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金融百科

成本核算制度

  它主要适用于企业单位的成本计算、归集、分配等。其主要内容包括:(1)成本核算方法和程序的确定;(2)有关成本基础制度的确定;(3)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

物流成本核算制度

  物流成本核算是根据企业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采用相应的成本计算方法,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通过一系列物流费用的汇集与分配,从而计算出各物流环节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物流成本核算与应用中存的问题:   1)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不明确。   2)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不明确。   3)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没有超出财务会计的范围。   4)物流成本核算的标准不统一。   5)缺乏懂得物流知识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人员。   物流成本核算的原则   物流成本核算是物流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工作,面对物流成本核算复杂多变的特点,为了在特定经济环境下进行合理的账务处理,就必须做出必要的假设条件,这种假设也是物流成本核算原则确立的基本前提。   1、物流成本核算的假设前提   1)核算主体假设。   2)持续经营假设。   3)核算分期假设。   4)货币计量假设。   2. 物流成本核算的一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相关性原则。   3)一贯性原则。   4)可比性原则。   5)及时性原则   6)权责发生制原则。   7)历史成本原则。   8)重要性原则。   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   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是要促进企业加强物流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创新物流技术,提高物流效益。具体地说,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对企业物流成本的全面计算,弄清物流成本的大小,从而提高企业内部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   2、通过对某一具体物流活动的成本计算,弄清物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物流运营决策提供依据。   3、按不同的物流部门组织计算,计算各物流部门的责任成本,评价各物流部门的业绩。   4、通过对某一物流设备或机械(如单台运输卡车)的成本计算,弄清其消耗情况,谋求提高设备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5、通过对每个客户物流成本的分解核算,为物流服务收费水平的制定以及有效地客户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6、通过对某一成本项目的计算,确定本期物流成本与上年同期成本的差异,查明成本超降的原因。   7、按照物流成本计算的口径计算本期物流实际成本,评价物流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   物流成本核算的特点   1、物流成本核算主体多层次。   2、物流成本核算对象复杂。   3、物流成本核算确认计量多样化。   4、物流成本核算项目多样化。   物流成本核算的内容   企业物流的一切活动最终体现为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必然要求进行经济核算,计算成本、考核业绩。所以物流成本核算贯穿于企业整个物流活动的全过程。由于企业的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多个环节,决定了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必然包括以下内容:   1、仓储成本核算。   2、运输成本核算。   3、配送成本核算。   4、物流包装成本核算。   5、装卸搬运成本核算。   6、流通加工成本核算。   7、物流信息成本核算。   8、其他物流成本核算。   物流成本核算的程序   1、企业物流成本的确认   1)采购供应成本的确认。   2)生产活动物流成本的确认。   3)企业内物流成本的确认。   4)销售物流成本的确认。   5)回收物流成本的确认。   2、企业物流会计的核算   1)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2)企业物流会计的账户设置。   3)企业物流会计的账务处理。   4)物流成本会计的财务核算。   5)物流成本会计信息的报告。   物流成本核算的方法   1、一般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有按支付形态计算物流成本、按功能计算物流成本、按适用对象计算物流成本三种。   1、按支付形态计算物流成本。   2、按功能计算物流成本。   3、按适用对象计算物流成本。   4、按物流作业核算物流成本。   2、隐性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隐性成本是一种隐藏于经济组织总成本之中、游离于财务审计监督之外的成本。隐性成本是由于经济主体的行为而有意无意造成的具有一定隐蔽性的将来成本和转移成本,是成本的将来时态和转嫁的成本形态的总和。   1)标准成本制订。   2)隐性物流成本的计算与账务处理。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