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坐拥400余万粉丝的金融大V“翻车”!

  某平台坐拥400余万粉丝的金融大V“翻车”了。

  近日,《检察日报》官网微信公众号“检察日报正义网”一则文章显示,部分有闲钱想投资的金融小白,选择在网上搜索专家大V跟着理财,但最终碰到了并不靠谱的金融大V.随着粉丝们纷纷报案,上述拥有400余万粉丝的金融大V徐某最终落网。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涉嫌三宗罪

  徐某的违规行为要从2019年说起。

  2019年,陈某、李某(均另案处理)等人与他人签订代理合同,代理期权分仓软件,在未获得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未取得期货、期权经营资质的情况下,从事非法经营期权的活动。为了将此分仓软件宣传出去,陈某找到了朋友大V徐某。两人签订合作协议约定,徐某帮助陈某代理该分仓软件,利用徐某的影响力引流粉丝至该分仓软件上进行投资,徐某每单收取佣金20元左右。

  此后,徐某便在平台上发文进行宣传推广,以无资金限额、无交易限制等为诱饵将粉丝引流至该软件。眼看产品效益不错,徐某还让自己团队的员工在直播间推广此产品,并通过自己的客服人员招揽客户进行投资,参与期权买卖业务,从中赚取佣金。经审计,徐某涉及12个代理账户,涉案金额1600余万元,违法所得150余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非法经营证券期货并非徐某唯一的获利手段。徐某交代,“有中介来找我们这些大V发广告,基本都是导流,他们把编好的内容发给我,里面的短链接附有二维码。”这样的广告,徐某每条收取2万元至3万元费用,后来涨到5万元。可对于广告的真实性,徐某一点儿不上心。2019年3月,徐某接了条股票咨询交流的广告,不久就有粉丝陆续向徐某和平台反映该链接为诈骗链接,徐某还因此被禁言了一段时间。

  最终,承办检察官将徐某以涉嫌非法经营罪、帮助网络信息犯罪活动罪和虚假广告罪三罪提起公诉,徐某资源认罪认罚,并签署了具结书。

  疑似私募大V徐晓峰

  《检察日报》提及徐某是私募管理人员,其种种特点与“销声匿迹”了半年多的私募大V徐晓峰颇为相似。

  微博显示,私募大V徐晓峰拥有410万粉丝,每天在社交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盘心得和投资思路,但自去年7月7日之后,微博便不再更新,其唯一的关联账号趋势投资日志也于去年7月29日停止更新。而在此前,“徐晓峰在上海”基本保持着每日10条左右的微博更新速度。针对种种巧合,记者拨打览领资产官网显示的24小时客服热线核实情况,该电话已关机。

  公开资料显示,徐晓峰为上海览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览领资产”)董事长,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示信息,览领资产出现异常经营情况,在协会从业人员管理人平台中注册的全职员工数量也少于5人。

  谨慎辨别私募大V

  近年来,伴随着社交平台的高速发展以及居民财富向资本市场搬家,各类金融大V迅速崛起,但其中鱼龙混搭,不少大V“翻车”。

  比如,云蒙因“捂招商银行7年赚500万”被网友熟知,迅速成为私募大V,但2021年底就传出云蒙因购入港股银行股,结果低估值银行股股价持续下跌,私募基金净值跌至极低位置的消息。

  另一位大V“朋克民族”也长期在雪球分享投资观点,他管理的产品上海斯诺波领军1号A私募基金成立于2021年3月9日。同年12月24日晚间,斯诺波领军1号A发布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清算公告,也就是说产品成立9个多月就跌破止损线。

  “从专业能力层面,很多大V属于民间派选手,部分大V会为了博眼球、吸引流量而选择豪赌,这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在合规层面,很多私募大V带领的团队相对精简,很容易出现合规层面的漏洞,甚至可能为了利益做出徐某类似的违法行为,因此投资人对于私募大V务必谨慎辨别。从中长期角度来看,拥有扎实投研团队,机构化程度较高的私募管理人更加‘靠谱’,而靠短期惊人业绩获得关注的私募或大V或暗藏风险,切记盲目追高。”沪上一位私募研究员直言。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