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炸了!华为拿出614亿 分给12万员工:人均50万!

  华为拟向股东分红614.04亿元

  据上海清算所网站消息,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经公司内部有权机构决议,拟向股东分配股利人民币61,403,559,073.76元。

  目前华为约有19.5万员工,其中超6成员工持有股份。

  据官网,华为是一家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华为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为121,269人,参与人仅为公司员工,没有任何政府部门、机构持有华为股权。

  简单计算,即人均分得股利超50万元!

  3月28日,华为发布2021年年度财报,2021年华为实现6368亿人民币的收入,净利润达到1137亿,同比增长75.9%。

  香港发现携带奥密克戎XE

  新病毒输入病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毒株又来了。

  香港日前发现两名携带奥密克戎XE新变种病毒的输入病例。香港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陈以诚表示,新变种病毒的传播力比当下的奥密克戎强很多,当局务必要做好外防输入措施。他相信,打齐三针疫苗,能对市民产生有效的保护力。

  此前,英国政府官网发布消息指出,当个体同时感染2种或更多的新冠变种时,就会产生重组变种(recombinant variant)。而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已发现了几种新冠变种重组的情况。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对3种情况进行了分析,分别是:XE,即奥密克戎BA.1和BA.2的重组,XD和XF为德尔塔和奥密克戎 BA.1的重组。

  英国境内已确认637例XE感染病例,但是,它发展的速度极快,甚至较传播最快的BA.2,还要高9.8%。意味着,XE具有大范围流行的潜力。

  浦西地区第一次核酸检测采样超过1400万人

  今天(4月2日)上午举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通报:4月1日,我市新增260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605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60例确诊病例中,8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250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2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6051例无症状感染者中,5402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649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

  今天发布的阳性感染者人数较前两天又有增加,这是因为我们的筛查范围更广了。目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防控任务极其艰巨。第一批封控筛查的相关区也发布了公告,对辖区街镇进行阶梯式管控。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管控区实行“人不出小区、严禁聚集”。请各位市民关注自己所在区的公告,严格遵守各项防控要求。

  今天发布的260例确诊病例中男性130例、女性130例。按照行政区域划分,浦东新区79例、闵行区57例、徐汇区37例、松江区19例、普陀区13例、杨浦区11例、静安区11例、宝山区10例、嘉定区9例、黄浦区5例、金山区3例、虹口区3例、奉贤区2例、崇明区1例。

  上述260人经市级专家组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260人均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6051名无症状感染者经疾控部门复核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经市级专家组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6051人均被诊断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截至4月2日9时:这次疫情全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38598人,均已落实管控,其中35339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

  已排查到在沪密接的密接74935人,均已落实管控,其中68577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

  浦西地区的筛查工作正在进行,这一批涉及人数更多、管控范围更大、各类情况也更复杂。要确保核酸筛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做好这一轮核酸筛查工作。截至4月1日24时,第二批浦西地区第一次核酸检测采样超过1400万人,正在检测中。浦西区域的核酸筛查还将继续,请市民朋友在此期间做到足不出户、居家办公。排队采样时请规范佩戴口罩,保持2米距离,不要拥挤聚集,不要聊天抽烟等。

  关于封控区域的就医问题,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急诊在规范防疫的前提下已全部开放。目前,各区普遍建立了社区与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设立专人专班,畅通就医渠道。本市各村居委会对放化疗、血透、孕产妇等重点人群需求进行收集,协同各区卫健委确定的医院做好封控区医疗保障工作。

  如果是急危重症患者,第一时间拨打“120”,同时向村居委申请就医。

  如果是非急危重症患者,可以与封控小区所在的村居委联系,由社区安排专车点对点闭环转运至医疗机构就诊。放化疗、血透病人原则上到原来的医院就诊,因封控原因无法前往的,到所在区的定点医院就诊。孕产妇原则上闭环转运到所在区的定点医院就诊。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基本用药,在居村委的协助下,由所在区的区属医疗机构将药品送至社区。

  上海回应三类特殊人群就医问题

  浦西封控涉及人数众多,目前,浦东还有浦南地区目前处在阶梯式管控中,现在上海对放化疗、血透病人、孕产妇这三类人群的就医有没有特别的渠道?

