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金融百科

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

简介

基本信息

  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上实控股”,香港联交所股票编号“363”)成立于1996年1月,同年5月30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公司主要业务方向为基础设施投资、医疗卫生投资、房地产酒店业投资,涵及现代物流、消费品、零售、汽车零部件、信息技术及医药科技组成的五大业务板块。2001年5月在纽约开展美国证券存托凭证第一级计划。上实控股现时为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及恒生综合指数系列的成分股。盈利:2007年年底上实控股净资产值226.93亿港元,全年营业额约79.83亿港元,股东应占盈利约20.07亿港元。公司介绍

基本信息

  机构全称: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   机构简称:上海实业   成立时间:1996年1月   公司总部:香港   投资领域:信息电子、保健养生、日用消费、物流行业、其它行业、工业。

简介

  上实控股的控股股东是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实集团”),持股比例约52.18%。上实集团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于1981年在香港注册成立之商营企业,也是上海市在海外最大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作为上实集团的旗舰企业,上实控股通过收购兼并、投资新产业等方式,取得海内、外优质资产,迅发展成为具规模的多元化综合企业。上市后不到十二个月,先后通过配股集资,共投资约10亿美元,购入包括高架道路基础设施、汽车零部件及消费品(化妆品及奶类产品)、商业零售等优质资产,已形成由基建及现代物流、消费品、零售、汽车零部件、信息技术及医药科技组成的五大业务板块。公司管理

管理特色

  上实控股董事会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包括中国内地有关政府部门、投资机构、生产制造企业和房地产企业等,在企业管理、经济研究和资产经营等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多位来自上海的董事曾在市政府经济规划部门任职,熟悉国内尤其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投资环境,可更迅速和准确地掌握当地的最新经济发展状况、营商环境及投资机会。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财务管理、营商经验及专业才能,竭诚表达和提出独立和客观的意见,对公司企业管治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上实控股也拥有一批在各自行业内具丰富管理经验及专业知识的董事及高层管理人员,公司维持一个高度专业化和稳定的管理队伍,执行投资决策及督导各项业务策划及管理工作;同时又不断吸纳海内外优秀人才,培养有海外留学和工作背景,具专业素质的专家人才,形成规范、公开、稳健和高效率的管理特色。   良好的企业管治对企业发展至为重要,上实控股一直致力维持高质素的企业管治,透过内部设置的监察机制,加强业务营运的透明度和问责性,确保有效监控营运风险和财务风险、业务合规运作,使股东权益得到保障。公司的董事会组成及企业管治架构如右图。

董事会

  董事会为上实控股管治架构中最高的权力机构,其主要职责包括制定集团的长远业务发展策略和经营方针,监察集团业务及财务表现,统管并监督管理层贯彻落实董事会决议事项和切实履行职责。执行委员会乃董事会的行政决策机构,主要职责为统管公司日常业务、确保董事和股东所通过的决议获适当的执行、审议主要经营活动和投资项目等,并向董事会汇报。

薪酬委员会

  董事会辖下设有薪酬委员会,主要负责检讨公司整体薪酬政策和架构及监控政策有效地执行,并向董事会建议设立正规而具透明度的程序,以制订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政策及架构。   审核委员会是董事会辖下一个常设委员会,在企业管治方面的工作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主要负责检讨本集团的会计政策和实务准则,以及讨论财务汇报、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等事宜,并向董事会汇报及提出建议供董事会决策。

投资评审委员会

  投资评审委员会的设置旨在透过公司各职能部门从不同角度、专业技能及观点,根据公司的整体业务投资策略,对公司的投资项目等进行评审,综合项目的行业背景、组织结构、业务发展计划、投资回报以及财务风险和法律评估等关键环节作出分析和讨论,最后形成独立专业意见,向行政班子提交建议和汇报,并按公司投资决策流程指引,交由执行委员会进行审议。投资评审委员会主要由香港总部职能部门组成,现时成员包括投资管理部主管、法务总监兼公司秘书及财务总监。主要业务  上实控股旗下主要业务包括基建设施、医药、消费品和房地产。

基建设施

  上实控股投资基建设施始于1996年,业务范围包括收费公路和水务,为公司提供稳定的现金收入来源。2008年7月公司公布以约41.96亿港元收购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100%权益。   收费公路:上实控股旗下的收费公路包括:1、沪宁高速公路(上海段),是长三角地区最繁忙的运输干线之一。沪宁高速公路(上海段)改扩建工程完成,大大提高了沪宁高速公路的交通服务功能,该路段的车流量及通行费收入大幅度的提升。2、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全长47.7公里,东起上海闵行区莘庄镇,西至上海金山区枫泾镇,与浙江省沪杭甬高速公路相贯通,是国内12条国道主干线的组成部分,也是上海通往浙江省及内陆省份的主要交通命脉。   水务:上实控股充分把握国内水务市场开放的契机。于2003年底与国家级企业中国节能辖下公司组建中环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经营国内水务设施。从二零零三年成立开始,中环水务已连续五年被中国水网评为水务市场十大影响力企业。中环水务已在九个地区设立了十四个项目公司,拥有日产能4,543,000吨,总资产达52亿港元。随着各地城市化步伐加快,对供水及污水处理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全国水价正逐步合理调整,水务投资企业前景广阔。

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议

  医药   上实控股的医药业务拥有一批业内知名医药企业,包括青春宝、胡庆余堂、厦门中药厂、辽宁好护士、常州药业、广州天普、三维生物等。医药产品涵盖了化学药品、生物药品、医疗产品、中药及保健品等领域。公司共拥有三个国家一类新药包括“安柯瑞(H101项目)”、“凯力康”及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联合研制的“TNF”项目。这三个国家一类新药均针对国内高发病症,即癌症及脑中风,具极大市场发展潜力。

