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金融百科

经济合理原则

经济合理原则 目录 1、 什么是经济合理原则 2、 经济合理原则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经济合理原则

......

  经济合理原则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讲求经济效益,以最少的成本取得最佳的合同效益。这项原则在合同法中有很多体现,如《合同法》第119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当事人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违约方承担。”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交易主体都是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因此,如何以最少的履约成本完成交易过程,一直都是合同当事人所追求的目标。由此,交易主体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应遵守经济合理原则是必然的要求。该原则一直为我国的立法所认可,如《纺织品、针织品、服装购销合同暂行办法》规定,供需双方应商定选择最快、最合理的运输方法。

经济合理原则的主要内容

  确立经济合理原则,是基于当事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和相互之间是互相信赖,互相协作的基础之上的;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对方当事人和国家整体利益。在债的履行中贯彻经济合理原则,表现在许多方面:

  1、债务人履行债务应体现经济合理原则(保管人对入库仓储物变质时的处置)。

  2、债务人应选择最具经济效益的履行方式。

  3、选择合同履行期应符合经济合理原则的要求,如能否提前履行。

  4、债务人提存标的物应符合经济合理原则。

  5、合同转让应体现经济合理原则。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