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千亿美元超级PE!欧洲私募巨头圆“亚洲梦”

  近年来全球PE业最大的并购交易骤然袭来。

  3月16日,来自瑞典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EQT宣布,将以68亿欧元收购霸菱亚洲,交易预计于2022年四季度完成。EQT和霸菱亚洲都是顶尖的老牌私募股权投资公司,EQT是北欧最大、欧洲第二大的PE,目前管理着超过700亿欧元的资产;霸菱亚洲目前管理规模为177亿欧元,是亚洲知名的PE之一。

  这起交易将创造一家管理规模近1000亿美元的超级PE。

  同时,EQT是一家斯德哥尔摩交易所上市公司,消息宣布后,EQT股价当日大涨12%,市值超过350亿美元。

  眼下,全球资本市场动荡不宁、变局丛生,VC/PE行业或许也将开启一个大并购、大洗牌时代,谁会是下一个?

  瑞典老牌PE圆“亚洲梦”

  买家EQT是一家来自瑞典的老牌PE,与巴林银行一样有着上百年的悠久历史。EQT的母公司银瑞达是北欧地区最大的实业控股公司,旗下包括ABB、爱立信和伊莱克斯等多家世界五百强公司。

  EQT作为银瑞达的投资载体成立于1994年,如今是一家投资策略涵盖从初创期到成熟期所有企业发展阶段的大型私募投资机构。

  EQT目前管理着超过700亿欧元的资产,旗下拥有私募资本和房地产两个业务板块的28只基金,以规模而论是欧洲第二大PE.财报显示,EQT2021年收入达16亿欧元,净利润9亿欧元。

  不过,亚洲是EQT全球业务布局的一个短板。

  EQT对亚洲的布局并不算晚,2000年成立首只亚洲基金,主打中型企业收购的投资策略。2006年,大中华基金Ⅱ募集5.45亿美元,在当时是同类型基金中规模较大的一只。

  A股市场上,大中华基金Ⅱ投资的最有名项目当属老百姓大药房。

  2008年,EQT向这家连锁药房投资4.32亿元人民币,获得了其48%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2015年,老百姓大药房成功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18年至2019年间,EQT逐渐完成了减持退出,累计收回约55亿元人民币,获得了超过12倍回报。

  但总体上,EQT在亚洲的投资规模并不大,目前总规模在二三十亿欧元,与其700多亿欧元的总AUM相比并不起眼。EQT要想真正成为一家全球性的私募巨头,必须加强在亚洲的存在。

  2019年9月,EQT在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当时就把进军亚洲列为上市后的主要战略目标之一。

  可见,此次EQT并购霸菱亚洲,将是EQT进军亚洲的最重要一步棋,将立刻让EQT在亚洲拥有超过200亿欧元的已投资产管理规模。另外,霸菱亚洲在亚洲拥有广泛、优质的客户基础,此次联手将为EQT带来超过300位客户,当中约115位会是EQT的新客户。

  霸菱亚洲25年总回报或高达2.6倍

  卖方霸菱亚洲的“出生”也不俗,是亚洲前三大私募基金公司之一,旗下资产管理规模达177亿欧元。

  霸菱亚洲前身霸菱创办于1793年,是欧洲最古老的商业银行之一。鼎盛时期,它甚至被称为“欧洲第六势力”,王公贵族是它的主要客户。1995年,ING(荷兰国际集团)收购霸菱,两年后,霸菱亚洲成立。

  霸菱亚洲在中国市场颇有知名度,投资过网易、徐福记、烤肉连锁餐厅金汉斯、华尔街英语、京东健康等众多国人耳熟能详的公司。投中京东、大众点评、携程、网易、美团的“投资女王”徐新正是霸菱亚洲的早期员工。

  有资料显示,自成立以来,霸菱亚洲的grossMOIC(已实现总投资收益倍数)达到2.6倍。管理规模方面,霸菱亚洲近年来维持高速增长。

  霸菱亚洲部分业务表现

  EQT新发布的财务数据显示,2019至2021年,霸菱亚洲管理规模以25%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可产生管理费的AUM(Fee-generatingAUM)从2019年的113亿欧元增长至177亿欧元。

  同时,霸菱亚洲在2022年将继续募集大量资金,到2022年终可产生管理费的AUM预计将达到200亿欧元,并获得3.5至3.75亿欧元的管理费收入。

  据查,2022年是霸菱亚洲成立的第25年,这家老牌PE或将就此结束独立发展的历史。

  大基金并购时代已到来?

  此次EQT收购霸菱亚洲总对价68亿欧元,其中仅有15亿欧元以现金支付,其余53亿欧元则以发行股票的方式支付。EQT将向EQT股东增发1.9亿普通股。

  也即,合并完成后,原霸菱亚洲股东将持有EQT约14%的股份。

  此次联手后,EQT Asia将拥有超过300名员工,设有9个办事处,组成一个大型的泛亚洲投资平台。EQT则将在亚洲拥有超过200亿欧元的已投资资产管理规模。

  对于全球私募基金行业来说,发生于基金之间的并购行为并不常见,此次交易或许带有某种预示意义。

  有据可查的大基金交易,可以追溯至2011年,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就曾收购全球母基金管理公司Alpinvest。

  本质上来说,基金间的并购与商业公司间的并购逻辑不同,因基金的核心业务是管理他人的资产,其自身被并购的价值不大。而此前基金间的主要竞争形式,也源于原合伙人的独立创业或分拆。

  但随着市场上超大规模的基金越来越多,拥有较强品牌价值、客户渠道、及优质资产包的基金越来也多。在这全球资本市场不确定性大幅增加的时代,预计大基金间的合并交易或将持续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以EQT为代表的的欧洲财团并未借并购进入美国市场,而是选择热烈拥抱亚洲,更是下注充满潜力的中国。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