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金融百科

伦理管理

企业伦理管理的内容  企业伦理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1)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伦理管理;   (2)以诚信为本的经营伦理管理;   (3)以可持续发展为本的生态伦理管理。伦理管理的特点  行为涉及到多种相关人群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比如顾客、员工、股东、供应商、竞争者、政府以及其它社会团体等,因而企业伦理管理的实质就是以符合社会文化的伦理道德标准为基础,正确处理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所以,企业伦理高于社会伦理,企业伦理管理具有自身的特点:   1、全方位性   企业伦理管理的全方位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管理内容的全方位性。对内企业要实行人本伦理管理,全方位地尊重员工的人权;对外在企业与顾客、企业与社会之间寻求和谐的伦理关系,实行全方位的质量伦理管理;在企业与自然之间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实行全方位的生态伦理管理。二是管理目的的全方位性。内容的全方位性也就决定了目的的全方位性,21世纪是保护环境和满足消费者各种需求的世纪,企业必须通过全方位伦理管理做到:   让顾客满意,满足消费者的一切合理要求;让员工满意,创建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尊重员工的基本人权,增强员工的向心力;让股东满意,消除渎识,减少挥霍,保证资产保值增值;让经营者满意,杜绝欺诈,加强信用,与相企业建立良好关系;让社会满意,增进社会福利,承担社会责任;让世界满意,树立全球观念,尊重异邦文化,维护世界利益;让地球满意,尊重自然,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层次性   伦理管理应用   综合社会契约论认为企业是由社会各方按契约组成的一个利益共同体,规范该利益共同体行为的契约存在两个层次:宏观社会契约提供了全球性规范(最高规范),而微观社会契约提供了社团规范。由此认为企业伦理管理也需要分为三个层次进行:   1)普通伦理。普遍适用于世界上所有人的最高伦理规范。它包括:核心的人权、尊重所有权的尊严的义务以及维持自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义务。也就是说企业必须通过普遍伦理管理,来尊重和维护人们的人身自由权、财产所有权、生存权、人身安全及健康权、政治参与权、知情权和发展权,保护环境,消除污染,维护和平。   2)民族伦理。管理离不开一个国家或民凑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状况,管理必须和民族文化相结合,企业伦理管理更应如此。东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区别,其社会道德伦理也各有特点,因此,企业伦理管理不能离开本国、本民族的国情、民族性和文化。   3)职业伦理。伦理管理除了要符合其普遍性和民族性的要求外,还必须以职业道德为基础,实行职业伦理管理,以建立高于普遍伦理和民族伦理的具有企业自身文化特点的职业伦理,职业伦理也称之为企业个性伦理。   3、恒久性   恒久性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1)作用的深刻性。伦理管理不同于经济管理,它直接指向人的精神世界,通过改变人的思想价值观念来控制、调节人的行为,从而控制、调节企业的行为。因此。它所解决的是企业深层次的问题,它的作用也是深刻的:一方面它使企业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和谐大家庭,另一方面它为企业的长期持续的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外部生态伦理环境。   2)效益的长远性。企业伦理管理的效益不能着眼于短期,而只能立足于长远。其效益指标已不再仅以货币计算,而是以为此而获得的信用、声誉和企业成长的可持续性来衡量。也就是说,实施伦理管理,企业短期内可能为此要付出昂贵的代价,但长期所换来的却是宝贵的信用、声誉和企业可持续性的成长。   3)实施的坚持性。要管好一个企业,就是要管好它的未来,企业伦理管理就是对企业未来的管理。因此,要使企业有持续的未来,必须长久坚持伦理管理。企业伦理管理作用的深刻性和效益的长远性也决定了它实施的长久坚持性。企业伦理管理的认识阶段  企业对伦理管理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按发展时间顺序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企业伦理管理发展的全面伦理管理阶段是建立在企业全面管理(Total Management,TM)理论的基础上,即企业在处理与相关利益方(员工、供应商、顾客、政府、社区等)关系时全方位地体现企业伦理的要求。企业全面管理(TM)包括企业财务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风险管理、伦理管理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全面的企业管理系统。   伦理管理是企业管理水平成熟度的标志之一,而企业全面伦理管理阶段则是企业伦理管理的高级阶段。但世界各国企业伦理管理发展具有不均衡性,目前美国上市企业伦理管理已进入企业伦理管理演进阶段。特别是在2002年7月发布《Sarbanes-Oxley法案》后,美国企业伦理管理日益受到重视,少数企业已进入全面企业伦理管理阶段。而我国大多数企业伦理管理尚处于第一阶段。美国学者弗兰西斯·福山曾预言:21世纪是信誉的世纪,哪个国家的伦理程度最高,哪个国家就会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主体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竞争力,因此,重新认识企业伦理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企业伦理水平还远远不能适应发展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重塑企业伦理将成为经济界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虽然我国企业在伦理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未来管理中的伦理问题必然会引起更大程度上的重视逐渐走向完善,向全面伦理管理方向发展。   国内知名人力资源公司烽火猎聘数据显示,伦理管理应经越来越多的被企业认可和使用。现代企业实施伦理管理的必要性

