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金融百科

钩稽

  钩稽又被称为勾稽    1、勾稽关系是会计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常用的一个术语,它是指某个会计报表和另一个会计报表之间以及本会计报表项目的内在逻辑对应关系,如果不相等或不对应,这说明会计报表编制的有问题。   2、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固定资产净值要等于固定资产原值扣除累计折旧,这就叫做对应关系或叫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和损益表的净利润它们之间也有对应关系,即用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期末数扣除年初数,应该等于损益表的净利润的累计数。还有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应该等于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的期末数扣除期初数(假定没有现金等价物的数额),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都叫对应关系、逻辑关系和勾稽关系。   3、在某些文学作品中有“查考”之意。   如:“出土文物只能观看、准寻、钩稽、对比”——肖复兴《小溪巴赫》   4、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单据之间的紧密的关联关系,即源单据通过上拉式、下推式关联生成目标单据的情形下,除了必要资料的补充外,不进行任何关联数据、如数量、金额等改变的关联,称之为单据钩稽;二是指发票在审核的同时,直接与出库单执行核销的操作,是确定销售成本和销售收入实现的标志。

会计报表之间的钩稽关系

  同一财务报表项目之间的钩稽关系有诸如“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的静态平衡关系、“利润=收入-成本(费用)”的动态平衡关系,以及各项目明细数与合计数的关系,等等。   报表与报表之间的钩稽关系有:   损益表及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   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之差=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净增加额   利润表中的净销货额-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票据)增加额+预收账款增加额=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资产负债表中除现金及其等价物之外的其他各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增加(减少)额=现金流量表中各相关项目的减少(增加)额.   财务报表主表与明细表之间的钩稽关系有比较简单的明细与合计的关系,也有比较复杂涉及数张报表发生额和余额的关系,如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明细表就既与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原价、净值和累计折旧发生钩稽关系,又与现金流量表中的固定资产折旧发生钩稽关系,其他诸如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等明细表也都存在上述的钩稽关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