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金融百科

工资制度

什么是工资制度   工资制度是指与工资决定和工资分配相关的一系列原则、标准和方法。它包括工资原则、工资水平、工资形式、工资等级、工资标准、工资发放等内容。 工资制度的类型   工资制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根据其特征不同可分为工资等级制度、工资升级制度、工资定级制度。   (2)根据其地位不同可分为基本工资制度、辅助工资制度。   (3)根据其对象不同可分为机关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企业单位工资制度等。   (4)根据其特点不同分为绩效工资制度、能力工资制度、资历工资制度、岗位工资制度和结构工资制度。 工资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现实中,不同组织可有不同的工资制度。但不论组织选择哪一种类型的工资制度,都必须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1)按劳取酬原则   (2)同工同酬原则   (3)外部平衡原则   (4)合法保障原则 工资制度设计的程序   (1)组织付酬原则与政策的制定。   (2)工作分析。   (3)工作评价。   (4)工资结构设计。   (5)工资状况调查及数据收集。   (6)工资分级与定薪。   (7)工资制度的执行控制与调整。 工资制度设计的方法   (1)工作评价的方法   工作评价是工资制度设计的关键步骤。工作评价的结果,将产生表明各项工作的劳动价值或重要性的顺序、等级、分数或象征性的货币值。常见的工作评价方法有五种。即经验排序法、因素综合分类法、因素比较法、因素评分法和市场定位法。   (2)工资结构线的确定方法   经过工作评价后,我们为组织内部各项工作确定了一个表示其劳动价值或重要性大小的工作评价值。这个工作评价值可以是顺序、等级,也可以是分数或象征性的货币值。接下来的工作是,要为这些工作评价值确定一个对应的工资值。也就是说,要把这些工作评价值转换为实际的工资值。在理论上表现为,决定工资结构线的形状,包括斜率、截距等。   (3)工资分级方法   工资分级的典型办法是,把那些通过工作评价而获得相近的劳动价值或重要性的工作,归并到同一等级,形成一个工资等级系列。尽管这些工作的劳动价值或重要性并不绝对相等,但因差别不大,因此对它们加以归并组合,可以大大简化操作,便于管理。等级划分的区间宽窄及等级数多少的确定,取决于工资结构线的斜率、工作总数的多少,以及企业的薪酬政策和晋升政策等因素。总的原则是,等级的数目不能少到相对价值相差甚大的工作都处于同一等级而无区别,也不能多到价值稍有不同便处于不同等级而需作区别的程度。这是因为级数太少,难以晋升,不利士气,而级数太多则晋升过多,刺激不强,不利于管理。现实中,企业的工资等级系列一般在10-15级之间。 我国工资制度的内容   我国现行的工资制度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