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净利增超20%背后: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信贷与非息业务共驱成长 兴业银行近九成营收增幅由“非息”贡献

   2021年,平安银行、兴业银行以及招商银行分别以25.6%、24.10%以及23.20%的净利润增速在全国12家股份行中位列前三,在行业整体向好的背景下数据表现仍显亮眼。然而数字相似但内核有别,三家银行的高增速分别从何而来,未来的稳定性又是怎样?

  拆分来看,在收入方面,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与非息收入对营收增幅大致起到相同贡献(约46%:54%以及43%:57%);而兴业银行来自非息收入的贡献更为明显,在营收增幅中占比达到88%。

  进一步看,兴业银行的非息收入增幅中有一半(48.4%)由“投资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汇兑损益”项增幅贡献,另还有近四成由(38%)由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贡献。

  业内人士表示,仅从营收增幅结构来看,由信贷及财富管理业务共同支持的营收增长模式或更为稳健,而相对之下投资业务贡献更高的兴业银行的未来业绩或对市场波动更为敏感。

  招商银行:信贷业务与非息业务共驱营收高速增长

  以素有“零售之王”的招商银行为例,2021年,该行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199.22亿元,同比增长23.20%。

  具体看,在收入层面,来自净利息收入与非息收入的增长大致对该行去年的营收增幅起到相同贡献。2021年,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312.53亿元,同比增长407.7亿元,增幅14.04%。其中,净利息收入增长约188.9亿元,增幅10.21%,占营业收入比例下降2.14个百分点至61.56%;非利息净收入增约218.8亿元,增幅20.75%,占比相应增至38.44%。

  进一步看,在“净利息收入”方面,受政策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等因素影响,2021年该行以贷款及垫款为主的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3.98%,同比下降15个基点;以客户存款为主的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为1.59%,同比下降14个基点。

  业内人士解释道,在贷款收益及存款成本均有下行的背景下,招商银行主要是通过生息资产的规模扩张来达到拉动利息收入的目的。

  而在“非利息净收入”方面,占比近七成的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944.47亿元,同比增长18.82%。其中,财富管理及资产管理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表现较佳,分别同比增长29.00%、57.52%至358.41亿元、108.56亿元。

  以一直备受关注的招银理财为例,着实为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增长作出了不小贡献。如该行在年报中提到,2021年代销理财收入62.92亿元,同比增长53.69%,主要是得益于招银理财产品优势的扩大、零售理财销售规模增长较好等。2021年,招银理财实现营业收入52.03亿元,实现净利润32.03亿元。

  而在支出层面,2021年该行营业支出合计1704.81亿元,同比增约8.76%;其中“业务及管理费”变动相对较大,同比增幅为13.42%,实际上比2020年多列支近130亿元。

  针对费用的超预期增长,招商银行副行长王良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一是由于集团批准为员工发放激励奖金,2021年人工费用同比增长超15%;二是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同比增约11.58%,达到132.91亿元;三是监管部门开始恢复向商业银行征收监管费用,由此也带来一些费用的增长。

  总体来看,无论是收入端利息收入与非息收入对营收增幅贡献的“平分秋色”,还是支出端对金融科技投入的大幅提升,都与该行提出的战略相符。

  “我们不断强化战略执行,把提升‘财富管理、金融科技、风险管理三个能力’和3.0模式作为贯穿‘十四五’的主线;处理好‘轻’与‘重’的演进关系,做强重资本的信贷业务,做大轻资本的财富管理业务,使模式转型业务转型加快落地。” 招行董事长缪建民在年报致辞中如是说。

  兴业银行:近九成营收增幅由“非息”贡献

  接下来将焦点切换至兴业银行,2021年该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6.80亿元,同比增长24.10%。

  在收入层面,2021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212.36亿元,同比增长181亿元,增幅8.91%。其中,利息净收入1456.79亿元,同比增长21.67亿元,增幅1.51%,占营收的比重下降4.8个百分点至65.85%;非利息净收入755.57亿元,同比增长159.37亿元,增幅26.73%,占营收的比重也增至34.15%。

  由此可见,与招商银行“双轮驱动”不同的是,兴业银行的营收增幅更多是由非息贡献。对此,兴业银行在年报中表示,“在轻型银行建设主线下,营业收入增长对资本耗用业务的依赖度继续下降。”

  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在2017年时就曾提到,希望在五年里,逐步实现业务模式从重资产、重资本向轻资产、轻资本,从信用中介、资金中介向信息中介、资本中介,从持有资产向交易管理资产,从融资向融智,从单个市场向整个金融市场的“蝶变”。

  按增幅贡献程度看,在非息类业务中,首先,“投资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汇兑损益”三者“合体”(项目间存在高度关联)后贡献最高,合并的整体数据占非息类业务净收入的31.9%,为156.43亿元,在2021年的同比增幅达38.47%。

  兴业银行在年报中给出解释,此合并项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公司结合债券市场流动性波动及利率走势,增强优质债券资产构建能力,同时积极把握波段机会,加强流转力度,提升综合收益。

  相比之下占非息净收入67.4%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表现则稍显普通,2021年同比增加了34.1亿元至330.62亿元,增幅为11.5%。

  其中,财富银行业务的快速上量是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2021年,该行的理财业务和零售财富代销类手续费收入176.17 亿元,同比增长24.64%;其中,理财业务实现收入122.67 亿元,同比增长20.42%;代销基金收入20.29 亿元,增幅达104%。

  而在成本方面,2021年该行成本收入比(业务及管理费/营业收入)为25.68%,同比上升1.52个百分点。在营收稳健增长的背景下,该指标的上行主要来自于“业务及管理费”项下“职工薪酬”的扩大。

  有业内人士表示,与招行类似,兴业营运费用的增加主要也是涉及人员奖金、金融科技投入和监管管理费问题。据了解,该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显著加大了金融科技的投入,包括金融科技团队的扩张等。

  可见,相对于“节流”,该行去年利润的高速增长更多是来自于收入端的提升,而收入的增幅又大部分由投资能力所贡献。

  平安银行:债券投资带动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53.5%

  而在净利润增速最高的平安银行方面,2021年该行实现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363.36亿元,同比增长25.6%。

  在收入层面,2021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693.83亿元,同比增长158.17亿元,增幅10.3%;其中利息净收入1203.36亿元,同比增长69.18亿元,增幅6.1%,占比下降1.9个百分点至71%;非利息净收入490.47亿元,同比增长89.76亿元,增幅22.4%,占比升至29.0%。

  与招行类似,平安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与非息收入对营收增幅大致起到相同贡献,分别占约43.74%、56.75%。

  从细分项看,在“非利息净收入”中,平安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虽绝对金额较高但增速相对“普通”,为11.5%。

  而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幅则达到53.5%,主要是债券投资等业务带来的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具体看,2021年该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由2020年的-6.14亿元转正至20.8亿元,“汇兑损益”也同比增长73.2%至13.2亿元。

  有业内人士表示,去年平安银行整体营收增速主要是其他非息收入的同比增长较高,其中第四季度单季同比增速超过200%。这里面既有四季度流动性充裕带来的债券价格上涨因素,也有该行增加了非生息金融资产配置的因素。

  另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该行一直强调零售转型。2021年该行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82.37亿元,同比增长8.4%,在全行营业收入中占比为58.0%;零售业务净利润214.98亿元,同比增长17.3%,在全行净利润中占比59.2%。

  此外,该行在成本控制方面表现相对较佳,2021年成本收入比为28.30%,同比下降0.81个百分点。“这对于一家以零售为主的银行属实不易。”平安银行在年报中如是说。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