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工业气体龙头发力氢能源 高毅、险资新进金宏气体前十大股东

  作为民营工业气体巨头,金宏气体(688106)受大宗商品上涨成本增加等影响,去年业绩增收不增利,但对于2022年经营目标,今年公司拟实现净利润3.22亿元,增长率为93.16%。

  金宏气体介绍,公司将通过新建和收购整合等方式,有计划地向全国扩张,并将以服务车用氢能源为基础,探索氢能源产业链中制氢储氢运氢相关商业模式。

  截至去年第四季度末,高毅资产和新华保险新进成为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

  特种气体营收增速超过大宗气体

  金宏气体日前披露的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实现17.41亿元,同比增长约四成,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7亿元,同比下降下降15.34%,另外,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同比下降约两成,基本每股收益0.34元/股。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含税)。

  由于大宗商品涨价压力持续传导的宏观背景下,导致金宏气体的运营成本增加。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此前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公司业绩受大宗涨价影响较大,但在去年9月份已经向下游客户进行了提价。另外,报告期内,公司引进了一批行业经验丰富的管理、技术人才以及储备人才,同时去年公司推出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股份支付共计1766.18万元,进一步导致扣非后净利润水平下降。

  在2月份接受机构调研,金宏气体高管介绍,从2021年11月份开始,公司原料气价格开始明显回落,目前大约回到了2021年一季度的价格区间。

  金宏气体系国内重要的特种气体和大宗气体供应商,提供特种气体、大宗气体和天然气三大类百余种气体产品。根据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的统计,2019-2021年公司销售额连续三年在协会的民营气体行业企业统计中名列第一。

  进一步来看,报告期内金宏气体特种气体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46.9%,增速超过大宗气体同比近45%的增速;产销量数据来看,特种气体的销售量同比翻倍达到1.24亿公斤,相比,同期产量为7237万立方米。公司指出,主要是公司加大了客户开发力度,销售额增加,另外,并购公司的库存纳入合并报表,增加了库存。

  在电子大宗气体领域,去年11月份,金宏气体与中芯国际旗下北方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中心(北京)有限公司签订供应合同,供应氮气、氢气、氧气等电子大宗气体,订单规模达到12亿元,预计将于2022年4月30日正式供气;今年2月8日,公司与广东芯粤能半导体有限公司签订供应合同,供应氮气、氩气、氢气等电子大宗气体,订单规模10亿元。另外,金宏气体自主研发的超纯氨、高纯氧化亚氮等产品正式供应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中芯国际等公司。

  在重点研发方面,金宏气体电子级一氟甲烷、电子级六氟丁二烯和电子级八氟环丁烷项目均通过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鉴定会委员一致认为三项产品总体技术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2021年10月公司成功进行了集成电路用电子级正硅酸乙酯(TEOS)的试生产。

  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研发费用6984.53万元,同比增长约五成,另外公司完成“电子气新材料及研发运营中心项目”,新增160万瓶/年气体充装能力。

  持续并购策略加码氢能

  金宏气体也在持续推进并购,报告期内,共计并购8家公司,贡献营业收入1.85亿元,占整体营业收入10.62%。

  前述金宏气体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目前大宗气体市场比较零散,存在整合机会,另外,公司也具有资金优势,能够将自身的生产、运营、以及制度、管理的经验输出,来升级改造收购标的,拓展产品线,实现“一站式”布局。公司高管在接受机构调研也是表示,当前并购标的选择主要考虑因素为:重点关注长三角区域规范性更好,有一定体量,且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气体公司。

  对于2022年,金宏气体认为是公司向规模化发展的重要一年,计划今年公司整体经营目标拟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增长率为55.06%;拟实现净利润3.22亿元,增长率为93.16%。

  金宏气体表示今年将通过将新建和收购整合等方式,有计划地向全国扩张;一方面扩增电子特种气体,碳中和产品氢气、二氧化碳,充装站及空分等产能布点,建立遍布全国的瓶装气体、液态气体、现场制气终端市场网络;另一方面以服务车用氢能源为基础,探索氢能源产业链中制氢储氢运氢相关商业模式。

  在氢能领域,去年金宏气体完成“张家港金宏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高纯气体项目”中高纯氢气生产线建设项目,新增2.4万立方/年氢气生产能力。另外,公司已经与嘉氢(上海)实业有限公司、奇瑞万达贵州客车有限公司、开沃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重庆子公司等签署加氢站氢气或汽车内部撬装站供应合同,目前累计服务14家加氢站或汽车内部撬装站。另外,今年初苏州金宏物流有限公司与嘉兴氢能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提供专业的氢气物流服务。

  2021年,金宏气体整体下跌约7%,从从去年10月下旬股价反弹,到去年年底上涨约24%,但今年3月再度下跌。年报显示,截至在去年第四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黄皖明持股比例降至4.36%,相比,高毅庆瑞6号瑞行基金新进成为第三大流动股东,持股2.43%,新华人寿也新进成为第四大股东,持股2.34%。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