才有那样的气魄。” 著名私募专家、著名经济学家、金融专家、国巨资本国际控股集团总裁、美国万通投资银行控股集团执行董事孙飞告诉时代周报记者,PE现在的投资早开始多元化,而不仅仅是专注于非上市公司。   他以中国为投资目的地、由中国人自行管理的最大规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由高盛集团的中国合伙人方风雷创立,管理着25亿美元的资产,高盛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为该基金提供支持。2009年1月,厚朴基金曾以6.5亿美元的总价接手苏格兰皇家银行配售的中行H股股份。。2009年5月,厚朴基金牵头的财团以每股4.2港元全数接手了美国银行出售的135亿股建行H股。 携手中粮集团携于2009年7月6日以61亿港元的高额资本共同入股蒙牛。这一交易也是迄今中国食品行业中交易金额最大的一宗。创办人介绍  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他还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进修高级管理学课程。方风雷于2007年底成立了私募基金--厚朴基金,初始规模约为25亿美元。高盛集团以有限合伙人的身份其投资约3亿美元。

方风雷

方风雷的父亲曾是农民,后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担任高级行政职务。1968年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16岁的方风雷被下放到艰苦的内蒙古农村。三年后他参了军,上世纪70年代末期得以考入广东省中山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南省外经贸厅当了名公务员。河南是一个贫困的中原省份,就是在那里,方风雷遇见了王岐山,被他送去学习美国的金融体系。   在短暂执掌中国银行(4.67,-0.05,-1.06%)(BoC)以及中国工商银行(5.49,-0.06,-1.08%)(ICBC)的香港投行子公司之后,方风雷再次走到了中国金融创新的前线。他促成了一笔具有开创意义的交易,为高盛(Goldman Sachs)进入中国打开了大门。猎物  2009年1月,厚朴资本已开始接盘外资战略投资者对中资银行股的减持。当时,厚朴资本耗资55.4亿港元,从英国皇家苏格兰银行手中购入32.4亿股中国银行的股份,占其总股本的1.278%及H股的4.26%。这是厚朴资本完成的第一笔此类交易。   厚朴基金董事长方风雷近期曾在一个小型研讨会上表示对中资银行业的信心。他说:“在曾经盛极一时的金融翘楚泥足深陷,欧美国家的银行体系纷纷出现系统性危机时,中国政府一定不会让中国银行业出问题。”   “建行一季度超额拨备,证明他们是审慎的。”方风雷认为,中资银行股在股价下跌之后,已具投资价值。于是正如方风雷的名字一样,雷厉风行,只要是认准的事情,该出手时就出手。接盘建行股份就是最好的证明。   2009年4月,厚朴也曾想购买工商银行(601398行情,爱股)战略投资者安联和美国运通减持的工行股份,但在最后一刻放弃。值得注意的是,与方风雷等对待中资银行股的态度不同,之前一直声称看好中资银行股并干脆表示不会减持工行的高盛近日却在减持。工行战略投资者高盛昨天给机构投资者发送的相关资料显示,高盛已于6月1日出售所持的约30.3亿股工行H股,价格为每股4.88港元,共套现约148亿港元。按照高盛入股的成本价1.22港元计算,持仓3年净赚约110亿港元。入股蒙牛  2009年7月6日晚,在港上市的蒙牛乳业发布公告称,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世界500强企业中粮集团携手长期关注于中国投资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厚朴投资,于当天以61亿港元的高额资本共同入股蒙牛。这一交易也是迄今中国食品行业中交易金额最大的一宗。   中粮和厚朴投资入股蒙牛,开创了“国有资本+民营资本+战略合作”的新型合作模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