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金融百科

恩格尔定律

恩格尔简介 (图)恩格尔定律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

恩斯特.恩格尔(ErnstEngel,1821-1896),德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社会统计学派中的主要人物。

恩格尔1821年3月21日出生在萨克森邦的德累斯登。1851年,出任萨克森邦的统计局长,从此开始了他作为政府统计官员的生涯。

由于恩格尔长时期领导萨克森邦和普鲁士邦的统计工作,前后达三十多年,有着丰富的统计实践经验,同时又有深湛的统计理论知识,因此他在当时的德国和国际统计界享有盛名。

恩格尔主张,统计学应当既包括统计科学,又包括统计方法。它既是实质性的统计学,又是传统方法论的社会科学。他所提出的关于居民消费结构走势的恩格尔定律受到国际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的重视和采用。

恩格尔的主要著作有:《关于统计学是独立科学和方法问题之我见》、《论人口统计的意义》、《萨克森邦的生产与消费》、《人的价值》、《比利时工人家庭生活费的过去和现在》等。

由来

恩格尔善于把调查的行政目的与统计研究的科学目的巧妙地结合起来。他在组织进行国家普查时,往往适当增加一些与研究目的有关的调查项目,如家族、家庭消费、营业状况等。他曾对比利时、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工人家庭做了相关的家计调查,通过对许多家庭的收入和各类开支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了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消费结构走势和规律,即收入愈少的家庭,用于食物的开支占家庭收入的比重愈大,其次是衣着、住房,而用于教育、文化娱乐、医药卫生方面的开支随着家庭收入的减少,所占的比重也愈小。由此,恩格尔得出结论: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居民消费支出中用于食物部分的数量,可以作为其消费水平高低的标志。他认为这是衡量居民福利的最好尺度。他还指出,食品支出比率的大小,是随富裕程度的降低按几何级数增大的。

从方法论上看,恩格尔定律是第一次借统计资料来建立重要的计量法则。

定义及公式

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定律表明:食物开支占总消费数量比重越大,恩格尔系数越高,生活水平越低;反过来,食物占比重越小,恩格尔系数越低,生活水平就越高。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用于食物消费部分支出的比重就越小。

恩格尔定律的公式: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                总支出变动百分比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R2)=──────────                收入变动百分比  

R2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动问题时,还应当考虑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饮食业和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家庭的食物支出增加。只有达到相当高的平均食物消费水平时,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才不对食物支出发生重要的影响。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食物支出金额恩格尔系数=───────       总支出金额

(图)恩格尔定律1978-2005年全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后的经济学家又对恩格尔定律做了若干补充,恩格尔定律的内容有所增加。目前西方经济学对恩格尔定律的表述如下:

1、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会下降。 2、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用于家庭住宅建设和家务经营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大体不变。3、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用于服装、交通、娱乐、卫生保健、教育方面的支出和储蓄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会上升。

适用条件及应用

恩格尔定律的适用范围是有条件的。首先,假定其它一切变量都是常数。其次,对食物支出要有统一的含义,即维持生活所需要的食物支出。除此之外,在现代经济中运用恩格尔定律,还必须考虑城市化的影响、饮食业的影响以及食物本身构成的变化等。尽管这样,恩格尔定律仍然被普遍认为是分析消费结构的有用工具。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比较时,人们习惯把恩格尔系数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恩格尔系数的计算结果受到商品价格因素、居民消费观念、消费偏好、消费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图)恩格尔定律1978-2004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在判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时,可以将恩格尔系数作为一个参考依据,但必须注重:一是慎用划分标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关于恩格尔系数的划分标准是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任何标准都具有相对意义和参考意义,因为增长、发展、富裕程度、生存状态、生活质量等问题十分复杂,用一个指标显然难以去衡量在自然、历史、社会、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千差万别的国家和地区。同时恩格尔系数只是一个相对指标,在考察一个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时候,必须对人均食品消费额、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绝对指标予以同样的关注。事实上,在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的文件中,用于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指标还有人均居住面积、生活用电量、实际生活质量指数、人文发展指数、基尼系数等,它们和恩格尔系数一样,由于衡量的角度和计算方法的原因,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居民生活水平的科学判定,绝对不能简单地建立在对一个指标的分析之上,而应该选取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二是在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进行纵向比较,或者对一个地区居民收入作高低层次之间的贫富差距分析时,恩格尔定律的重要意义更为明显,而在运用恩格尔系数作横向比较时,必须考虑国情国策、地域差异,注重分析价格指数、消费结构、消费倾向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三是恩格尔定律反映的是一种长期趋势,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绝对倾向,假如把它用于短期的、居民富裕程度的精确计算或对比,结论往往难以令人信服。事实上,很多地区的恩格尔系数在短期内都曾出现过跳跃现象,这其中既可能是物价指数异常波动带来的影响,也可能是福利税收政策变动引发消费者行为变化所导致的,它的短暂上升相反很可能是生活状况改善的表现。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