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金融百科

函授教育法

函授教育法的背景说明   信件最初的功能只是信息的传递和感情的连络,不过偶然也有用于教育指导的,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大概是函授教育最早的雏形了。而在现代,我国闻名的翻译家傅雷也把通信作为教育儿子的有效手段,一本《傅雷家书》体现了他高超的育人技巧。   不过,以往的邮件传递速度慢、周期长,若作为教育手段则效率过低,而且过去的通信教育往往局限于情感教育,现在企业需要的是高效率的、全方位的函授教育。 什么是函授教育法   函授教育是指企业利用邮寄的方式以开发外地员工能力和人事考核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方法。
    培训目标:既传播知识、提高能力,又用于员工的人事考核。 培训对象:外地的各层员工。 培训方式:函授。
函授教育法的具体操作   1、预备阶段   1)在人事部门充专门的函授教育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函授工作。   2)确定培训内容。   首先根据企业需要,对散布各地的各层员工进行考核,通过对员工的测试而评价员工的基本情况,从而制定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   3)选择函授教材。   一般可向专门的函授学校或团体提供所需资料,从而索取函授教材;也可由企业内部的函授教育机构自行选择教材,选材时应注重教材应符合函授教育的特性,内容不可太深、太多。具体要求如下:
    函授教材应符合公司特性,如是商务公司,则应选择与公司业务有关的专业商务教材; 函授教材应符合对应的各阶层员工,如是高、中层治理人员则应选择治理方面的教材,如是基层员工则应选择专业技术方面的教材; 对于现有的函授教材,函授机构应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增加或删改内容。
  2、实施阶段   1)函授机构将教材(函授教材、辅导资料)邮寄给外地的学员。   2)定时邮寄试卷以检测学员的学习效果。   3)学员在自修完一部分或全部学习完毕后将测试卷寄回函授机构。   4)函授机构对试卷加以批阅、评点后邮寄回学员或该学员的上司。   5)让学员或学员的上司了解学员的学习成果。   6)将学员的学习成果记录存档,以备人事考核之用。 函授教育法的实施要点   1、函授机构应明确函授目标。   函授机构的每一次函授行为都应有明确的目标,如:
    普及每一个员工的法律知识; 提高基层员工的专业技能; 提高治理层的监督、指导能力,传授治理用语的使用。
  2、完善工作细节。
    对于测试不合格的员工,应重新选择教材让其重复学习,或采用其它教育失,如委托该员工的直属上司对其进行授课法、读书法的教学,直到合格为止; 一些学员拖延交卷时间,教育机构应督促其交卷,或直接委托学员的直属一级监督其学习、交卷。
  3、提高函授效率保证学员合格率。
    外部的专业函授机构只负责的教材的选择和试卷的审评,企业内部的函授机构应主要负责与学员的联系,提高函授的质量; 对于每次的审评试卷,企业内部的函授机构应审查留底,作为公司将来决策的依据; 通过学员上司监督其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合格率。
  4、明确函授教育的特点。
    函授教育是企业横向发展的结果,通过函授教育的横向联系促进企业同步前进; 函授教育可减少对落后员工的心理压力; 函授教育费较少,可大量使用; 函授教育可知识不同程度学员的学习。
函授教育法的经典实例   某集团公司1996年下半年在其企业内部推行了大规模的函授教育,取得了卓越的效果。他们的具体操作如下:   1、预备阶段   1)调查员工的基本情况,发现:大专以下文化的中、低层员工素质普遍偏低,实际专业操作虽然不错,但基础理论知识缺乏,没有纵深发展的潜力。   2)确定函授对象:大专以下文化的中、基层员工。   3)确定培训目标: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育,促进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结合。   4)设立函授机构,选择函授教材。   由于中国内地专业函授机构水平不高,该公司决定自己整理函授教材,经两个月的收集、整理,他们汇编出一套适合该公司业务的基础理论教材。   2、实施阶段   1)将教材邮寄分公司,由分公司组织学员学习。   2)定期寄出检测试卷,并及时批改寄回。   该公司在试卷的编排上注重客观性试题的检测,既减轻学员负担又提高其知识水平。   3)根据学习成果作了适当的人事调动,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