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3月CPI同比上涨1.5% 全年物价或依然温和

  4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3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3月,C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1.5%;PPI环比上涨,同比上涨8.3%,涨幅回落。

猪牛羊肉价格下跌

  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上涨0.6%转为持平。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1.4%转为下降1.2%,影响CPI下降约0.22个百分点。

  “食品中,受节后消费需求回落及供给充足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下降9.3%,鸡肉、鸭肉、牛肉、羊肉、水产品和鲜果价格降幅在1%-2.3%之间;受国际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价格上涨及国内疫情影响,面粉、食用植物油、鲜菜和鸡蛋价格分别上涨1.7%、0.6%、0.4%和0.3%。”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

  从同比看,CPI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5%,降幅比上月收窄2.4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28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41.4%,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鲜菜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17.2%;食用植物油、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6.1%、4.3%和4.2%,涨幅均有回落;面粉价格上涨4.6%,涨幅扩大1.9个百分点。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应习文对中国商报记者分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是CPI抬升的主要原因,猪肉价格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服务业价格下降则在一定程度上压低了CPI的涨幅。“3月猪肉供给依然充足,猪肉环比下降9.3%,季节性需求下降也推动牛肉、羊肉价格环比下行,成为食品价格最大的压制因素。鲜菜、鲜果、奶类、水产品等价格互有涨跌,整体平稳。受国际粮价传导和疫情短期影响,粮食和食用油分别环比上涨0.5%和0.4%。”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我国已出台系列保供稳价措施,加之疫情防控措施有望随着国内疫情形势变化出现边际放松,国内米面粮油等必需消费品价格上涨的趋势有望在短期内得到缓解;从国际传导因素看,国内主要粮食供应充足,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对国内的影响有限。

  据测算,在3月1.5%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4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1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继续保持稳定,3月份同比上涨1.1%,涨幅与2月相同。

PPI同比涨幅继续回落

  3月,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PPI环比上涨,同比涨幅继续回落。

  从环比看,PPI上涨1.1%,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涨幅扩大0.7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2%,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地缘政治等因素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行,带动国内石油、有色金属等相关行业价格继续上涨。”董莉娟表示,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14.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7.9%,化学纤维制造业价格上涨2.0%……这些行业合计影响PPI上涨约0.77个百分点,占总涨幅的七成。

  从同比看,PPI上涨8.3%,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0.7%,涨幅回落0.7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9%,涨幅与上月相同。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37个,比上月增加1个。

  “国内价格受到较强的外部传导压力,生产资料环比上涨1.4%,采集和原材料价格分别环比上涨4.8%和2.9%,从行业看,上游煤炭、石油天然气、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类涨幅明显,中游化工化纤、金属制品涨幅居中。生活资料环比上涨0.2%,食品与一般日用品分别环比上涨0.5%和0.4%,表明PPI向下游传导效应已有所增强,从行业看主要是农副食品、酒类和纺织业涨幅明显。

  据测算,在3月8.3%的P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6.8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5个百分点。

全年物价或依然温和

  今年3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继续保持稳定,同比上涨1.1%,涨幅与2月相同。

  “3月核心CPI与上月持平,反映需求端仍偏弱。通胀主要压力来源于全球大宗商品上涨下的外部输入,导致国内压力主要体现在上游,并且有一定向下游传导的趋势。”应习文表示。

  展望未来物价走势,应习文表示,有以下几个重要关注点:一是猪肉价格持续保持低位的状态或难持续,随着猪粮比保持低位引发的产能下降,下半年猪肉价格有“回暖”趋势,对CPI上涨的压制作用会削弱。二是上游价格上涨压力的向下传导速度在加快,PPI中一般日用品和食品已环比上升,CPI中的制造业产品价格也在走强。三是疫情引发的局部工业停产、供应链受阻问题可能在未来会影响部分供给。“目前工作重点应集中在扑灭疫情和保障供应两点上。”

  “如果年中油价依然高企,则CPI可能在‘猪油共振下’走高。”东方证券预计,3月起受疫情影响,部分蔬菜产区出现疫情,到地头收购难度增加,加上猪肉基数下行以及运输成本抬升,二季度食品项对CPI的拖累会逐渐减轻。

  伍超明对记者表示,往后看,PPI向CPI传导效应增强、猪肉拖累作用减弱和翘尾因素提高等因素或推动CPI继续上行,但服务业修复偏弱、居民增收困难、国际油价高位窄幅波动,均表明CPI大幅上行动力不足,预计全年CPI依然温和。

  “二季度PPI环比或仍为正增长。”伍超明表示,国内PPI环比上行主要是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导致的,预计上半年油价将在高位区间窄幅波动,下半年国际油价或在供需重回均衡的背景下有所回落,加之二季度是国内稳增长加力期,国内基建发力和地产预期修复也对国内定价商品形成一定的支撑。

(文章来源:中国商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