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金融百科

垂直整合

垂直整合定义  Michael Porter的Value Chain model[价值链模型]是对垂直整合的最佳理解与应用。 垂直整合意味着公司的价值链与其供应商、经销商价值链之间的整合水平。   如果公司将其供应商或经销商的价值链整合进自己的价值链中,则被称之为完全垂直整合(Full Vertical Integration)。 这种情况发生在公司力图扩展经营,收购了供应商或经销商的时候。 这种所谓的扩展经营,即公司意欲进入传统上由供应商或经销商经营的领域。 一种程度较低的垂直整合为 供应链优化(Supply Chain Optimization),也被称之为 供应链规划(Supply Chain Planning)。 这种整合情况发生在公司与其供应商、经销商(顾客)交换物流信息的时候。 参见: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供应商管理库存]。   航空业的垂直整合也许最为典型。 现在,航空公司越来越多地执行过去由旅行社扮演的角色,就是典型的前项整合。 同样,航空公司亦亲力而为供应商的角色如飞机维护、飞行餐饮,就是典型的后向整合。 类似的例子还有,炼油公司拥有并经营石油分销渠道如加油站, 有时还进入石油勘探行业,这些都是典型的垂直整合。起源及历史  垂直整合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但其各个时期的战略动因却不尽相同。 19世纪,公司运用垂直整合以扩大经营规模。 20世纪中叶,垂直整合的用途主要体现在稳定关键生产原料的供给。 在一些具体案例中,还应用到了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这时的垂直整合就是为了减少总成本。 该理论认为,企业执行供应商或经销商的功能,较之花费时间和金钱与供应商、经销商进行交易,要便宜得多。   随后,在20世纪末,各个行业的竞争加剧。 大公司纷纷重组,降低垂直整合水平,直接导致了垂直非一体化(Vertical Disintegration)。   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的快速发展与广泛运用也促成了垂直整合的土崩瓦解,因为市场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易、沟通成本由于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幅降低。 与垂直整合相比,运用ICT,公司间的交易成本更低,于是出现了垂直非一体化。 此效应即为著名的“寇斯法则”(Coase's Law),亦被称之为“公司递减法则”(Law of Diminishing Firms)。 这个法则说明市场交易成本的降低,迫使公司唯有不断的缩小规模方能生存。运用及应用  垂直整合通常运用于以下场合:   公司战略发展过程中,垂直整合往往被考虑作为一项战略选择。 例如,在供应商过于强大对公司发展造成威胁的情况下,一种战略解决方案就是大量收购供应商。   运用Porter的五力模式进行行业动力分析的时候,垂直整合是降低供应商和顾客议价能力的必然选择。   垂直整合也是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种方法。步骤及流程  在考虑是否采取垂直整合战略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进行整合的时候,你需要作以下一些考虑:   是否存在范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使得公司能够便宜地控制投入与产出?   是否存在市场外在因素(Market External Factors),使得公司能够高效地控制投入与产出?   是否有必要追求垄断力量?   垂直整合的优势 优点   规模经济。   范畴经济。   成本降低。   竞争性。   减弱供应商或顾客的威胁。   高度控制完整的价值链。   垂直整合的局限。 缺点   现实中,没有一个完全整合或完全非整合的公司。 因此,这个问题不能做两个极端的选择。 问题的要点应该是,如果优化垂直整合的程度。   垂直整合的程度很难通过数量化手段来得到答案。   当垂直整合帮助公司解决了一个麻烦的时候,由此又可能引发一系列其他的麻烦。 比较Core Competence[核心竞争力]。   整合后新旧业务之间的平衡很难把握。   垂直整合的假设。 条件   公司必须要在供应链上扩展和延伸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