(一)经济管理中丑闻的接连不断地出现

  直接推动人们重视管理的伦理追求问题   20世纪70-80年代,世界特别是美国一系列经济丑闻事件不断发生和频频暴光。如美国洛克希德飞机公司为争夺日本市场的贿赂案,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海湾石油公司、埃克森公司、格鲁曼宇航公司、默克公司等在国外的贿赂事件,海湾石油公司、布兰尼弗和美国航空公司非法捐款资助尼克松竞选连任,美国牛奶生产商为提高联邦牛奶价格而贿赂前总统尼克松等等,除此以外,还有非法操纵市场和股票交易,随意处置有毒化学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生产有毒或危险产品、无视工人和顾客生命安全,甚至致使化学工厂有毒气体大爆炸等事件。这些丑闻直接导致经济管理中的企业伦理危机、公众信任危机和企业生存危机,迫使管理者们开始清醒地思考棘手的伦理问题。诚如阿基·B·卡罗所指出的:“回顾过去30年来人们对企业伦理的兴趣,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对企业伦理的兴趣不断加深;二是对企业伦理的兴趣看来是由重大丑闻曝光引发的”。由此,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理论界和实践中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把伦理和管理结合起来。如理论方面,人们大力开展管理伦理的教学与研究,出版管理伦理著作、教材、案例选辑,创办管理伦理刊物;或者提升伦理在管理学中的地位,一些有影响的管理学家在他们流传甚广的管理学著作中设立“道德决策模型”、“管理人员道德准则”、“管理中的伦理问题”等内容。实践方面,许多管理者把伦理融合到管理实践之中,或者制订伦理守则,或者设置伦理机构、主管,或者开展伦理培训等等。[22]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管理走向伦理化。

(二)社会压力增加迫使管理走向伦理化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使社会舆论的监督力量大为增强,管理行为的一举一动都被置于公众的眼光之中;人们对高质量的生活环境的追求强烈要求组织切实履行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因此组织的管理行为必须符合道德,以满足人们的愿望,否则,组织的管理行为将遭受人们的道德制裁,甚至法律制裁,而导致管理的效益追求得不偿失;同时,现代组织对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享受了许多权利,社会有理由要求组织承担起与其享受权利相称的责任和义务,如此,管理才能体现其基本的公平理念。

(三)竞争加剧使管理不能不走向伦理化

  现代社会是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等价交换、平等竞争,现代社会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竞争日益激烈。而竞争既是资源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组织的管理也实质上是对人的管理。因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争夺已成为竞争的主题,管理上要占居优势就必须有高素质的人才。而人是有利益需要的,因此,管理上必须以人为本,重视人的需要和利益,尊重人、关心人,创造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氛围。这些都与伦理息息相关。正是这些因素使得伦理在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使伦理成了管理追求的应有境界。正如弗里德里克·B·伯德和杰弗里·甘兹所说:“如果管理者能更多地意识到他们的价值观、社会准则和伦理规范,……能考虑到社会分析和伦理选择,那么对管理者本身、企业和社会都是有益的;各种伦理分析工具能帮助管理者做出更好的决策,更清晰地向利益相关者解释其行为的理由”。我国企业加强伦理管理的方法  企业提升伦理管理水平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全面伦理管理阶段要求很高,对伦理管理还没有足够认识的企业在短时期内实现是不可能的,只能将其作为一个长期目标来对待。近期而言,我国企业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实施伦理管理方案

  应消除企业伦理管理是管理额外负担的不正确看法,伦理管理是企业自身的行为,应是企业自觉的行动。可根据企业具体情况,结合市场环境要求,确定伦理管理的阶段发展计划,制定企业伦理管理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目前最紧迫的是企业高层(股东会、董事会或CEO)重视实施,在公司治理层面设置伦理官员(Ethical Officer)和伦理监督委员会(Ethical Oversight Committee,EOC)由专人和专职机构来负责这一工作。通常需要做的工作有:规定伦理官员的任职资格,选择合适的伦理官员、决定伦理官员和伦理监督委员会的职责。例如:分析公司的伦理决策过程、创造一种支持伦理的环境、制定并实施伦理准则(Code of Ethics);对企业及其员工行为从伦理角度进行监督和控制。

(二)制定企业伦理准则

  伦理准则是制定企业处理各方面利益相关者(员工、供应商、债权人、社区)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企业实施伦理管理的行动指南。例如,美国企业的伦理准则中就员工关系和利益冲突方面作如下规定:企业要求员工从企业最大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私利出发进行决策,如果员工从与本企业交易的实体获得财务利益与员工自身履行职责发生冲突,员工及其任何直系亲属都不应接受;假如礼物可能使接受者处于一种对本企业形成负担的境地,本企业就不应该赠送礼物给竞争对手、供应商或客户及其直系亲属;员工不应使用或披露由担任本企业的职务所获知的非公开信息来为自己或其直系亲属谋取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伦理标准是不断变化的。而且,伦理标准在不同企业间具有差异性,符合一个企业伦理的行为不一定适用于其他企业。因而,伦理准则不能照搬其他企业现成的准则,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分析后制定,同时伦理准则还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伦理决策方法

