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金融百科

大小非解禁趣解

【点睛】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释义】大小非中的非是指非流通股,也就是不能在证券市场上自由买卖的股票。大非是指占股本比例较大的非流通股,一般占总股本5%以上,小非指则占总股本5%以下的非流通股。   【谈古说今】大小非是中国证券市场上出现的特有现象,在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上股票都是可以自由流通的。九十年代初期,中国要建立一个股票市场,来达到优化资产配置,提高闲散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但是问题在于,很多大型国企都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关乎国家的经济安全,如果把这些企业都变成股票去发行,万一被外国的资本家全买走了,那还了得?最后想出来的解决办法就是:企业70%的股票不流通,剩下的30%在证券市场上流通,这样即使30%全被外国人买走了,控制权也仍在我们手里。 金融百科 taobiz.com  假如某个大型企业有10000万的净资产,将其划分为10000万股,那么每一股的股东就拥有1元钱的净资产。这时在证券市场上发行3000万股,每股10元,便可募集到3个亿的资金。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一股不是1块钱而能卖到10块钱呢?因为决定股价的不是净资产额,而是预期将来股票收益的折现值。公司有了资金便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扩张和发展,而股东则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非流通股股东,另一部分是可流通股股东。   这个设想本来很完美,又能募集到资金,又不失去控制权,但真这么做了,才发现问题很大。由于大部分股权是非流通股,其中的绝大部分由国家控制,那些流通股的股东根本说不上话。这些大股东要是能代表所有股东的利益,好好经营公司倒也罢了,可是偏偏又不是,因为非流通股不能上市套现,所以他们根本不在乎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价格。可是那些可流通股股东就不一样了,他们投资就是为了股票价格上涨,获取收益,这样就导致不同类型股东之间利益的冲突,这些没有话语权的流通股股东的利益经常受到损害,久而久之就没有人愿意投资了,所以2005以前,中国的证券市场一直比较低迷。   有了问题那就要解决啊,为了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就得让非流通股逐渐地转化成流通股,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股权分置改革,至于控股股权问题,只要国家不卖掉手中的股票,别人自然也无法买到。就这样大小非解禁就粉墨登场了,照规定小非在股权分置改革一年后方可流通,大非要在两年后才能流通。   通常非流通股解禁后,大股东就有可能抛售股票进行套现,这往往会造成股价下跌。但是也不是绝对的,那些业绩较好、具有发展前景的公司,在解禁后还有可能股价上涨,因为在解禁前人们对解禁的预期已经使得股价下跌了,解禁后若没有大规模套现行为,股价自然就会回升到原来位置。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大股东是否套现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出公司的经营状况,因为他们是这家公司的管理者,是对公司最为了解的人。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