  2022年4月2日,上海举行本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表示,关于封控区域的就医问题,上海市各级医疗机构急诊在规范防疫的前提下已全部开放。

  她透露,目前,各区普遍建立了社区与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设立专人专班,畅通就医渠道。本市各村居委会对放化疗、血透、孕产妇等重点人群需求进行收集,协同各区卫健委确定的医院做好封控区医疗保障工作。

  如果是急危重症患者,市民可以第一时间拨打“120”,同时向村居委申请就医。如果是非急危重症患者,可以与封控小区所在的村居委联系,由社区安排专车点对点闭环转运至医疗机构就诊。

  放化疗、血透病人原则上到原来的医院就诊,因封控原因无法前往的,到所在区的定点医院就诊。另外,孕产妇原则上闭环转运到所在区的定点医院就诊。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基本用药,在居村委的协助下,由所在区的区属医疗机构将药品送至社区。

  封控高龄独居老人怎样照顾?儿童临时监护谁来负责?曾群:及时响应急难需求,尽力“兜底”

  社区封控期间,怎么加强对特殊人群的关心照顾,比如孤寡独居老人、行动不便的人?如果家里大人感染被转运治疗,未成年人子女谁来照料?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介绍,上海是一个老龄化程度很高的城市。本轮疫情暴发以来,对社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关心关爱和服务保障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期,各级民政部门、街镇和村居委也在想方设法做好社区特殊人群的服务保障工作。

  比如说,对高龄、独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社区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了解掌握情况,帮助老年人开展核酸检测登记,协助送餐和配送生活物资等。很多“老伙伴计划”志愿者们与结对关爱对象每天通一个电话,通过“远程陪伴”,提供关心关爱。

  同时,针对封控管理期间社区老年人的一些刚性需求,比如助餐、居家护理等,我们要求各街镇、各服务机构在严格落实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尽力提供服务。此外,很多区发挥养老顾问服务网络,及时掌握高龄独居老年等群体的动态信息,利用“为老服务一键通”信息平台,24小时在线受理老人和家属来电。对有特殊要求或困难的老人,反馈至对应的居委会或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当然,关心关爱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需要我们广大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和支持。这里恳请大家在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的前提下,给予身边的独居老年人和困难群体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我们也将持续改进工作,完善措施,更加及时地响应和妥善解决特殊人群的急难需求。

  因疫情可能导致的儿童临时监护问题,确实是令人揪心的问题。一旦大人被感染转运治疗、或者疫情封控管理无法回家,造成未成年子女无人照料的情况,我们要求儿童所在街镇的“儿童督导员”和所在居村的“儿童主任”迅速响应,以保障孩子的身心安全为第一原则,快速开展应急处置和帮扶服务。

  对于适合居家的未成年人,要协助尽快确定合适的照料人并安排临时生活照料措施。如果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照料人,儿童所在区和街镇应第一时间落实属地责任,在家长同意的前提下,指派专人临时照料,确保孩子处于有效监护的状态。

  对于无法在家中实现照料的,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各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街镇未保工作站等场所可以安排专门人员,提供兜底性的临时照料,保障孩子有人管、有人关心、有人照顾。

  国家医保局:新冠病毒疫苗费用1200余亿元

  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分担

  据央视新闻,近日,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同志就社会普遍关心的新冠病毒疫苗价格情况、采购疫苗对医保基金的影响等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问:目前国内的国产疫苗价格是多少?

  答: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家医保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宗旨。

  2021年2月,国家正式启动居民免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疫苗采购和接种费用主要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负担,同时国家医保局临时承担了与企业谈判磋商疫苗采购价格的工作。

  居民免费接种疫苗初期,新冠病毒疫苗生产企业少、产能不足,全球范围内供求矛盾非常突出。

  国家医保局坚持以疫情防控为第一要务,反复沟通协调国内疫苗生产企业,首轮将灭活疫苗采购价格降到不超过90元/剂,整体低于企业供给国际价格。

  后又多次与企业磋商,推动企业连续降价,先后降至40元/剂、20元/剂左右。同时配合有关部门协调生产能力强、供应量大的疫苗生产企业免费提供疫苗6亿剂,促使其履行社会责任。

  近期,国家医保局已再次组织与企业谈判磋商,新的议定价格已降至更低水平

  问:全民免费接种疫苗是否会影响医保基金平稳运行?