  目前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方法以财务决策为主,还应在决策过程中考虑伦理因素评价,从而对经济事项采取法律决策、财务决策和伦理决策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判断后再做决定。以此为基准可看到,一项不能直接提升利润的方案,实施仍然可能是企业理智的选择。当然,企业伦理决策问题有时不容易解决。在现实世界里,企业的决策涉及到大范围的利益相关者,从海外子公司到本国的职员、股东、社区、政府和顾客都要综合考虑。伦理决策的要点不是简单化和公式化地阐释各种伦理问题,而是提供一个框架使企业领导者或员工更加重视伦理,并能恰当运用伦理原则来解决相关问题。

(四)建立企业伦理管理信息系统

  国内企业管理软件先从财务软件再发展到即使称之为ERP的管理软件,其实管理内容并不全面(例如没有考虑企业伦理)。现代企业伦理管理应充分运用信息和网络技术进行伦理管理,如运用企业或员工主页、电子公告牌、E-mail等方式进行积极的管理。还可以研究开发与伦理相关的管理软件,进行企业员工伦理的培训及相关伦理信息管理。在此基础上,可建立“全面管理信息系统”或“伦理管理信息系统”,确定相关人员的职责、进入权限并留下操作记录痕迹以便于审核。同时,将伦理管理信息与报酬激励挂钩,明确激励对象、内容、手段、程度等,使活动行为与其后果直接联系,对合乎伦理行为发生时适当激励,以产生持续的激励效果,保证企业伦理观念的形成和共享。外部强化企业伦理管理的措施

(一)发展企业伦理管理咨询业务

  外部的管理咨询公司可考虑成立企业伦理管理咨询部门,向企业提供的伦理管理咨询服务主要包括以下类型:帮助企业设计综合性的伦理管理计划或制定伦理准则;对企业无效的伦理决策程序重新设计;对企业伦理准则的适用性的评估;就企业伦理准则或决策程序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调查以形成结论。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发布的管理咨询服务准则公告(SSCS)对注册会计师(CPA)提供的咨询服务类型作了详细划分,如:咨询、建议服务、程序实施服务、交易服务、员工和其他的支持服务、产品服务等。

(二)开展企业伦理管理认证

  如同全面质量管理和ISO9000一样,伦理管理也应该有具体的方案和标准,未来可考虑开展全面伦理管理认证。值得注意的是,美国The Council on Economic Priorities(CEP)已开展了社会责任认证(审计)业务。早在1997年,CEP建立了一认证机构并任命了一个咨询委员会就职工的权利起草标准,导致了SA8000及相关的认证过程。SA8000以已建立的ISO9000质量控制标准为模型并基于一系列的国际人权标准,如《联合国国际人权宣言》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等而制定。SA8000认证标准包括九个领域:童工、强制劳工、健康和安全、结社自由、歧视、处罚措施、工作时间、报酬、管理。笔者认为,SA8000对企业伦理管理认证颇具参考价值。目前应组织学术界、企业界、认证机构的专家学者尽快研究制定伦理管理认证标准并开展相关认证工作,这也是使企业伦理管理水平向全面伦理管理阶段飞跃的根本保证。

(三)其他相关措施

  1.立法要求   目前可以仿效美国《Sarbanes-Oxley法案》,在我国上市公司先行一步,可立法要求制定伦理准则以开展伦理管理,非上市企业可参考执行。此外,美国对制定伦理准则后出现伦理问题的企业执行罚金上明显减轻。例如,原来应处罚金6000美元的事件。如果建立了企业伦理准则,罚金仅为标准的0.05倍,即300美元;如果没有建立该制度,罚金则为原标准的4倍即2400O美元。我国也可出台鼓励措施,对制定伦理准则的企业出现伦理问题时适当减轻惩罚。   2.将伦理管理纳入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的企业评价体系中,偏重财务指标,对非财务指标(如伦理状况)关注很少。为此,可参考美国企业绩效平衡表中的因素(员工士气、顾客满意度等),建立企业伦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进行评估,还可以此为依据对企业进行伦理管理评级,从而在企业竞争优势中进行伦理竞争力的评估。英国伦敦股票交易所于2001年7月宣布推出8种“伦理”指数,旨在提倡和促进“伦理投资”。伦理投资从是否违反环保、人权及自然等角度出发,只投资于被视为对社会负责任的公司,这实际上也为企业树立了伦理评估导向。   3.在企业管理协会下成立企业伦理管理分会   这样可总体指导和协调企业伦理管理开展。同时,将企业伦理管理教育纳入高校专业课程中,尤其对MBA、EMBA学员要强化企业伦理方面的教育。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