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金融百科

真空地带理论

什么是真空地带理论   真空地带理论由丹麦学者尼尔森于1966年提出,他认为,新零售业态是在既有零售业态未能涵盖的市场真空地带之中出现的。   尼尔森主张,各个零售业态将各种服务聚积起来,组合成一定的价格和服务水准,然后将之具体化,并且假设各种零售业态,都能满足个别目标顾客层对特定价格及服务水平的需求。   而各种服务集合水准往往反映在销售价格水平上,当所提供的服务集合水准较高时,销售价格也会较高。换句话说,提供的服务集合水平与所设定的销售价格水平互相成正比。 由此可知,各种销售业态基于各自的营销策略,来操作价格和服务水平,以满足特定目标消费层的需要。   Image:真空地带理论图.jpg   图:真空地带理论   真空地带理论是对零售轮回理论的一个补充,其理论的研究前提是,零售商店的服务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对应关系:服务水平高,价格水平也高;反之,服务水平低,价格水平也低。因为零售轮回理论认为业态总是以低价格、低服务进入市场的,对于那些以高价格、高服务进入市场的业态,如便利店就没有办法解释。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