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广西玉林: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市场主体稳中有进

  近两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市场监管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稳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不断完善全市质量服务“一站式”平台体系,在筑牢疫情防控防线的同时,助推玉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提升服务质量助力市场主体转型升级

  “市场监管部门开辟了绿色通道,办理手续时非常方便。”3月22日,广西玉林浩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勇谈到“个转企”时高兴地说。

  2019年11月,在安徽打工的唐勇返回家乡玉林市玉州区城北西岸村创业,从事电动车配件生产经营业务。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他感觉到管理越来越跟不上,心里很焦急。2020年8月底,辖区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登门宣传“个转企”政策,唐勇着手办理“个转企”所需材料,并于同年9月3日领到公司营业执照。

  “‘个转企’后,公司管理更加规范,有效降低市场风险,生产规模也迅速扩大,工人从8人增加到28人,生产经营额从每月5万元增加到37万元左右。”唐勇笑呵呵地说。如今,公司租用三层楼房办公及生产,除加工生产电动车配件外,还涉足新能源技术研发、应用和推广,公司成为广西全区多家电动车生产商的配件供应商。


  玉林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企业开办”7个事项0.5个工作日内办结。

  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解企业所困,一直是玉林市市场监管部门的宗旨。近年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深入开展帮扶活动,大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工作,全力推动市场主体转型升级、做强做大。数据显示,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22日,玉林市“个转企”市场主体总量达175户。

  推进“证照分离” 市场准入更便捷

  “领取营业执照后,很快完成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等事项备案,时间成本大幅下降。”广西百源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万盛分店负责人李旭颖告诉记者,因充分享受到“证照分离”改革后的快捷服务,该店不久前顺利开业。

  “我们就是要以‘店小二’精神来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玉林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莫萍说。2021年10月1日,玉林市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工作。随后,各行政审批部门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4种方式落实改革涉及事项。

  “全市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共涉及117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其中取消审批10项,审批改为备案8项,实行告知承诺15项,优化审批服务84项。”莫萍介绍说。2021年12月2日,玉林市出台《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工作在全市稳步推进落实。


  自此,玉林市395户企业在办理企业设立登记的同时,进行预包装食品许可(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一时间,玉林市线上住餐行业快速增长,香料产业不断壮大,“玉林十大消费品牌”“玉林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区域公共品牌打造成功。

  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助推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如果经营户销售的冷链食品不能提供‘四证’,我们将立案查处。”玉州区市场监管局环西市场监管所负责人赵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玉林市对进口冷链食品一律通过集中监管仓进行管理,严防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我们要求市场管理方建立完善健康监测制度,做好市场内经营者、管理者等有关人员健康检测。严格落实市场管理员、体温检测员和清洁消毒员等‘三员’管理制度,持续加强市场环境清洁卫生、预防性消毒和保持场内良好通风管理。”赵林说。

  记者在玉林宏进农批市场、容州市场等集贸市场看到,市场监管部门有效压实“四方”责任,严格落实行业部门主管职责,督促市场开办方(管理方)加强市场管理,严格执行新的“十严格”措施,落实测温、戴口罩、健康码和疫苗接种记录码“二码”联查、查验行程卡、通风等防控措施,对有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人员,不予进入市场并劝导其及时到医疗机构诊治。

  莫萍介绍,玉林市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冷链食品批发店铺进行监督检查,通过全市7个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对进入玉林的进口冷链食品实施核酸全检测、外包装全消杀、来源全追溯的“三全”管理,核验进口冷链食品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业经消杀证明、“八桂冷链通随附码”的“三证一码”,“三证一码”齐全才会出具出仓证明,经营者凭出仓证明才能经营。


  在做好市场疫情防控的同时,玉林市市场监管部门强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守稳守牢安全底线,全力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今年1月至3月22日,玉林市新增市场主体13184户,其中新增企业3578户、个体工商户953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75户。全市市场主体总数达38.58万户,同比增长8.38%。

(文章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新闻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