房地产

  上实控股在参与上海市国资房地产资源重组取得突破,于2007年内先后斥资38.60亿港元,完成对上海城开集团59%权益的收购,迈出参与国资重组的重要一步。另外, 2008年7月上实控股公布以13.5亿港元收购上海四季酒店约87%权益。   上海城开集团:旗下拥有多个重大商业和住宅地产项目,可开发面积共约300万平方米,分布上海市、江苏市昆山、湖南长沙和安徽合肥等地。上实控股将上海城开集团在团队、品牌和房地产开发运作上的优势,与公司本身在资金、资本运作、市场化经验上的优势进行整合,打造房地产发展平台,推动公司房地产业务的发展。   上海四季酒店: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五星级酒店,座落于两条主要街道-南京路和淮海路之间,毗邻市政府大楼及上海多个商业及购物中心。酒店楼高38层,共有421间客房(包括78个套房)、一个行政会所、四家酒楼餐厅、天台酒廊与宴会室、健身设施、商务中心和各种会议设施。发展里程碑

1996年

  1月,在港注册成立,成员企业为南洋烟草、永发印务、上海家化及上海三维制药   5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集资10.8亿港元,公开招股超额认购158倍   12月,配股集资31.6亿港元,用于收购上海延安路高架道路、汇众汽车、上海实业交通电器、光明乳业、东方商厦五家企业

1997年

  4月,配股集资47.7亿港元,收购上海市内环线及南北高架路   6月,与汇丰亚洲、美国大通等银行签署3亿美元银团贷款   9月,获选为恒生指数成分股

1998年

  11月,配股集资7.7亿港元,加大在上海汇众及光明乳业的投资,并收购杭州青春宝、上海三维生物技术以及上海光通信、上海通信技术中心

1999年

  12月,分拆杭州青春宝及上海家化,组成上海实业医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上实医药科技”),在香港创业板上市,集资4.04亿港元,公开招股超额认购495倍

2000年

  7月,出资9.4亿港元入股上海信投,参与建设上海信息港   12月,入股广东宝莱特

2001年

  3月,上海家化在上海A股市场上市,集资约人民币7.3亿元   4月,投资中芯国际集成电路,投资额约1.1亿美元   5月,开展美国证券存托凭证第一级计划(ADRLevel1),配合伦敦证券市场之报价交易   9月,扩大中芯国际的投资至1.8亿美元,占股权比例增至17%,成为中芯国际单一最大股东   10月,获选为恒生综合指数系列成分股   12月,收购杭州胡庆余堂国药号24%股权

2002年

  2月,出资1.9亿港元,入股外高桥集装箱码头第一期   4月,与中银香港、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恒生银行、法国兴业亚洲等签署16亿港元银团贷款   7月,收购厦门中药厂、微创医疗器械   8月,光明乳业在上海A股市场上市,集资人民币9.5亿元

2003年

  4月,收购杭州胡庆余堂30%股权   5月,出售东方商厦全部51%权益,套现人民币1.27亿元   5月,出资13.35亿港元收购在上海A股市场上市的上实联合56.63%股权,并私有化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上实医药科技   8月,因应国家政策调整,出售上海延安高架路、内环线及南北高架路项目,全数取回项目投资账面值7.02亿美元以及人民币3亿元税后补偿款项;出资人民币20亿元受让上海沪宁高速公路(上海段)100%权益,获25年特许经营权;出资人民币2.5亿元与中国节能辖下公司成立中环水务投资公司,在内地合资开发、经营水务设施   9月,中芯国际配售C类优先股,集资6.36亿美元,上实控股增资3,200万美元,保持最大单一股东地位

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投资的酒店

  2004年   3月,中芯国际在港、美两地上市,集资总额138.6亿港元,其中新股配售部分集资78亿港元   8月,调整基建业务结构组合,退出物流相关业务,套现人民币2.05亿元   12月,落实福建厦门、湖南湘潭、安徽蚌阜、重庆及浙江湖州五个城市内六个水务项目,投资额达14.35亿元人民币   ;收购上实医药(前称“上实联合”)控股性股权获中国证监会、国资委及商务部最终审批完成;出资人民币2.83亿元购入甬金高速公路(金华段)30%权益   2005年   4月,斥资人民币1.45亿元增持厦门中药厂及胡庆余堂药业股权,先后出售非控股权的医药项目,包括科华生物、三维制药和贺利氏齿科等,套现人民币3.52亿元;上实医药增持收购上海医疗器械40%权益,作价人民币7580万元   6月,中环水务注册资本增资至10亿元人民币   10月,出售上海家化28.15%权益,套现人民币3.37亿元   12月,三个新药安柯瑞(H101项目)、凯力康及TNF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发给国家一类新药证书   2006年   4月,出售外高桥一期码头10%股权,套现人民币4.65亿元   10月,上实医药组建上海斯米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和增持常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股权   11月,上实控股签署30亿港元银团贷款   2007年   5月,向旗下上实医药转让中药资产,作价人民币15.15亿元 (其后因未获审批部门批准而中止)   6月,出售汽车及零部件业务,作价16.05亿港元;入股上海城开40%股权,作价人民币21.31亿元,奠定房地产作为核心业务的地位   7月,配股集资30亿港元,用作收购基建和房地产项目   10月,增持上海城开19%股权,上海城开成为上实控股非全资附属公司;增持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至35.18%,为日后的战略行动增添灵活性   2008年   5月,出售上海信投项目,套现7.75亿港元   7月,以55.46亿港元收购母公司上实集团旗下的上海四季酒店约87%权益和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100%权益   9月,收购母公司旗下上海四季酒店和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权益之动议在特别股东大会上获通过   10月,出售浙江金华甬金高速公路30%股权,作价人民币3.6亿元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