  答:目前,我国已经接种32亿剂次疫苗,疫苗费用1200余亿元,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分担,疫苗支出费用在医保基金可承受范围内

  正是因为疫苗接种资金等各方面保障到位,在世界人口大国中,我国的接种速度最快,覆盖面最广。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结合疫情防控需要,继续做好相应的费用保障工作,服务疫情防控大局。

  最新发布

  关于浦东新区实施分区分类、网格化管理的十问十答

  网格化管理的十问十答

  01

  Q:

  什么是封控区?

  A:

  封控区为报告阳性感染者涉及的居民小区(单位、场所)所在网格化单元及毗邻网格化单元。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感染者涉及楼栋采取14天封闭管理措施(从3月28日5时起计),封控区内其他区域实施“7天封闭管理+7天社区健康管理”措施(从3月28日5时起计),按照要求参加核酸、抗原检测,封闭管理期间严格落实居家隔离措施。

  02

  Q:

  什么是管控区?

  A:

  管控区为有封控小区(单位、场所)所在街镇的其他区域。实行“人不出小区、严禁聚集”,落实7天社区健康管理(从3月28日5时起计),按照要求参加核酸、抗原检测。原则上居家,每户每天可安排1人分时有序至小区指定区域无接触式取用配送物资。单位执勤人员“人不出单位,严禁聚集”,分时有序至单位入口处无接触式取用配送物资。

  03

  Q:

  区域管控后,为什么采取核酸、抗原检测相结合的方式?

  A:

  抗原就像是病毒外面穿的“衣服”,核酸就是病毒里面的基因。相比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的速度更快、操作也更方便,作为补充手段可以用于特定人群的筛查,有利于提高“早发现”能力,但核酸检测依然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

  04

  Q:

  做核酸检测时,应该注意什么?

  A:

  请规范佩戴口罩,听从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引导,“叫到哪栋哪栋动”,在排队等候时注意同前后左右的人员至少保持2米安全距离,切忌扎堆、拥挤、推搡、插队。

  05

  Q:

  社区居民日常看病和配药怎么保障?

  A:

  我们将落实专门的服务保障队伍,及时响应市民群众诉求。统筹医疗资源,畅通就医通道,切实保障市民群众特别是孕产妇、透析、放化疗等特殊患者和急症重症患者就医需求。

  患者一定要提早报告所在村居的工作人员、志愿者,或者拨打所在街镇的服务电话,由街镇呼叫“120”急救车或者安排专门车辆闭环转运到定点医疗机构,诊疗结束由专车闭环运回。记得一定要有充分的提前量,便于医疗机构做好诊疗准备。

  06

  Q:

  如果家里生活物资紧缺,如何解决?

  A:

  浦东新区将加大生活必需品保障力度,加快调运配送,确保供应充足、价格稳定、配送及时。全区部分线上订购服务持续开通,确有物资需要的市民,可通过电商平台APP、服务电话等无接触方式订购商品(但需要预留一定的配送时间),请市民合理安排。

  市民朋友可联系所在街镇为民服务热线,各街镇和居(村)委会将及时响应,切实提供必要的服务保障。

  浦东各街镇为民服务热线电话

  07

  Q:

  小区封闭后,社区里如有独居、高龄、行动不便等困难老年人群体,是否能给予照顾和服务保障?

  A:

  各街镇将进一步加强生活保障和关爱工作,尤其聚焦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依靠楼组长、“老伙伴”志愿者等,落实送菜、送药上门,及时安排就医,做好心理调节,设法解决实际困难。

  08

  Q:

  封控区、管控区内的疫情防控保障人员,比如医疗人员可以外出吗?

  A:

  封控区、管控区内,因参与疫情防控、医疗服务、城市运行、应急处置等确需外出人员,严格落实测温、验码、登记、身份核验等措施。

  09

  Q:

  小区封闭期间,如何做好心理调适?

