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金融百科

商品入库管理

商品入库管理概述   商品入库管理是根据商品入库凭证,在接受入库商品时所进行的卸货、查点、验收、办理入库手续等各项业务活动的计划和组织。其基本要求是保证入库商品数量准确,质量符合要求,包装完整无损,手续完备清楚,入库迅速。 商品入库管理的步骤   步骤一:入库前的准备工作   依据:仓储合同和入库通知单。
    具体工作:
      1.熟悉入库货物 2.仓库的库场情况 3.制定仓储计划 4.仓库妥善安排货位 5.做好货位准备 6.准备苫垫材料,作业用具 7.验收准备 8.装卸搬运工艺设定 9.文件单证准备
  步骤二:货物接运
    1.提货
      (1)到车站、码头提货 (2)到货主单位提取货物 (3)托运单位送货到库接货 (4)铁路专用线到货接运
    2.仓库收货
      货物到库后,仓库收货人员首先要检查货物入库凭证,然后根据入库凭证开列的收货单位和货物名称与送交的货物内容和标记进行核对。
  步骤三:商品入库验收   1.商品验收的基本要求
    其基本要求包括:
      及时; 准确; 严格; 经济。
  2.商品的验收程序   商品验收包括验收准备、核对凭证、确定验收比例、实物检验、做出验收报告及验收中发现问题的处理。   (1)验收准备
      全面了解验收物资的性能、特点和数量。 准备堆码苫垫所需材料和装卸搬运机械、设备及人力。 准备相应的检验工具,并做好事前检查。 收集和熟悉验收凭证及有关资料。 进口物资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指定需要检验质量者,应通知有关检验部门会同验收。
  (2)核对凭证
    入库商品即须具备下列凭证:
      货主提供的入库通知单和仓储合同; 供货单位提供的验收凭证,包括材质证明书、装箱单、磅码单、发货明细表、说明书、保修卡及合格证等; 承运单位提供的运输单证,包括提货通知单和登记货物残损情况的货运记录、普通记录以及公路运输交接单等。
  (3)检验货物
    ①数量检验
      按商品性质和包装情况,数量检验分为三种形式,即计件、检斤、检尺求积。 计件法 计件是按件数供货或以件数为计量单位的商品,在做数量验收时的清点件数。 检斤法 检斤是对按重量供货或以重量为计量单位的商品,做数量验收时的称重。 检尺求积法:检尺求积是对以体积为计量单位的商品,例如木材、竹材、沙石等,先检尺,后求体积所做的数量验收。
凡是经过数量检验的商品,都应该填写磅码单。在做数量验收之前,还应根据商品来源、包装好坏或有关部门规定,确定对到库商品是采取抽验还是全验方式。
    ②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检验、机械物理性能检验和化学成分检验四种形式。仓库一般只作外观检验和尺寸精度检验,后两种检验如果有必要,则由仓库技术管理职能机构取样,委托专门检验机构检验。
    ③包装检验
      凡是产品合同对包装有具体规定的要严格按规定验收,对于包装的干潮程度,一般是用眼看、手摸方法进行检查
  (4)验收中发现问题的处理
    在物品入库凭证未到齐之前不得正式验收 发现物品数量或质量不符合规定,要会同有关人员当场做出详细记录 在数量验收中,计件物品应及时验收,发现问题要按规定的手续,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有关部门提出索赔要求
  步骤四:入库   1.入库交接
    入库物品经过点数、查验之后,可以安排卸货、入库堆码,表示仓库接受物品。在卸货、搬运、堆垛作业完毕,与送货人办理交接手续,并建立仓库台账。
      1.交接手续 (1)接受物品 (2)接受文件 (3)签署单证
  2.登账
    物品入库,仓库应建立详细反映物品仓储的明细账,登账的主要内容有:物品名称、规格、数量、件数、累计数或结存数、存货人或提货人、批次、金额,注明货位号或运输工具、接(发)货经办人
  3.立卡
    物品入库或上架后,将物品名称、规格、数量或出入状态等内容填在料卡上,称为立卡。料卡又称为货卡、货牌,插放在货架上物品下方的货架支架上或摆放在货垛正面明显位置。
相关条目
    商品在库管理 商品出库管理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