  A:

  市民心理调适要做到四个重点,有盼头、有放下、有自律、有念想。

  有盼头,就是把不确定转化成确定性。了解防控的各种要求,包括如何去测核酸、如何居家办公等。心里有底就可以大大减轻焦虑情绪。

  有放下,就是要学会接受现实,接纳自己,也接纳他人。与其抱怨抵触,不如顺势而为,给生活做个减法。

  有自律,就是即便每天只能在家里、在小区里,也不要在形象、作息等方面太过潦草。自律,也包括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

  有念想,就是无论当下多不方便,也要憧憬未来,想象幸福的时光,并且坚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10

  Q:

  疫情形势严峻,加强个人防护还需注意啥?

  A:

  坚持“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非必要不聚集,减少外出,静下来。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人人都是守“沪”者,配合防疫筛查、做好个人防护,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保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市场监管总局严查不实和虚假检验检测违法行为

  市场监管总局决定于2022年4月至7月底开展检验检测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查不实和虚假检验检测违法行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按照《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的不实和虚假检验检测违法情形,加大现场检查中对相关检验检测报告的抽查比例,严格追溯数据质量和真实性,严格查处未经检验检测出具报告,伪造、变造原始数据、记录,减少、遗漏或者变更标准等规定的应当检验检测的项目,严格查处违反国家有关强制规定的检验检测程序、方法的违法行为。

  上海继续辟谣!

  疫情防控中,不少谣言再次在微信中流传。对此,上海继续辟谣。

  上海一殡仪馆让参加追悼会的市民就地隔离?那是工作人员驻馆待命

  3月31日晚,一则网传消息称,“宝兴殡仪馆有家人家开追悼会,其中有一人核酸阳性,参加追悼会所有人员,一律不准出殡仪馆”,而传言的依据是有“卡车把床、棉被送进殡仪馆”。许多网友质疑,大筛查期间,为何还会允许人员聚集开办追悼会。也有不少粉丝向上海辟谣平台询问传言的真假。

  4月1日,上海辟谣平台向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求证获知,网传消息为谣言。目前,宝兴殡仪馆内不存在隔离参加追悼会的市民,留在馆内的全部是工作人员。网传运送床、棉被等说法,实则是本市浦西地区封控前,宝兴殡仪馆为驻守期间的工作人员准备的相关物资。

  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方面表示,继对浦东、浦南及毗邻区域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之后,本市自4月1日3时至4月5日3时,将对浦西地区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相关区域实行封控管理。在此期间,为切实做好殡葬服务工作,宝兴殡仪馆工作人员住在单位待命,并订购了简易床和被子。3月30日下午,商家用卡车将预定的睡具送至宝兴殡仪馆,有路过市民看到了这个情况。个别人员猜测并发布了相关传言,从而引发传谣。

  上海用同一拭子为两位市民做核酸检测?视频拍摄地不是上海,也未记录全程

  “注意看!一根棉签做了两个人,做的时候自己看清楚!‘大白’已经七荤八素(沪语,指有些迷糊)了!大家自己做得时候一定要看清楚。”近日,一段带有以上提醒的视频出现在社交平台。视频似乎显示,有一名上海防疫人员用同一根棉签给两名排队采样者做了咽拭子采样。部分网友对此表示担心,向上海辟谣平台求证。

  上海辟谣平台仔细查看该视频也发现,视频并没有完整记录“同一根棉签放进两个不同采样者的嘴中”,拍摄者在拍到第二个采样者时,迅速移开了画面,所以仅从视频看,并不能判断此后发生了什么。

  进一步的核实发现,该视频拍摄地不是上海,而是吉林白城。根据沸点视频报道,吉林省白城市卫健委工作人员已于3月31日就相关视频进行解释称,这是当地在进行核酸检测演习,主要演习当地的核酸检测排队程序,并没有实际检测。

  上海辟谣平台再次提醒,不要随意传播未经证实的视频、消息。市民在进行核酸检测时,请遵照疾控部门的提醒,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不要拥挤聚集。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